毛升嬌
摘 要:在農(nóng)村中學,學生厭學與環(huán)境的影響和學習目的不明確有關。明確學習目的是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思想基礎,是激發(fā)學生自覺進行學習的誘因。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設法通過講述有趣味性的故事讓學生知道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和國際交往主要工具的重要性。而且,英語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升高中、大學的考試中考分分別為120分和150分。故學好英語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樣,學生明確了目的,就會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就會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而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關鍵詞:talk show;新課導入;課堂氛圍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好之”“樂之”,才能“學之”。因此,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興趣去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展示自我的talk show,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讓學生體驗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可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這也是樹立自信心、增強自信心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開展talk show活動?!皌alk show”就是每天開始上新課前,由學生輪流用英語作一個三分鐘的演講。內(nèi)容由學生自己決定,可以根據(jù)所學課文加工成對話、短文,也可以是小故事、詩歌、謎語等。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兩人或多人表演等。學生對這一活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由簡單地介紹“My school, My class, My family, My plan”的單人演講,逐漸發(fā)展到兩人甚至多人的表演。如,我們在學習外研版的Module 3 On the radio,unit 2 I remember sitting close to the radio.這一課后,我讓學生準備了一個電臺節(jié)目,內(nèi)容包括朗讀一篇短文,請歌星唱一首歌、體育新聞和天氣報道。學生都很踴躍參與,很多害羞的同學在掌聲中由不敢上臺到積極準備、踴躍表演。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復習,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nèi)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talk show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肯定自己,既學到了知識也鍛煉了能力,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內(nèi)心充滿了成就感,學英語的勁頭更足了。
二、靈活多變的新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绻簧险n就能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那么這節(jié)課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新課的導入方面可以歸納成以下幾方面。
1.復習導入法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以舊帶新,便于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中,降低學習的難度,學生易于接受,能將新舊知識有機聯(lián)系起來。此法一般通過教師與學生自由對話、提問、聽寫(每單元的重點單詞和短語)、競賽(例如單詞的接力賽、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課文背誦比賽)等方式進行。
2.設問導入法
教師根據(jù)教材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抓住新課重點導入,以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例如,在教學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時,我問學生:Will there be schools in twenty years? What will students do? 學生暢所欲言,氣氛非常熱烈。
3.情景導入法
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語言,掌握的不是孤立的單詞和句子,而是運用語言的能力。實物掛圖、電教媒體等均有助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A trip to the zoo 時,我利用多媒體給了學生一個真實的動物世界,學生被逼真的畫面吸引住了,學習興趣激增。
三、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愉悅學生的身心
學生在放松、得到鼓勵和開心快樂的心境下學習收獲最大。課堂是我們的主戰(zhàn)場,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會讓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快樂有趣的。故此,我尊重學生的情感,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己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快樂、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讓課堂成為師生琴瑟共鳴的大合唱。
1.親近學生
要面帶微笑走進課堂,在授課過程中精神飽滿,對上課充滿信心,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同時,把幽默帶進課堂,常常于不經(jīng)意間來一兩句令人捧腹大笑的妙語,學生在笑聲中放松心情,在笑聲中師生間的距離得以縮短。古語說得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只有信任教師,接受教師本人,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育。
2.優(yōu)化教學手段
應該盡可能多地采用電化教學以增強直觀性,提高學生儲存記憶的速度、長度。實踐證明,凡是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都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例如,使用計算機、多媒體、幻燈實物等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趣味性強、效率高。
十多年來,本人所教的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英語不難學,越學越有味道!實踐證明:英語教學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藝術(shù)與方法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活動的進行與教學任務的完成。所以,綜合運用教學法,注意教學所涉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展開,不斷完善教學藝術(shù)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并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好英語這門語言。
參考文獻:
[1]包育彬.中學英語教學策略與藝術(shù).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張連仲.我國英語教育不存在“過頭”問題: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6(06).
[3]陳琳.初中英語:教師用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屠培.英語讀寫教程教師用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zhèn)鐵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