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榮 秦麗亞
摘要: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對晉州市職教中心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和特征進行調(diào)查。為晉州市職教中心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據(jù),使用學習策略專家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對晉州市職教中心的7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收回752份,問卷有效率為96.41%,利用SPSS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晉州市職教中心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不存在顯著差異,僅處于中等水平。
關(guān)鍵詞:中職學生 英語學習策略 問卷調(diào)查
一、引言
中職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學習策略的能力。Oxford認為外語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二語技能而采取的行動、行為步驟和方法,可以促進新語言的內(nèi)化、儲存、修正和使用。掌握學習策略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有明顯的影響,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夠提高學習成績。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最終希望調(diào)查結(jié)果能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所幫助。
二、研究方法
(一)調(diào)查對象
本調(diào)查研究的學生來源于晉州市職教中心,該調(diào)查問卷發(fā)放760份,收回752份,問卷有效率為96.41%。
(二)調(diào)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為調(diào)查工具,該調(diào)查共分記憶策略(EME)、認知策略(COG)、補償策略(COM)、元認知策略(MET)、情感策略(AFF)及社會策略(SOC)六個部分,共50個陳述,其中1—9為記憶策略,10—23為認知策略,24—29為補償策略,30—38為元認知策略,39—44為情感策略,45—50為社會策略。
(三)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
在2012年12月上旬的一節(jié)課堂中,將調(diào)查的問卷發(fā)給學生,并且對問卷的要求及目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保證每位學生認真、如實、完整地回答,調(diào)查完后及時收回試卷,共收回有效問卷752份。然后,并采用SPSS10.0對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六種策略在中職學生學習中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三、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國外學者Oxford認為,一項策略的使用頻率在3.5—5.0之間則說明學習者經(jīng)常使用這個策略處于高水平;在2.5—3.4之間說明偶爾使用,處于中等水平;如果基本不使用,則頻率在1.0—2.4之間,處于低水平。從上表可知,六種策略使用頻率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補償策略、記憶策略、社會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記憶策略。在這六種策略中,補償策略使用頻率最高,記憶策略使用頻率最低,但總體策略的平均值為3.25。所以,中職學生學習策略使用情況處于中等水平。
補償策略在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中運用的最頻繁,造成這種情況的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中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新課標對他們的英語水平的要求有明顯差異。因此,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就會使用補償策略,如猜字、手勢或面部表情、造句等,用以彌補語言表達的困難達到交際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中職學生由于基礎差,詞匯量低,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于不熟悉的單詞會猜測,但往往有很強的隨機性。比如,If you have a try,a pig can fly!許多學生會翻譯成:如果你試一試,一只豬也能會飛!另外,多數(shù)學生認為“cooker”是“廚師”。在進行小組活動時,由于詞匯量不足,他們會用英漢結(jié)合的方式來表達。在進行閱讀時,大部分學生不會主動去查每個生詞的意思,其原因并不是他們能夠根據(jù)上下文去判斷該詞的意思,而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上的惰性,不愿意去查單詞。這就是中職學生存在的令人非常頭疼的現(xiàn)狀。所以,如果學生一味地或過多地使用補償策略,會影響他們掌握標準、規(guī)范的英語。
記憶策略使用頻率最低,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開始,從未真正認真學習過,而且,一直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對英語缺乏必要的興趣,學習主動性非常差,在英語學習中往往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思維僵化,對英語的記憶只是停留在反復讀,反復寫的最低層面上,但其實,很多時候,他們自己并不清楚,到底自己讀了什么,寫了什么,這也正是最為中職老師頭疼的現(xiàn)狀。在英語學習中,單詞的記憶是英語成績提高的一個突破口。單詞這一關(guān)過不去,其他都無從談起。因此,對于中職學生來說,記憶策略的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
中職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總體處于中等水平。這說明,學生只是偶爾才會使用學習策略。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于學習策略的概念一塌糊涂,并且不能根據(jù)自己的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而教師也并不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灌輸和培養(yǎng),在教學方法上,仍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填鴨式教學,學生自主使用相應的學習策略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且,各班的班容量一般都在60人以上,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以傳授為主,制約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活動的展開,影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建議
元認知策略是一種高級的管理策略,作為教師,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學習過程、制定學習計劃、自我監(jiān)控、選擇性注意以及學習結(jié)束時的自我評價,讓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從總體上把握自己的學習效果,使學習者從被動的教學接受者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膶W習參與者。
情感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調(diào)整、控制自己情感的策略。情感策略的使用應該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情感策略的培養(yǎng)也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多鼓勵、多肯定、多表揚,幫助其樹立自信,讓其享受學習上的成就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成敗觀,不斷戰(zhàn)勝自我,不斷完善自我。
在記憶策略的使用中,教師應該重視單詞記憶的結(jié)果,加強對學生記憶方法的引導,和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關(guān)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改善學生的不良的詞匯學習心理,改變他們認為詞匯學習只是拼拼讀讀、背背寫寫的錯誤觀念,詞匯學習方法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原始狀態(tài),提高記憶效率。
總之,教師要提高自身對英語學習策略的理解和訓練水平,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和訓練;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靈活應用英語學習策略的信心;而且,教師要重視學生差異性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同時,策略訓練應以終身學習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