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魯藝苗
摘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是高等院校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目前,許多學生存在輸入不足、輸出無效的問題。本文分析研究了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目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現(xiàn)狀,教師們所進行的教學探索及其仍然存在的問題,并且對今后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說課;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8-0122-03
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從來都是毋庸置疑的。對于很多教師來說,大學英語聽說課比讀寫課更容易進行講授教學,因為聽說課的教材本身就包含了大量聽力材料,且為教師提供了教學活動的素材。而實際教學活動中,許多老師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偏低,且重視不夠。剛入學的學生已經在中學學習了六年的英語,甚至更長時間的英語,但是鑒于不同地區(qū)基礎英語教學水平的差異,學生們的聽說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想取得理想狀態(tài)的教學效果,切實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卻并非是教科書所提供的方案和內容能夠解決的。那么如何達到國家的《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如何加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幫助我們的學生擺脫啞巴式的學習方式,真正掌握好這門語言?筆者在對于本校學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教學感悟和心得,將聽說教學主要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作了如下反思:
一、我院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1.原有的基礎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地域差異,造成學生聽說能力參差不齊。大學新生入學時,教師經過簡單的課堂隨機調查就不難發(fā)現(xiàn),來自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教育質量較好的地區(qū)或學校的學生,聽說能力較好,基本上可以聽懂教師的全英語授課,用英語進行簡單地交流。但是其余的相當部分的學生連簡單的英語單詞發(fā)音都存在障礙,無法聽懂英語授課,交流就無從談起。這種學生個體之間的巨大差異使得教師在進行互動式教學、組織口語課堂活動時困難重重,教師既要遵從教育部規(guī)定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標準,又不得不降低難度兼顧到水平偏低的學生。許多好的課堂組織形式因為學生沒有能力配合而未能奏效。
2.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畏懼英語交流。前面一部分講到的學生水平差異造成了學生上課時的不自信與畏難情緒,他們對英語的聽說深感無助,上課時總是無法聽懂,無法與人交流,所以課堂上始終提不起任何興趣,越來越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另外,中學時教師的填鴨式授課方法使得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學習本來就是枯燥無味的,英語這門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存在。這些學生從來就未認真體驗過真正的英語學習。他們將這種觀念帶入到大學,認為只要考試會做題就行了,聽說是浪費時間的,是無趣的且讓人受挫的練習。
3.聽說課成了聽力題的練習課。教師的授課效果從一定程度上是與學生的參與度相關。學生的畏難與緊張情緒造成口語活動無法開展時,教師上課時就被迫采用先放音,再提問,對著答案講解的模式,聽說課成了做聽力練習題的課。學生若是聽不懂時,教師認為只需要反復放音,一個個單詞進行講解,直到學生每個單詞都聽清楚為止。
4.外語教學資源的發(fā)現(xiàn)與利用不夠。外語教學資源的發(fā)現(xiàn)與利用是外語教學的現(xiàn)實條件與保障。教育資源包含軟件與硬件兩個維度。從軟件上看,英語教育的方法偏滯后。另一方面,教育素材有限是很多教師共同的難題。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英語需要接觸大量的語言資料,以形成語感。隨著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主的遠程學習及人工智能的自學模式的發(fā)展,教育活動的平臺構建的重要性凸顯,其中最主要的是多媒體主導下的學生自主性學習,即通過電腦多媒體和人工智能的自學模式來實現(xiàn)教育。獨立學院限于資金欠缺,人才儲備不足等因素,在這方面的開發(fā)做得比較欠缺。
二、我院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幾點反思
1.因材施教,知材施教。語言學家曾指出,英語課堂管理的目標就是創(chuàng)造出有益于以各種方式進行英語互動的氛圍。有效的課堂管理需要創(chuàng)造出民主和諧的氛圍,加大學生的語言輸出。聽說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那么教師要設計出合理的課堂組織形式,兼顧不同的學生群體。具體在每一節(jié)課上,教師要設計出具有維度的教學內容與活動,能夠使得不同英語聽說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積極地參與不同交際任務。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研究出學生的愛好,掌握學生的興趣點和興奮點。如果學生沒有參與的興趣和激情,那么交際活動無從談起,學習者無法學習和習得真實的語言。
增強學生的自信,創(chuàng)造出民主和諧的氛圍要求教師將自己定位為promoter而不是controller,學生此種語言環(huán)境下感到容易受到激發(fā),積極性高,目的輸出就會更多,也就傾向于在此種語言環(huán)境學習。因此,從一開始就要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說話的勇氣和習慣,讓學生在反復中不斷自行糾正錯誤,從而使學生跨越心理屏障,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交際中去。
2.教師要明確聽說課的教學內容及重點。聽說課不是聽力練習課,做題、對答案不是聽說課的最終目的。認知心理學派認為,學習是通過認知,獲得意義和意向,形成認知的過程。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習活動本身帶來的內在強化作用,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法(discovery learning),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發(fā)現(xiàn)規(guī)則、原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職責一是教給學生知識;二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即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這遠比簡單地“授之于魚”要重要的多,對學生也有用的多。
3.聽說教學的策略。如果聽說課堂上學生依賴于書本中現(xiàn)有的答案而不是在教師有目的地啟發(fā)與引導之下積極思考、運用抽象思維,那么聽說能力就無法提高,聽說課就是枯燥無味的。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句話不能用幾十種方式說出的教師是不合格的?!彼詧猿侄喾N方法并用,并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適當調整授課方法也尤為重要。教師授課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將提供信息的形式多樣化。設計新穎、別致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可以拓展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新奇思路。為拓展主題,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學生。這樣一系列組合、縱向深入、橫向對比的教學活動就能緊密銜接,學生的交際欲望被激活,思維也由此可以變得靈活流暢。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回答了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完成了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之后,教師當給予一定的評價或評論,這是對學生這一方信息的反饋。所有語言課堂中的信息流動都是圍繞著這樣一種交換鏈:教師始發(fā)(誘發(fā))—學生的應對—教師反饋(評價)。學生的應對是學生提高目的語和課程知識水平的有效資源,教師的反饋則是學生了解自己語言應用能力或其具體語言行為表現(xiàn)情況的主要途徑。從教師的反饋中學生才能確認自己的信息或行為表現(xiàn)的正確性與合理性。對于學生所反饋的東西教師也應當以鼓勵為主,培養(yǎng)學習者的信心,創(chuàng)造出success-oriented learning atmosphere。
4.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工作中永恒的難點。而讀懂學生是有效教學的根基。在讀懂學生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教學要求教師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具體到我院的學生,教師除了要予以其動力之外,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們建立知識體系,并及時給予反饋,多加練習,以彌補學生學習方法的欠缺和知識儲備的不足。此外,要注意的是,這些教育理論各有所長,也各有局限。我們應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環(huán)境來具體而審慎地運用。
三、結語
在我國,英語聽說教學所存在的弊端早已為眾多專家學者所廣泛討論,但我院聽說課的教學所存在的新問題更有待于我們去研究去探索。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廣泛開展各種研究,和學生一起學習,將科研理論貫穿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上好每節(jié)聽說課,真正幫助我們的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A.P.R.Howatt.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于晨凌.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吉林教育:高教,2009,(03).
[3]Chen Xiaofeng,Tan Wancheng.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J].語言教學與研究文集,2002:54-58.
[4]J.Michael OMalley,Anna Uhl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165-167.
[5]田式國.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2.
[6]楊連瑞,肖建芳.英語教學藝術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12-13.
[7]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
[8][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6.
[9]胡壯麟.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
[10]關晶.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