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麗
摘 要:小學生抄襲作業(yè)的成因:教師評價制度陳舊;教師教學理念滯后;部分學生學習基礎的過于不足。治理學生抄襲作業(yè)重要的對策,是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與評價方式。
關鍵詞:小學生;抄襲作業(yè);成因;對策;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7-0076-02
時下,在農村小學的部分學生抄襲作業(yè)的現象日趨嚴重。盡管老師們想盡千方百計試圖進行遏制,但收效甚微。教師、學校往往感到束手無策,無可奈何。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小學生抄襲作業(yè)的現象而且屢禁不止呢?對此種現象該如何治理呢?筆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獲得了一些認識并做了初步的思考。
一、小學生抄襲作業(yè)的成因
(一)教師評價制度陳舊
盡管教育教學改革已經搞了多年,但不少部門和學校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方式,仍然采用應試教育的評價方式,對教師的評價仍然以“分”為本。形形色色的學生考試分數仍然是評價教師的唯一的標尺。因此,在利益的驅動下,教師就想盡千方百計來提高學生考試的分值,于是,教師大量的占用本應屬于學生的時間,課堂上滿堂灌,課下稍有空閑時間也用來給學生補習功課。甚至本來應該休息的周日也用來給學生補課。山一樣的作業(yè),少的可憐的時間,即便是優(yōu)等生都叫苦不迭,更不用說那些中等生和學困生了。
有一次,一個同事閑談時說了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當時他的女兒上小學四年級而且學習成績在同年級第一,有一次他的女兒在家做作業(yè),他偶然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女兒一只手拿著三支圓珠筆在寫作業(yè),他趕緊湊過去看個究竟,女兒也不回避,臉上還洋溢著得意的表情。“你怎么可以這樣做呢?”女兒不以為然的說“沒辦法,老師留的作業(yè)太多了,不這樣就是不吃不睡也完不成呀?!?/p>
在完成作業(yè)這個問題上,學習成績第一的學生尚且如此,而那些成績中等和學困生就可想而知了。如課上講的內容沒聽懂,抄襲作業(yè)就成了他們完成作業(yè)的唯一選擇。
(二)教師教學理念滯后
教師對學生錯位的評價方式使部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導致這部分學生學習沒信心,上課聽不懂,作業(yè)沒法完成,只好抄作業(yè)以應付老師。
教師評價學生時的唯“分數”的觀點,直接導致部分學生對學習及學校生活失去信心,任何時候都得不到老師的欣賞,于是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頭。要么不完成作業(yè),要么就抄同學的作業(yè)。
(三)部分學生學習基礎過差
我們不得不承認,從小學到中學,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太差,上課時,這部分學生聽老師講課就像聽“天書”,按質按量地完成作業(yè)實屬不現實。
針對上述成因又如何治理呢?筆者認為可采取如下對策。
二、治理對策
對策一:從教育職能部門和學校角度來講,應該樹立新的辦學理念,廢除陳舊的教師評價制度,徹底糾正以教學成績來評價教師的做法,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教師評價制度,從各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改變評價教師唯“分數”的做法,改變對教師的評價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做法,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讓教師敢于放開手腳大膽地嘗試課堂教學改革。調動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及物質資源,為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鋪平道路。
對策二:從教師角度來講,首先從改變觀念入手,要徹底摒棄陳舊課堂教學觀念,加強自身的教育理論學習,給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目標。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打下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教師要認真貫徹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對策三:作為教師,心中應該時刻裝著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學困生”,讓學生時刻感到來自老師的溫暖。
對策四:教師應該盡快轉變角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想盡一切辦法充分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盡享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尤其是對那些學困生,教師一定要體現“三心”即“愛心、耐心、細心“,為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人文環(huán)境。
總而言之,治理學生抄襲作業(yè)的現象需轉變教學理念,改革舊的教學評價機制。只要我們找對了思路而且充滿自信,持之以恒,在我們面前定會展現理想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