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敏
摘 要:談談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幾點做法: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后讓學生在民主、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去探索,去思考,給學生展示的空間,讓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自主學習 興趣 探索 氛圍 樂于思考 意志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181-01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動起來,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改成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是當前我們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而新課程的內容與生活比較貼近,富有挑戰(zhàn)性,它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和組織好學生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學習數(shù)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需求和追求。本人結合實際教學,談談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做法。
1 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求知的內在動力,它能激勵學生探求知識,勇于探求,然后愿意主動地去學。反之,學生學習則感到枯燥乏味,困難且厭煩。教師教學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去學。如果學生不學,教師即使“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教學方法再先進也無用。教師用心教了,可學生學不進去,還是等于沒教。所以,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深地去學習,去鉆研。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盡量把枯燥的數(shù)學趣味化,生活化,情景導入就是很好的方法,我們可以利于詩歌,故事,典故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走入了數(shù)學生活。如:在講代數(shù)式時,利用兒歌:“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n只青蛙幾張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條腿?”讓學生感到非常有趣,很容易就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很快就學會了用字母表示代數(shù)式。
2 營造探索氛圍,激發(fā)自主探究
要真正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探索學習并獲得不同的發(fā)展,教師就必須放手,把時間和空間真正地還給學生,營造一種自由的輕松的開放的探索氛圍,促進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這才能真正地體驗到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整個教學活動時間幾乎全部留給了學生,教師的講應是引導、啟發(fā)、指出思考的方向不是直接告訴答案。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探索,獨立思考,然后才進行合作交流,這樣才有高質量的交流,才有好的效果。例如,我?,F(xiàn)在使用的“三步六段四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小組合作解決疑惑,然后通過小組展示,能力提升等環(huán)節(jié)形成競爭機制,讓學生在“趕、幫、超”的氛圍中很快的掌握知識,并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做到多讓學生去做,學生會做的教師不做,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可以理解的不講,只有教師的“懶”,才能培育出學生的“勤”。久而久之學生就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習慣。
3 大膽質疑,樂于思考,獨立自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fā)表不同意見;樂于思考。課堂上對學生的發(fā)言不要輕易、草率地下結論,而應適當延時,將信息一次反饋甚至多次反饋后再下結論,這樣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思維的觸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課堂上對于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應認真對待,認真聽取,而且要鼓勵學生善于提問題,善于發(fā)言。對于學生的認識,正確的要給予表揚,錯誤的也不要責備學生,要引導學生再想一想,或聽一聽別人的意見。這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獨立完成作業(y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學習的樂趣,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情感。我們經(jīng)??吹?,不少學生,當他們自己攻克一道難題時,就表現(xiàn)出興奮的心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想繼續(xù)做類似的題。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此時,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及鼓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讓他們在成功中找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獨立自學,是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又如,對于“七巧板”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彩紙板制成七種小紙板來拼成各種巧妙的圖案。讓學生在動中生趣,趣中思維,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
4 加強意志能力培養(yǎng),指導學生自主探索
我們知道,學生要學好數(shù)學,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還要教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學生除了要有勤奮的學習態(tài)度,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勤奮只有和巧妙的學習方法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學生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適當點撥、引導創(chuàng)設適當?shù)钠露?,架起必要的橋梁,幫助他們尋找思維的突破口。使學生能夠拾級而上,便于學生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摸出規(guī)律,逐步從學會到會學。
現(xiàn)代數(shù)學教學課堂是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向他們提供充分自主探索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獲取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在探索過程中要有頑強的意志力,不能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要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真正地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例如:在講三角形三邊關系時,首先讓學生拿出10 cm、8 cm、7 cm長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擺出三角形,學生非常輕松自然地擺出了三角形,接著老師又讓學生拿出10 cm、4 cm、5 cm長的三根小棒擺角形,結果學生怎么擺也擺不出來。然后教師提出疑問:“同樣都是三條邊,為什么后三根小棒擺不出三角形呢?”請同學們討論。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非?;钴S,最后通過討論,學生達成一致的意見“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要大于第三邊”,對于這個知識的掌握,是通過學生動手、動腦自己總結的。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始至終地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