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凌
摘要 通過概述校園體育文化內涵,結合學院教育理念,分析我院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提出開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 個性化教育 校園體育文化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1 個性化教育的辦學特色為我院體育文化建設指明方向
學院在建院之初確立了“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辦學宗旨,2005年提出了個性化教育設想,經過了七年的探索、實踐我院的個性化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營造了個性化教育的環(huán)境氛圍,使個性化教育得到廣大師生們的一致認同。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個性化和多樣化教育,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成才方案和發(fā)展空間,能夠自主發(fā)展。
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鍛煉是培養(yǎng)學生體質與心智的平臺。經過探索與實踐我們逐步實施改革、創(chuàng)新,嘗試與我院辦學特色相結合,將個性化教育理念融入體育課堂,已在教學內容的拓展,課程結構的構建上進行了一些有效的改革,但如何將個性化教育更加科學、系統(tǒng)的貫穿到體育教育中來,我們還需將改革由“點”向“面”的推進,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整體發(fā)展上很下功夫。
2 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體育教學、群體活動活動、體育競賽等體育的各種行為方式在校園里進行傳播與流通。校園體育文化包括體育設施的基礎建設、體育活動賴以實施的制度建設以及健康科學的體育價值觀等三個方面。它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師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完成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氛圍和條件,讓師生在一個充滿體育文化環(huán)境的氛圍中,感受體育的魅力,不帶任何強制性手段的激發(fā)師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使師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體育文化教育,從而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3 我院體育文化建設現狀
3.1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師生終身體育意識不足
調查發(fā)現,我院體育課堂請假的學生中,因為身體因素請假的只占兩成;因參與學校其它文化、社團活動請假的卻能占到近七成。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fā)現:能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所占比例不到六成,其中,女生所占比例不到兩成。83.3%的學生表示,中、小學時期的體育課曾被應試科目占用。54.2%的學生認為高考前,課余時間被各種補習班占滿,沒有時間安排體育鍛煉。調查結果表明,應試教育下,學生、家長甚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各種學科已習慣劃為主次之分,學生們在學校內的學習重心只放在應試科目上,對于體育課唯一讓他們感興趣的是自由,所以,即便是上體育課,他們也希望“自由活動”。
對我院教師調查結果顯示:因為工作、家庭因素,基本不怎么運動的教師有半數以上,表示曾經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過運動鍛煉,但不能堅持下來的教師占到三成;表示特別喜愛體育運動,每周能堅持兩次及以上的體育運動的教師僅有一成。從這些調查結果中不難發(fā)現,我院師生的體育鍛煉意識還有待加強,終身體育更是一個努力奮斗的目標。
3.2 運動項目分布廣泛,但學院特色性不足
教師們內在體育教學,外在群體活動上已逐步形成適合我院學生的“公共課-選項課-提高班-選修課-院隊訓練-保健課”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結構,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課程項目設置涵蓋了球類、武術類、藝術舞蹈類、田徑素質類等多個類別,共計20多個運動項目。同時鼓勵、帶領學生建立體育相關項目的協(xié)會、社團,指導社團活動,組織學生們開展校內外體育競賽,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多年來的建設與發(fā)展我們有效的做好了“面”的開拓,卻忽略了“點”的縱伸,各項目齊頭并進,卻沒有重點的發(fā)展一到兩個具有學院特色的運動項目。
3.3 注重課程建設,但忽略了體育人文環(huán)境建設
校園里的體育建筑、雕塑、設施、場地等,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對師生們本就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體育建筑、設施、場地等,是師生們體育鍛煉的平臺;體育環(huán)境對師生體育意識的產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經過十年的改革發(fā)展,教研室注重課程建設,《大學體育》課程已成為我院優(yōu)質課程,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課程體系,編寫了自有教材、大綱,建設了優(yōu)質課程網站,讓學生們從不同渠道接受體育理念,獲得最前沿的體育流行元素,卻忽略了體育人文環(huán)境建設,就我院現有的體育設施而言是遠遠不能滿足在校師生運動需求,體育文化環(huán)境氛圍也不夠濃。
4 依托我院“個性化”教育理念,加強我院特色體育文化建設
4.1 加強制度建設,為我院特色體育文化建設做好保障
制度是校園體育文化系統(tǒng)內最具有權威的因素,指導學校體育文化科學發(fā)展的方向,提供了有序合理的學校體育環(huán)境。建立健全我院具體的細化制度,包括組織各項體育活動、賽事得時間、地點、對象及活動主題;建立學生成績及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檔案;制定詳細的體育場館、教學活動、體育競賽等的規(guī)章制度,為校園特色體育文化建設做好有力保障。
4.2 抓住體育課程建設的重心,促進學生個性化教育
體育課是校園體育文化實施的主要平臺之一。要在體育課堂中體現出個性化教育,就應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拓展體育課的知識含量,真正將體育理論貫穿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也只有真正的了解,才能發(fā)自內心的喜愛,激發(fā)出學生對體育某項目的興趣,才有可能自覺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從而改變學生毫無目的的跟隨教師練習,越練越沒趣、越練越乏味的教學現狀,讓學生真心的喜愛上一項運動,逐漸形成自己終生受用的鍛煉技能。
4.3 創(chuàng)建有我院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學?!坝恕蹦芰Φ膹娙踔饕憩F在它長期積累的文化底蘊是否能使學生產生深層的感受和強大的共鳴。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主體,生活在“學?!边@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在與周邊環(huán)境的信息交流中不斷學習、提高。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要針對我院育人特色,根據大多數師生對體育的興趣和客觀的要求,廣泛深入地進行滲透和融合,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十年建院,已初步奠定了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在我院下一個“十年”的發(fā)展時期我院校園體育文化應該有自己的發(fā)展特色,應形成自有的體育傳統(tǒng),并在傳統(tǒng)的積累中凝練出我院獨特的體育教育思想。
4.4 以協(xié)會、社團為載體,加強我院特色體育文化的建設
課外體育活動是體現校園體育文化的途徑之一,而協(xié)會、社團的開展又是校園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我們要把它看成是體育課的一種延伸,除了正常的體育課堂教學外,加強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鼓勵和指導,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體育知識,認識體育文化,從而自覺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積極支持不同類型的體育團體的發(fā)展,充分滿足學生各種體育興趣和體育愛好,還能帶動平時不愛運動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體育文化。
4.5 增加體育教學經費,加強校園體育環(huán)境設施建設
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以及教學輔助工具都是實施體育教學的基本保障。要把體育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改善學院的體育教學硬件來影響學生的體育文化意識、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計劃的投入體育運行經費,增加體育運動場館,才能使體育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運行通暢。因此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不僅要重視和加強體育活動設施、器材、場地等的建設,更要重視體育文化角的建設,在適當的地方安放體育雕塑,建設體育文化墻,讓體育文化在師生群體中深入滲透,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形成有自己風格和傳統(tǒng)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
參考文獻
[1] 段雪梅,陳云,黃琦.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對構建和諧校園的意義[J].科技創(chuàng)新,2010.
[2] 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J].體育教學,2001.
[3] 衛(wèi)軍.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及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07.
[4] 葛鴻.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意義與途徑[J].光明日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