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方
[摘要]眾所周知的,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學的形成和發(fā)展與生物實驗密切相關(guān),可以說,沒有生物實驗就沒有生物學這一門學科的存在。
[關(guān)鍵詞]生物實驗 培養(yǎng)分析 結(jié)合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87-01
眾所周知的,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學的形成和發(fā)展與生物實驗密切相關(guān),可以說,沒有生物實驗就沒有生物學這一門學科的存在。實驗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的同時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無疑是當今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所在。因為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即不僅要學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僅要使學生學會已有知識,而且要讓學生學會動手動腦收集、加工知識,學會自我增長知識和生產(chǎn)知識。因此我們應該明確實驗在生物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學生獲取生物知識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同時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教育的提高,起到了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并不是組織學生做實驗,而是在課堂上“講實驗”,實驗結(jié)果是由老師講述或者書本直接給出的,并不是學生通過實驗自己獲得的,這樣的方式,不僅學生的能力得不到鍛煉,而且對知識的印象也不深刻,在《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新的考試說明》中,提到了中學生物學的實驗高考要求: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nèi)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guān)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高中課本的基礎實驗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正因為很多生物老師通過“講實驗”的方式來教學,很多時候就會困惑:高三的生物實驗專題復習中花了那么多的時間,怎么還是有那么多的學生在實驗題中得分還是那么低?個中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許多能力在短時間內(nèi)并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而產(chǎn)生質(zhì)的變化。很多學生在做實驗題目時,竟然不知道實驗目的,實驗原理等一些實驗基礎問題,然而,在生物實驗在平時教學中得不到重視的情況下,學生對基本實驗的原理、方法及基本技能等都沒掌握便要求他們綜合運用實驗知識,是不是太勉為其難了?所以,即使老師在高中實驗復習專題里面花了很多功夫,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因此,教師們應該明白,生物實驗在生物教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說:得實驗者得生物之天下。現(xiàn)在看來,這句話也有它的道理。那么,生物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包括培養(yǎng)高中學生對于生物學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實驗設計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能力。但是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見成效的,所以教師應該從平時的教學中抓起。
首先,在平時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力求幫助學生搞清儀器的原理和藥品的特性,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因為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因為儀器的原理和藥品的特性是一切實驗的基礎,因此,這是實驗的第一步。例如:高中生物實驗很多時候需要用到顯微鏡,但是很多高中老師認為顯微鏡的使用是初中就應該知道的,不用多花費精力和時間去講解,其實很多地區(qū)的初中對生物教學并不重視,甚至有些學生都沒有看到過實體的顯微鏡,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學生熟練地使用顯微鏡,那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去了解學生的基礎,再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案。
其次,在平時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習慣,這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荚囌f明中有說到:要求學生“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但是在實際的實驗中,很多學生只注重最后的實驗結(jié)果而忽略了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驗現(xiàn)象,然而很多時候考試要求學生寫出實驗現(xiàn)象及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因此,實驗過程中,老師不僅只看學生的實驗結(jié)果,還要注重學生實驗的現(xiàn)象,對于得不到實驗現(xiàn)象的學生,老師要協(xié)助學生分析,讓學生自己找出失敗的原因,并鼓勵學生重新進行實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平時的生物實驗教學中結(jié)合教材進行實驗方法或?qū)嶒灢襟E的改進或?qū)嶒烆愋偷鹊淖灾髟O計實驗的嘗試,這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科學素養(yǎng)。伽利略說曾說過:“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根據(jù)教育部的劃分標準,高中生物新課程的實驗根據(jù)學生實驗目標的不同,共分三大類:技能型、驗證型和探索型。其中探索性實驗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平時的生物學實驗中,教師可有意滲透實驗設計的一般原理與方法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把驗證性、演示性的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研究性實驗,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具體的實驗,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實驗環(huán)境,使學生的情緒、情感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這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積極性。盡管探究性實驗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實驗有不同的實驗設計方案、不同的實驗材料;同時,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知識點的理解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實驗設計思路,這樣它所選用的實驗步驟也不同,這雖然導致學生有許多實驗設計還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甚至于失敗,但是教師在平時也應鼓勵學生在實驗中大膽創(chuàng)新,給他們思考和實踐的空間,這才能使得他們在生物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好。
以上,即是本人總結(jié)多年生物教學經(jīng)驗得出的一點拙劣的見解,雖然不能達到面面俱到,但是我認為在生物實驗的重要性上,很多老師應該與我有同樣的看法。同時,也希望廣大的教師能通過生物實驗來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那么就達到了我們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