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堃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濟南250100)
荀子的《正名篇》歷來為學者所重視,以其為荀子學說系統(tǒng)之梗概所在。梁啟超認為,“《正名篇》為荀子學說中堅之所在”①梁啟超:《荀子評諸子語匯釋》,據(jù)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五年排印本影印,第38頁。選自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十月版。。蔣維喬之友陳大膺也在其所著《荀子學說研究》中稱,“荀子之《正名》《解弊》二篇,為最有價值之學說”②陳大膺:《荀子學說研究》,《荀子學說研究》,據(jù)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五年排印本影印,第5頁。選自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十月版。。但是,歷來對荀子“正名”思想的研究,多從“名學”(邏輯學)角度立論,尚未發(fā)掘出其為儒家倫理政治哲學的本質特征。然而,《正名篇》所要解決的問題,乃是為了使士大夫聽政而人君明辨,“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從而達到其“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的倫理政治目的。所以,正如有學者指出:“正名論的根本問題并非名實論”,“荀子的名思想是將語言問題引向政治問題”③曹峰:《〈荀子·正名〉篇新論》,《儒林》第四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73、276頁。該文指出:“語言的問題就是政治的問題,要解決政治的問題必須首先解決語言的問題?!睆摹盾髯印返恼麄€篇章中看,正名的目的確乎是服務于“正道而辨奸”(《正名》),使“萬物得其宜”、“賢不肖皆得其位”(《儒效》)的倫理政治目標的。只是該文未能進一步在"正名"的政治哲學意義上深入下去,亦未能揭示“正名”與“正義”的關系。。如果說“正名”問題的解決旨在倫理政治目的的實現(xiàn),那么這就將我們引向了荀子的另一個重要思想——社會正義論④近年來,儒家正義論研究逐漸成為新的學術熱點。關于荀子“正義”思想的研究,可參見黃玉順:《荀子的社會正義理論》,《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第3期。。那么,荀子的“正名”思想與其“正義”思想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內在聯(lián)系呢?如果確有某種內在聯(lián)系,這又是怎樣一種聯(lián)系呢?鑒于二者皆含一“正”字,故本文從對其“正”的解釋說起。
《正名篇》有云:“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绷簡⑿郯?“劉念親曰:正,有‘止’義。正利,猶言‘止于利’也。正義,猶言‘止于義’也。伯兄曰:此行字蓋指‘德行’?!雹倭簡⑿?《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月版,第310頁。以下若無特殊說明,所引《荀子》文本皆自此本,以“梁注”為梁啟雄注,“楊曰”為楊倞曰,“王案”為王先謙案,“劉曰”為劉念親曰,凡此等等。這里明確將“正”解釋為“止”,且止與行、或德行有著緊密的關系②劉念親《荀子正名篇詁釋》以及《群書治要》等亦以“正”為“止”,以“止”釋“正”之說目前已被普遍接受。。
“止”在《荀子》中出現(xiàn)過多次,例如:
將有所止之。……夫“堅白”、“同異”、“有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后,胡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修身》)
君子之所謂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謂也;君子之所謂辨者,非能遍辨人之所辨之謂也;君子之所謂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謂也:有所止矣。(《儒效》)
好假道人,而無所凝止之,則奸言并至,嘗試之說鋒起;若是則聽大事煩,是又傷之也。(《王制》)
故學也者,固學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至足。曷謂至足?曰:圣也。(《解蔽》)對于上引《解蔽篇》中這句,梁啟雄對“圣也”有注曰:“伯兄曰:也,當為‘王’,字之誤也?!雹哿簡⑿?《荀子簡釋》,第305頁,第256頁。如此,將與下句“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也”承接。而“止于圣王”之意,也就是接下來的“學者以圣王為師,案以圣王之制為法,法其法以求其統(tǒng)類,以務象效其人”。為學的目標是止于圣王,以求其統(tǒng)類,這與《禮論篇》中“先祖者,類之本也”一致?!抖Y論篇》對“止”與“類”有進一步的詳釋:
故王者天太祖,諸侯不敢壞,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別貴始;貴始得之本也。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別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
由于止于先祖圣王之制,而能別尊卑、達統(tǒng)類,這既是“貴始”,也是“得之本”。楊注“得”當為“德”④梁啟雄:《荀子簡釋》,第305頁,第256頁。,也就是德行之本,因此德行與禮的開始,都源于“止”,也即學于圣王、達于統(tǒng)類。這在正名論中表現(xiàn)為“約定俗成”或“成俗曲期”,是制名樞要之一,下詳?,F(xiàn)在我們暫不討論如何正名,而專注于正名之“正”的涵義。
《正名篇》在闡述了“正利”與“正義”之后,談到:“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币话阏J為,“知”與“智”分別指心的征知和由此而得的知識。而對于兩個“能”的解釋則不同,宇野哲人認為第二個“能”當為“耐”,以與第一個才能之“能”相區(qū)分,體現(xiàn)與心智不同的身體維度,體現(xiàn)了身心、知行的區(qū)別⑤宇野哲人補注:《荀子鈔》,日本昭和五年排印本,株式會社東京開成館藏版,第134頁。選自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十月版。;劉念親則作了官能與才能的區(qū)分,認為第二個“能”是“言動有中”之謂,梁啟雄繼承此說⑥劉念親:《荀子正名篇詁釋》,據(jù)中華書局民國十三年排印本影印,第6、7頁。選自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十月版。。無論哪種說法,都將“能”與“知(智)”區(qū)分為身心之別。而劉、梁的說法似乎更為妥帖,兩個“能”字都指身體維度,分別為天官之能及其合于心所致的行動,與知、智之分緊密對應。由“知”到“能”,也就是由知到行的過程,如下文所言:“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則慎率民而一焉?!涿衲易櫈槠孓o以亂正名;故一于道法而謹于循令矣,如是則其跡長矣?!奔戎疽馔〞?,則“率民而一”,正是一個由知到行的過程;不亂正名,故“一于道法而謹于循令”,同樣是由知而行的推展。行源自知,以知為始,是“天官意物”符合“心有征知”的結果,也即“能有所合謂之能”。回到前述“貴始”之說,德行亦本于“止”,以止為始。因而,“止”與“知”有著相當?shù)囊饬x,都意味著行、或德行的基礎和起點,而行本身則成為知的終點。
荀子對于“始”“終”也有多處論述:
凡禮,始乎棁,成乎文,終乎悅校。故至備,情文俱盡?!詾橄聞t順,以為上則明?!灸┫囗槪K始相應,至文以有別,至查以有說,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君子敬始而慎終;始終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禮論》)
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王制》)
“成乎文”之文,梁注曰“禮物威儀”;而“情文”之情,注為“禮意”。情文俱盡,也就是終始相應,知與行本末相順之意也。君子制禮義,故能“以類行雜,以一行萬”(《王制》),而使行為“止于禮義”(《勸學》)。將知的結果體現(xiàn)于行,知也就是察明統(tǒng)類,而行則是體驗推行,如《解蔽》所云:“知道察,知道行,體道者也?!庇衷?“壹于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類不可兩也,故知者擇一而壹焉”。因此,“正”的涵義就是壹于道、察于類、虛一而靜的心之征知。
“征知”是“止”的一重涵義,而其另有一重涵義,即對行的制約作用:“故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正名》)上文提到,君子之所以察而不辯、難而不行,以及不遍知、遍辨、遍察,也在于“有所止”而已。由此可見,“正”的兩重涵義體現(xiàn)了知與行的統(tǒng)一:知是行的起點,又制約著行;行既是知的終點,亦不可不謂新知的開始,因為心的征知源于天官意物,而官能正是行的材質基礎。在行的基礎上,知有所合或心有征知,方能成智;而智反過來指導行為,能有所合,方能“言中倫,行中慮”,使行為符合禮義。因而《王制》有云:“始則終,終則始,若環(huán)之無端也?!绷簡⑿郯冈?“天地生萬物,禮義治事物,君子行禮義;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育成君子,——天地是始,君子是終。反過來看,君子通過為、貫、積重、致好來實踐禮義,更通過人治來管理天地——君子是始,天地是終?!雹倭簡⑿?《荀子簡釋》,第108頁。這正與《禮論》中禮之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相一致。本于天地生成之性,察于先祖止于統(tǒng)類,而君子能推行禮義,達成治道,反作用于天地,構成一個無始無終的循環(huán)。而這個循環(huán),則由“正”的兩重涵義構成。
上文的論述厘清了“正”的雙重涵義:“由行致知”和“以知制行”。前者由“天官意物”、“心有征知”構成,這是從身心維度上闡釋“正名”的兩大步驟;而后者為“知有所合”,“能有所合”,側重于從“合”或行動的角度解釋“正名”,突出了其實踐維度,這也是“正名”的目標——“正義而為謂之行”的所在。荀子論正義,往往與行為、行動相提并論,例如:
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不茍》)
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王制》)
義以分則和,(楊曰:言分義相須也。義,謂裁斷也。)……故宮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也。能以事親謂之孝,能以事兄謂之弟,能以事上謂之順,能以使下謂之君。(楊曰:能以,皆謂能以禮義也。)(《王制》)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誠義乎志意,加義乎身行。(《王霸》)
臨事接民,而以義變應。(《致士》)
當是時也,其義止,誰得行之!其義行,誰得止之!(《禮論》)
無論“正身行”,還是以“分”、以“裁斷”、以“能以”、以“變應”為義,荀子的義都是動態(tài)的,與行為息息相關。同樣與行相關的詞語還有“修”,如:
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tǒng)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儒效》)
夫起于變故,成乎修修之為,待盡而后備者也。(《榮辱》)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生于今而志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天論》)
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富國》)
禮節(jié)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儒效》)
必蚤正以待之也。(梁注:蚤字疑“修”字之誤?!颉靶蕖薄罢倍诌B文,可以為證。)(《儒效》)
“行安修”、“成乎修為”揭示了“修”的行為特征,鑒于其為“在我者”,以與“在天者”相對,“修”可以定位在個體的行為領域。而它又與“正”為連文,“修禮”、“正法”構成互文,故可謂代表了“正”的實踐維度。
“修”與“義”同樣是“正名”的表達方式,只不過是從實踐的意義上講,如《不茍篇》所云:“治之為名,猶曰君子為治而不為亂,為修而不為汙也。”又云:“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币蚨屡c行常并謂“德行”,“行義”與“修為”意義相同,都是化性積偽的人為取向?!度逍吩?“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㈠e習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正名篇》曰:“明君臨之以勢,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行,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薄秳駥W篇》曰:“神莫大于化道。”楊倞注:“先君曰:化道謂化于道也。……物茂卿曰:化道者,教化之道,謂學也?!雹佟盾髯邮觥駥W篇》,唐登仕郎守大理評事楊倞注(宋本作登仕郎守大理評事楊倞注),第五頁。選自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十月版。學與化,都是禮義積偽之意,與“修”、“義”的涵義是相通的,都是從實踐角度上對“正名”的闡釋。
值得注意的是,“修”與“義”都與“時”相關,《王制篇》中有“以時順修”,《不茍篇》中有“君子……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義”同樣被賦予了“時”的涵義?!皶r”的概念引入了一種變化的考慮,根據(jù)時勢變化而制定禮名,其根據(jù)就是“義”。因而,“義”有了高于“禮”的意義,它是治禮的原則,或曰正義原則,這個正義原則就是“禮之理”:
禮之理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說入焉而喪;其理誠高矣,暴慢恣睢輕俗以為高之屬人焉而隊(墜)。……禮之中焉能思索,謂之能慮;禮之中焉能勿易,謂之能固。能慮,能固,加好之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無窮者,廣之極也;圣人者,道之極也。(《禮論》)
“禮之理”,也即禮的標準,或“禮之中”,其表現(xiàn)為“能思索”、“能勿易”。然而“禮”本身與“名”一樣,在積偽過程中是可以損益的,其損益所依循的“親用之理”,②見《禮論篇》:“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避髯用垦浴奥 保耘c積偽的實踐過程相應,如:“故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而師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儒效》);“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禮論》)梁注:“言雖備成文理,然猶不忘本而歸于太一,是謂大隆于禮?!币蚨?,“隆”意味著貴本與親用的統(tǒng)一,正是前述“終始相應”之意。才是“能慮”、“能固”,可思索而難更改的禮之原則——義。與可以損益的禮不同,義貫穿于終始相應的正名實踐中,是動態(tài)的行為所依據(jù)的不易之理。君子行義,則“能慮”、“能固”,而成為圣人,荀子奉之為“道之極”。因而義是不可損益的:“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薄爱斒菚r也,其義止,誰得行之!其義行,誰得止之!”(《禮論》)義的行與止在于“當是時也”,在時勢要求下,可以參與禮的裁斷和更新。
那么,這種不可撼動的正義原則又從何而來呢?荀子并非憑空設想一種至高無上的原則以供奉行,而是把“義”蘊含在了終始相應的過程中:“本末相順,終始相應,至文以有別,至察以有說,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禮論》)這種終始相應,也就是由知到行、由行而知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是對以往行為經驗的反思和類推,以形成新的知識、禮文或名號。在反思中,過去經驗和現(xiàn)在時勢在對比中產生禮名,從而“時”作為一種時間感被給出了。如何在過去和現(xiàn)在的綜合考慮中得出合適的禮名,也就是正義原則之所在,這就是“義”與“時”的關系??滦畚?Antonio S.Cua)對荀子這種終始相應的過程理論中產生的正義原則有過特殊的說明:“我們談到過,在試圖溝通過去和現(xiàn)在情勢的努力中,有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彼f的“循環(huán)過程”就是推類(analogical projection),包括對過去標準的應用、對現(xiàn)在情況的考慮,對問題風險的評估等各種信息,彼此之間沒有邏輯的聯(lián)系,卻能形成正義的判斷。這種判斷形成的根據(jù),就是禮的傳統(tǒng)以及過去的行為經驗,通過重新闡釋,以應對于當下情況;如果應對成功,那么,就會形成新的經驗,以資未來參考①Antonio S.Cua:Ethical Argumentation:A Study in Hsün Tzu's Moral Epistemology,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5),pp.89-91.。雖說柯雄文未能發(fā)掘出義對于禮的統(tǒng)攝作用,他對這個循環(huán)過程的闡述卻是意義重大的。由于這個終始相應的循環(huán)過程正是上節(jié)談到的“正”的兩重涵義,也就是“正名”的整個過程,因而,從行為過程的角度講,“正名”的過程也就是正義原則對禮、名的裁決和損益,正義就是對正名的動態(tài)闡釋。反之,正義原則本身,就體現(xiàn)在“正名”的整個過程中,或者說,正義就是知與行的合一。
如上所述,正義是正名的動態(tài)過程,而正名是正義的目標——對禮進行損益,因而義對禮有著統(tǒng)攝和裁斷的作用。在《荀子》文本中,義表現(xiàn)為“禮之理”、或“禮之本”,由三部分構成:“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禮論》)天地是指不可修為的在天之性,先祖是推類行義的最初來源,而君師是修禮治名的根本依據(jù)。君子既得益于天地和先祖之本,又反作用于傳統(tǒng)經驗,作為師法隆積之本,在終始相應的繼承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故《王制》曰:“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薄抖Y論》云:“能慮,能固,加好之者焉,斯圣人矣?!ト苏撸乐畼O也。故學者,固學為圣人也?!本訉W為圣人的過程,也即正義原則的體現(xiàn)過程。換言之,君子在正名實踐中的所思、所固,由此而形成的原則即是正義原則。
這種表述很類似羅爾斯的過程正義理論,同樣有一個“原初狀態(tài)”的預設,而正義原則是在過程中被給出的②John Rawls:Kantian Constructivism in Moral Theory,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77,No.9(Sep.9,1980),pp.516.;只不過在荀子這里,原初狀態(tài)僅僅包含“天官意物”、“心有征知”兩方面,雖可類比于康德的感性和理性,卻沒有羅爾斯的自由、平等和契約論的基礎。并且,排除了羅爾斯的“無知之幕”,荀子明確了正義的前兩個原則是天地和先祖,這是其“過程正義”的最初源頭,是不可忽視和更改的。有趣的是,雖沒有自由平等的概念,荀子同樣給出了公平性的原則,甚至額外還有公正性、適宜性等原則。③黃玉順:《荀子的社會正義理論》,《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第3期。這些原則如何給出,是值得討論的,也是本節(jié)的主要問題。
《正名篇》云:
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名的起源是約定,先王最初制名時,名實之間并無固定的關系,其關系起源于約定。而后王制名則需“稽實定數(shù)”:
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狀同而為異所者,雖可合,謂之二實。狀變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此事所以稽實定數(shù)也。此制名之樞要也;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正名篇》)
后王對名實關系的認識源于傳統(tǒng)的約定,根據(jù)其所認識的實裁定新名,同一個實對應同一個名,從而達到名的互通,也即“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xiāng),則因之而為通”。這種制名過程體現(xiàn)了尊重先王之本的原則。
除了尊重先王之本,正名還須尊重天地之本。這體現(xiàn)在區(qū)別同異的依據(jù)上:“然則何緣而以同異?曰:緣天官?!碧旃僖簿褪俏骞?,只可感覺、不可修為,故為在天之性?!胺餐愅檎撸涮旃僦馕镆餐?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币蚨斓刂境蔀橹泼挠忠辉瓌t,與先王之本一樣,這個原則是不可變化更改的。根據(jù)《禮論篇》中的“貴本之謂文”,兩個原則可共稱為“貴本原則”,體現(xiàn)了荀子正義思想中尊重傳統(tǒng)的特點。
《禮論篇》曰:
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在貴本原則之外,還有親用原則,兩者統(tǒng)一,方為隆盛。
何為親用?梁注:“《禮記補注》:‘玄酒、黍稷、大羹,是貴本。酒、稻粱、庶羞、味美,故親用?!币蚨H用意味著味美宜人,使人感到舒適。這正符合“禮者養(yǎng)也”的說法,荀子把禮定位于“養(yǎng)口”、“養(yǎng)鼻”、“養(yǎng)目”、“養(yǎng)耳”、“養(yǎng)體”這些非常具體的功用,或者說禮就是用來養(yǎng)人,使人的天然欲望得到滿足。
然而如何使人得其所養(yǎng),在于制定差等和區(qū)別:
君子既得其養(yǎng),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養(yǎng)體也;側載睪芷,所以養(yǎng)鼻也。……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yǎng)情也!(《禮論》)
對于“稱”,楊曰:“稱,謂各當其宜?!蔽┯兄贫ú畹?,使人各當其宜,才能各得其養(yǎng)。這里的“養(yǎng)”,比起身體的舒適更進一層,包含了“養(yǎng)情”?!墩分^“說、故、喜、怒、哀、樂、愛、惡、欲以心異。心有征知?!闭髦?,代表了人的理性,與天官的感性一并成為區(qū)別同異的標準。因而親用原則須訴諸人的理性,與貴本原則一同成為正名的標準。貴本而親用,兩者合為文理,方能養(yǎng)人之情、給人之欲,制定出滿足要求的禮。親用原則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稱”:“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如何能“稱”,在于制定差等:“稱遠邇而等貢獻,豈必齊哉!”差等也即類別:“以類相從也?!?《正論》)類即名也,故分類的標準可訴諸《正名》中的“徑易不拂”:“名有固善,徑易而不拂,謂之善名?!睆揭撞环鞯脑瓌t一旦確立,就很難更改,因此“類不悖,雖久同理。”(《非相》)因此,親用原則也符合正義原則的不可損益性。
那么,如何制定徑易不拂的善名呢?根據(jù)貴本原則,荀子總結了三種不合約定俗成、稽實定數(shù)的謬論,分別是用名亂名、用實亂名和用名亂實,并提出了正名的方法:命、期、說、辯。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具體實踐的準則:“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边@三句構成互文關系,所強調的實則是“公”。因為《王制篇》也談到“聽”:“故公平者,職之衡也。(劉曰:“職之衡,當作‘聽之衡’?!?中和者,聽之繩也?!睏钤?“衡所以知輕重,繩所以辨曲直。言君子用公平中和之道,故能百事無過?!雹倭簡⑿?《荀子簡釋》,第101頁。因而“辨”是為了“聽”,“聽”是為了“說”,其根本在于“知輕重”、“辨曲直”,也就是公平、中和的準則。
1、公平性準則
荀子的公平性準則是相對于偏私而提出的:“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君道》)因而公平性注重的是“均”、“遍”,而不偏私。均遍體現(xiàn)于準則的覆蓋性,也就是使每個人都受惠,類似羅爾斯正義原則的普遍性(universal)限制②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1),pp.136.。例如:“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王霸》)說明正義原則對每個人都有普及。另外,均遍還意味著被普及的每個人都明白正義的原則:“上在王公之朝,下在百姓之家,天下曉然皆知其非以為異也?!?《君道》)表現(xiàn)出正義原則對所有個體的平等性。在普遍平等的基礎上,每個人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利:“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需而廢,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則有昭繆。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王制》)均遍性還體現(xiàn)在“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慤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榮辱》)有了普遍、平等、各得其宜,才能展現(xiàn)最大的平均:“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禮法之大分也?!?《王霸》)“故仁人在上,則農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榮辱》)可見,這種平均是在教育和從政機會平等條件下所達成的差等名分,正是在形成差等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均遍的準則。
達到了平均,才能公而無私?!凹媛狚R明則天下歸之;然后明分職,序事業(yè),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君道》)使每個人各得其宜,才能“兼聽齊明”,使天下“莫不治理”,達到公道而摒棄偏私。反之,若不能給人提供普遍平等的機會,人不能各得其宜,偏私悖亂則得以橫生:“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人主則外賢而偏舉,人臣則爭職而妬賢,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王霸》)公與平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故謂之“公平”,或曰公平性準則。
2、中和性準則
所謂“中”,在《勸學篇》就出現(xiàn)過:“詩者,中聲之所止也;(楊曰:詩,謂樂章。所以節(jié)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春秋傳:‘中聲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彈矣!’……注并曰:‘中和之聲?!?”①梁啟雄:《荀子簡釋》,第7頁,第235頁。因而“中和”也就是“中”。《正論》有云:“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吾謂之無天下矣?!绷鹤⒃?“《淮南·原道》注:‘中,適也?!稘h書·刑法志》注:‘中,當也。’歸納:《勸學》木工‘行中規(guī)繩’句各‘中’字都是‘適當’之意。”②梁啟雄:《荀子簡釋》,第7頁,第235頁。故中和之意,即為適當、適宜之謂。適宜也是正義原則追求的一種準則或法式:“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善,是禮義之法式也?!?《禮論》)“《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搜跃幽芤粤x屈信變應故也?!?《不茍》)正義,也就是使萬物各得其宜,君子在行義過程中“宜之”、“有之”,從而“萬物得其宜,事變得其應”(《儒效》)。
由上段可知,公平性準則也能達到適宜、中和的效果,因而公平與中和是相輔相成的。這兩條準則共同構成了親用的正義原則,也是親用原則在實際奉行中的訴求。
至此,荀子正義理論的整體架構基本完成了。由“正”的涵義入手,揭示出“正名”與“正義”的一致,正義就是動態(tài)的正名過程,并在此過程中推出兩條正義原則、以及由此導出的兩條正義準則。從整個架構來看,荀子的正義論與正名論是完全同構的,“正名”可謂儒家正義論之源泉和統(tǒng)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