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雄飛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 人文社科系,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鄉(xiāng)土大地歷來是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創(chuàng)作不息的源泉,無論是在啟蒙之初的“五四”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鄉(xiāng)土,都以其廣博的胸懷和神秘的底色召喚著作家的靈感。生活在中國這片廣袤土地上的人和物,發(fā)生在這片廣闊天地間的情和事,深深地綴著作家的心,逼迫著他們記錄下這些既是最平凡的也是最偉大的,既是最樸實的也是最狡黠的,既是最無知的又是最智慧的“鄉(xiāng)下人”的故事。從新文學的發(fā)端,魯迅寫下一篇篇回憶故鄉(xiāng)的文字起,“鄉(xiāng)土”一詞便深深地根植在知識分子的靈魂深處。近百年的鄉(xiāng)土書寫,是一代代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對鄉(xiāng)土中國的沉重批判,是一批批懷著敬意之心的文人墨客對鄉(xiāng)土大地的審美觀照。作為從農(nóng)村大地中走出來的“地之子”們,他們一步一顧地向家園眺望,以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審美眼光來審視土地和附著在土地上的生生不息的人。在這些以理性精神觀照鄉(xiāng)土大地的作家中,筆者選取了蕭紅和王安憶這兩位極富才情的女作家的兩部代表作,力圖從時間的維度探尋農(nóng)村社會的恒與變,作家關注點的同與異等現(xiàn)實問題,以對具體文本的拆解分析探討現(xiàn)、當代文學中鄉(xiāng)土敘事的精神內(nèi)涵。
《呼蘭河傳》是蕭紅晚期的代表作,于1940年12月20日完稿;《小鮑莊》原載于《中國作家》1985年第二期,是王安憶早期的代表作。如果說《呼蘭河傳》是蕭紅在他鄉(xiāng)對故園的深情回望,那么王安憶的《小鮑莊》就是作家有意地對精神家園的尋覓和想象。近五十年的時間跨越,歷經(jīng)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建國、大躍進、文革、改革開放等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卻依然風平浪靜的堅守著“忍”字哲學。所謂的“無欲無求”不過是在社會重壓下的無奈選擇。生活之于百年間的農(nóng)人們,并沒有實質(zhì)的改變,他們一如既往的安靜的生且生、死且死……
四十年代的呼蘭河畔,一個大泥坑不知淹死了多少飛禽牲畜,人們從未想過要將其填平,相反卻從中尋出了無限的好處來。抬車抬馬的樂趣充分暴露了中國人的看客心理,而對“瘟豬肉”的合理化解釋更揭示了中國人自欺欺人的常態(tài)。這種對鄉(xiāng)村日?,嵤碌拿鑼懖粌H豐富了作品的可讀性,更重要的是作家借以對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深度發(fā)掘展開了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在呼蘭小城,沒有什么能夠引起人們的真正關注和思索,所有不幸都像這個大泥坑的存在一樣,自然而然。王寡婦的喪子之痛引不起任何人的憐憫,“雖然她瘋了還不忘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還到廟臺上去哭一場,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飯,睡覺,賣豆芽菜。她仍是平平靜靜的活著?!盵1]這是一個“坐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苦中作樂,苦中尋樂是這個時代人的典型特征。如果說生活在呼蘭小城中的人還有那么一點尋樂的精神動因的話,那么王安憶筆下的鮑彥山連這一樂趣也喪失殆盡,完全成為一個空洞麻木的行尸走肉?!熬湍菢樱 辈粌H是他的口頭禪,也成為他的生命哲學。生活的無意義,生命的無意義不但消解了做人的意義,也消解了歷史的意義、人類的意義。人像動物一樣,“就那樣”地活著,“就那樣”地死去,毫無生機與價值。人,真正地成為了生活的奴隸,沒有反抗,也不想反抗。可以說王安憶的《小鮑莊》是對《呼蘭河傳》在精神領域內(nèi)的續(xù)寫,作家們不斷地揮臂呼喊,希望能在啟蒙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徹底。
中國歷經(jīng)了漫長的農(nóng)耕文明,幾千年來對于土地的依戀和膜拜早已作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深入到了每個國人的內(nèi)心。大自然不僅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產(chǎn)地,也是生活中美的源泉。從陶淵明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到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再到沈從文的詩化《邊城》,綠水青山。大自然以其多變的姿態(tài)和廣博的胸懷,成為古今文人共同的心靈家園。至此,對大自然的描繪和歌詠,不再僅僅是一個詩人或作家的寫作技法,更是他們真實性靈的流露和外化。蕭紅在《呼蘭河傳》中用大量的筆墨寫天上的火燒云,地上的后花園。春夏秋冬的自然變遷在孩子的眼里儼然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豐富的萬花筒。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1]
生命在這片土地上張揚恣肆地渲染著,像一幅幅色彩絢麗的油墨畫?;B蟲魚都極富性靈,它們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生于土地又融于土地。蕭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除了看到人世間的丑惡,還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她用這種詩化的筆法構(gòu)建了一個童話式的鄉(xiāng)村王國。她努力地尋求生命的生機與活力,希望在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們冷酷的心靈世界中播撒一些溫暖的愛的種子。相比之下,王安憶的《小鮑莊》似乎展現(xiàn)了更為真實的農(nóng)村社會,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作家閃爍的敘述中看到天上灑下來的月光,湖里平靜的春水,聽到墻根下時而地響起的蛐蛐聲。這些詩意化的敘述是作者對于鄉(xiāng)村生活審美化后的回憶。他們既是真實的也是理想的,是帶有農(nóng)村生活記憶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在遙遠的他鄉(xiāng)對于過去生活的詩意化、審美化、理想化的回望和想象。他們站在審美的立場上敘寫真實,用看似質(zhì)樸的語言構(gòu)建了一個被充分詩意化后的鄉(xiāng)村。
無獨有偶,兩位不同時期的女性作家都關注了一個相同的社會問題——童養(yǎng)媳的命運和出路?!逗籼m河傳》中的小團圓媳婦和《小鮑莊》中的小翠都是夫家的童養(yǎng)媳。這是一個沒有自主選擇權(quán)的社會角色,就像豬狗貓兔一樣受人擺布?;橐龅淖灾骱蛻賽鄣奶鹈蹖λ麄儊碚f簡直是天方夜譚,生活賦予童養(yǎng)媳們的是低眉順眼的聽人差遣和忍泣吞聲的供人賞玩。在《呼蘭河傳》中,蕭紅寫婆婆打人的心理,尤為突出了小團圓媳婦的非人地位。
“有娘的,她不能夠打。她自己的兒子也舍不得打。打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豬掉了斤兩。打雞,怕雞不下蛋。
唯獨打著小團圓媳婦是一點毛病沒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丟了。她又不會下蛋,反正也不是豬,打掉了一些斤兩也不要緊,反正也不過秤。”[1]
在婆婆的“下馬威”下,無情的皮鞭、火紅的烙鐵、滾燙的熱水一一襲來,整個小城淪為一個披著偽善外衣的劊子手,敲鑼打鼓地行使著殘忍的戕害,一個原本活潑可愛,充滿了生命活力的小女孩頓時委頓下去,死亡是她唯一的歸宿。五十年之后,一個像小團圓媳婦似的小女孩從東北大地來到了《小鮑莊》,同樣的年齡,同樣的大眼睛,一樣的愛笑,一樣的命途多舛。然而小翠卻在曲折中看見到了希望。她喜歡未婚夫建設子的弟弟文化子,為了愛情她敢于逃離婆家,為了愛情她又敢于再回到婆家。這個愛唱歌的女孩,用她最果敢的行動,顛覆了童養(yǎng)媳被動承受婚姻的命運。盡管她也受到婆婆的使喚和指責,但與呼蘭河畔的小團圓媳婦相比,她不必再受非人的虐待。她不愿意嫁給建設子,嚎啕大哭也可以為她爭取到兩年的時間。盡管看客依然存在,但似乎已經(jīng)不是婆婆害人的幫兇,相反倒成全了她的愛情。蕭紅和王安憶這兩位女作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關注到了童養(yǎng)媳這個在中國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婚姻方式,并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其解構(gòu),小團圓媳婦的死是對童養(yǎng)媳婚制的最極端的控訴,也是最無力的掙扎;小翠的逃跑和歸家是對童養(yǎng)媳婚制的最根本顛覆。從此,一個自主選擇婚姻的時代已經(jīng)開始了。
《呼蘭河傳》中慈愛的祖父是“我”生命中的唯一亮色,因為祖父的存在,我可以無視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以及祖母用針刺我的手指這些事。祖父是“我”快樂的源泉,是“我”的庇護所,也是很多弱者的庇護所。馮歪嘴子找不到住的地方來求祖父,有二伯也依靠祖父。祖父用他僅有的微弱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并給了“我”無限的愛,“我”成了祖父身邊的小影子。“祖父戴一個大草帽,我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盵1]在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里,祖父既是一個長者,給了晚輩無限的愛護,也是一個朋友,伴隨“我”長大,陪“我”玩耍,給“我”樂趣。然而,“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八十,就死了。祖父的離世,斬斷了“我”對家園的最后懷戀,生命中唯一的亮色弱化為對童年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翼。祖父的永遠逝去帶給“我”永恒的回憶和對愛追尋的勇氣。
與祖父相同,撈渣是王安憶在《小鮑莊》中設置的生命亮色。撈渣是“仁義”的化身,“這孩子從小就仁義”,對長輩尊敬孝順,對同輩謙讓和順,受到整個村莊人的喜歡。然而命運無常,一場大水改變了小鮑莊人平靜的生活,撈渣為救鮑五爺而死。一條小生命的離世被“文瘋子”演繹成了一出幾家得利的鬧劇。鮑彥山家因此發(fā)了財,不僅房屋翻修,建設子入了工廠、娶了媳婦,而且成為遠近聞名的“仁義之家”;拾來在二嫂家的地位也因救上撈渣的尸體而悄然改變,逐漸成為家里的主人;鮑仁文借助撈渣的事跡得以實現(xiàn)了長久以來的作家夢;就連“沉悶”的鮑秉德也感謝撈渣,因其冥冥之中將他的瘋老婆帶走。一個孩子的英年早逝成全了幾乎整個村莊的人。仁義,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王安憶的筆下被徹底地解構(gòu)了。如果說撈渣是小鮑莊“仁義”的化身,那么撈渣的死就是小鮑莊“仁義”的亡。與《呼蘭河傳》中祖父的死不同,撈渣的死成為了小鮑莊的一件幸事,“仁義”從對他人真誠的愛徹底地淪為了為自己謀福利的工具。小鮑莊中唯一的生命亮色隨著撈渣的死而逐步黯淡以至消失。王安憶用一種調(diào)侃和諷刺的口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嚴肅的事實,她敏銳地觀察到改革開放以后人們內(nèi)心的微妙變化,原有的社會道德在金錢和利益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人們習慣了帶著偽善的面具跳舞,為自身謀取最大的利益。喧鬧的背后是作家冷靜的思索和對未來深深的擔憂。
蕭紅和王安憶都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優(yōu)秀作家,他們或是來自農(nóng)村,或是在農(nóng)村生活過很長時間。對土地的依戀,對農(nóng)村生活和農(nóng)民的了解,豐富了作品的血肉,但他們畢竟已經(jīng)走出農(nóng)村,已經(jīng)習慣性地站在一個知識者的角度上審視農(nóng)村,帶著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無限眷戀,在作品中深情地回望那個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他們的鄉(xiāng)土大地,歌詠他的美,仇視他的丑。
[1]蕭紅.蕭紅全集——呼蘭河傳[M].北京:鳳凰出版社,2010:142,186,255,185.
[2]王安憶.中國當代作家叢書——王安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195-287.
[3]王曉敏.無望的救贖——<呼蘭河傳>的深層意蘊[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26):7-10.
[4]陳忠坤,陳燕.回憶里的溫情 人生路上的悲涼——細讀蕭紅的《呼蘭河傳》[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3):12-14.
[5]余曉蓮.解讀《小鮑莊》——在“仁義”與“仁義”之間[J].今日湖北理論,2007,2(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