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鄧桂華
摘要:英美文學典故作為歐美國家民族文化中深厚的歷史積淀,承載著民族歷史所蘊含的精神理念與文化財富,屬于具有凝煉特性的語言精華。研究英美文學作品中典故的翻譯效果,從典故的來源、翻譯因素考慮及技巧這三個方面展開分析。通過對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差異情況的對比,在英美文學典故的翻譯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文化背景與社會氛圍等因素,提出一種合適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作品的原本內(nèi)涵,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翻譯技巧,以更好地達到英美文學作品典故理想的翻譯效果。
關(guān)鍵詞:英美文學典故來源翻譯
一、引言
典故在英美文學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運用典故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作品添加了色彩,同時也給翻譯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障礙。典故一般是指在詩詞文章中運用神話、寓言、傳說等方面的故事引用,對于翻譯的具體要求不能破壞典故原本的內(nèi)涵,還應該保持語言的順暢度,需要充分考慮到文化背景的理解性差異因素[1]。在英美文學作品的欣賞過程中,典故的不同文化背景因素對于讀者的理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礙,因此作品的翻譯需要合適的翻譯技巧,并且不能脫離典故原本內(nèi)涵。英美文學中典故的翻譯過程需要追本溯源,充分理解典故的意義,同時熟悉并掌握與典故相對應的翻譯技巧,這樣有利于提升跨文化交流水平。
二、英美文學中典故的來源
英美文學中的典故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于神話與傳說故事,有著濃厚的西方文化氛圍,具體包括古希臘神話故事、基督教的《圣經(jīng)》、經(jīng)典文學作品與寓言故事等。
(一)古希臘神話故事。西方文化的根本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在這個時代的文明古國中,民族的源頭成為眾多神話故事的相應承載者。古希臘時期的神話傳說傳遞出民族的現(xiàn)實生活風貌與精神氣質(zhì),同時也傳達出一種綿延不斷的文化氣息[2]。從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可以讀取到一種愉悅詼諧或傷感凄涼的情感,也可以充分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與生活氣息?,F(xiàn)當代的英美文學領(lǐng)域中使用到的一些典故有不少來源于古希臘時期的神話故事,在簡單形式的語言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個歷時漫長且內(nèi)涵豐富的神話世界。
(二)基督教的《圣經(jīng)》。宗教文化是西方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構(gòu)成部分,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宗教文化的作用能夠給社會帶來一種精神信仰,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文化的發(fā)展[3]?;浇痰摹妒ソ?jīng)》能夠維持西方文化莊嚴神圣的發(fā)展進程,同時提供了眾多富含智慧理念的經(jīng)典故事,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大部分典故都來自于《圣經(jīng)》。
(三)經(jīng)典文學作品。經(jīng)典文學作品在社會上是廣為人知的,而作品中的故事與人物都是人們所熟悉的,如果這種文學作品深得人心則會促使一部分典故得到社會的肯定。莎士比亞一系列戲劇作品中的故事與人物,比如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具有代表意義;同時一些經(jīng)典形式的臺詞也可以構(gòu)成現(xiàn)實生活中的常用習語,例如A light heart lives long(豁達者長壽)、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驕者必?。uccess grows out of struggle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成功源于努力去克服困難)等,有些典故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領(lǐng)域中的常用習語。
(四)寓言故事。寓言通過簡單形式的故事展示出一種人生體會或社會感悟,該類型故事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可以很好地發(fā)揮描述文學內(nèi)涵的作用。例如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把蛇放在懷里)來自于《伊索寓言》中“農(nóng)夫和蛇”的寓言故事。除了相關(guān)的寓言故事以外,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也會成為典故從而被社會傳承下來,對于這些歷史典故應該充分了解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與賞析的英美文學作品。
三、英美文學中典故的考慮因素
信、達、雅是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基本原則,這屬于一項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實用性原則[4]。對于英美文學中典故的翻譯而言,要達到“信”的翻譯效果相對比較容易,而要想達到“達”與“雅”的翻譯效果,需要譯者對所翻譯的英美文學作品與英美文化環(huán)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翻譯英美文學典故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下幾點的具體因素。
(一)文化背景的差異。各個國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概貌與歷史進程的發(fā)展基礎上體現(xiàn)出獨特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等文化背景。對于這種深受文化背景因素影響所形成的文學作品與他國的文學作品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異狀況,而且歷史傳承下來的典故更會受到各種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所以在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需要熟悉文學作品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同時應結(jié)合我國文化傳統(tǒng)與生活習慣的特點,把英美文學中的典故與常用習語通過接近于漢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有利于實現(xiàn)文學藝術(shù)與社會現(xiàn)實完美結(jié)合的目的。
(二)英漢典故的對應情況。中國文學中的典故形式豐富多彩,與英美文學中的典故在文化內(nèi)涵方面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情況,在翻譯時需要加以考慮,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翻譯效果[5]。英漢典故的對應情況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存在對應的方面可以進行直接互譯,英美文學中的典故和與其對應的漢語典故在某種意義與用法上會有基本一致的體現(xiàn),可以達到直接互譯的目的,然而基本一致的對應情況并不意味著屬于完全形式的對等,兩者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性,相對于總體情況而言可以達到互譯效果。另一方面對于一些需要進行分情況互譯的典故來說,即在英漢典故的內(nèi)涵與用法出現(xiàn)不一致的情況,通過發(fā)現(xiàn)這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在英漢典故的翻譯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情形適當?shù)剡\用翻譯技巧達到靈活互譯的目的。
(三)文章的整體性。英美文學中的典故借助文章的形式可以達到畫龍點睛或增加文學色彩的理想效果,所以在典故的翻譯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其在文章中所起到的具體作用[6],根據(jù)文章的整體性特點考慮使用一種合適的翻譯方式。
四、英美文學中典故的翻譯技巧
因為英美文學中典故的具體出處和寓意表現(xiàn)出不一致的情況,同時典故承載著特殊歷史時期的文化氛圍,所以在進行翻譯之前需要充分地理解其內(nèi)涵,才可以通過相應的漢語形式達到合理組織語言的描述效果。
(一)直譯法。直譯法是指無需經(jīng)過任何形式的轉(zhuǎn)化過程就可以直接把英美文學中的典故翻譯成對應的漢語。然而這種直譯并非是生搬硬套的翻譯,而應在遵循原文風格與原創(chuàng)性的基礎上,通過直接的語言轉(zhuǎn)變成為無需過多解釋與引申的一種翻譯方式。這種翻譯方法可以很好地應用在英美文學與中國文學典故基本對應的翻譯中,使讀者直觀地對典故的具體內(nèi)涵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英美文化的特點性。
(二)意譯法?;谟⒚牢膶W和中國文學存在的差異性,兩者的典故也有著無法對應的情況,在英美文學典故的翻譯過程中有部分語言用直譯法可能會改變了典故的原本內(nèi)涵,從而產(chǎn)生理解層面上的疑惑。面對這種具體情況需要使用一種適當且易于理解的語言形式進行翻譯,即意譯法,用以實現(xiàn)典故原本內(nèi)涵的完整表達目的。
(三)套譯法。對于英美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典故存在不完全對應卻具有共通意義的情況,套譯法可以達到理想的翻譯效果,使用中文含義相近的典故或者日常習語表達出英美文學典故的原本內(nèi)涵,同時可以有效解決直譯法所引起的語言缺乏文學色彩的問題。
(四)增譯法。增譯法是在直譯法的基礎上適當?shù)丶尤肱c某典故習語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或歷史信息,讓讀者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從而體現(xiàn)出英美文學典故所蘊藏的民族文化與社會氣息。
五、結(jié)語
文化直接產(chǎn)生于社會實踐過程中,各種不同地域的地理環(huán)境與歷史背景形成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文明與文化。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世界各個不同地區(qū)之間的溝通交流日益頻繁,這種交流機會不但實現(xiàn)了技術(shù)與經(jīng)濟相互交融的目的,同時屬于一種跨文化的交流形式。在這種發(fā)展趨勢下,各個國家之間的語言與文化作品承擔了信息承載與溝通交流的功能。在面對某種語言的文學作品時,需要充分了解其具體的內(nèi)涵,熟悉作品所處的文化背景,如果使用另一種語言重新敘述文學作品,應保證在尊重其原本內(nèi)涵的基礎上,盡量地達到“雅”的翻譯效果。文學作品典故的翻譯過程要求翻譯者能夠充分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與在本國語境氛圍下的實際意義,在這基礎上充分運用各種翻譯方法有效達到翻譯文學作品的理想效果。語
參考文獻
[1]王小清.英美文學中典故的閱讀分析[J].語文建設,2013(15):45-46.
[2]孫淑霞.源于希臘神話的英語詞匯及其所蘊涵的女性歧視觀念[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3):265-266.
[3]孫雷.淺析《圣經(jīng)》對英美文學作品的影響[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99-200.
[4]孫致禮.新時期我國英美文學翻譯水平之我見[J].中國翻譯,2008(3):47-51.
[5]孫會軍,鄭慶珠.新時期英美文學在中國大陸的翻譯(1976—2008)[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2):75-77.
[6]盧玉玲.翻譯的周邊文字——“十七年”英美文學翻譯策略的改寫功能分析[J].中國比較文學,2011(3):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