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靜 賈振君
摘要: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倡導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注重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師生在課堂上互相配合,激活學生的對話交際激情和潛能,以提高和促進學生的語言交際運用能力為目標,而對話式教學則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對話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14)03-0098-02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進展,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得到廣泛的共識。筆者認為,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關鍵在于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努力實現(xiàn)實現(xiàn)教師“善教”與學生“樂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對話式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所謂對話式就是以師生平等為基礎,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以興趣為核心,在教師指導下的教師和學生間的民主化的,互為主體化的學習活動[1]。
1 對話式英語教學始終貫穿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
“啞巴英語”現(xiàn)象是一直困擾英語教師的一個難題,作為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能識,會寫,會讀,更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開口說英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對話式教學實習課程背景下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它可以改變這種現(xiàn)狀。因此,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中,就應加強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練習,把學生的口語練習作為教學計劃必不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久而久之,學生的對話交際激情和潛能就能得到進
一步的激活和強化。
2 以教師為對話主導,創(chuàng)設濃郁的情境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著,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幫助他們增強對話交流的技能。教師可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從舊畫刊上挑選圖畫剪下來,或在黑板上畫簡筆畫等,目的是通過圖畫制造情景,讓學生進行對話,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所使用的語言。當然,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材料,充足的詞匯和句型,幫助學生克服無話可說的被動狀態(tài),提高大多數(shù)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初一在講授“color”那一課時,通過讓學生自己搜集自己身邊不同顏色的物體,操練“What color is/are …?”的句型。在講解現(xiàn)在進行時用法時,針對學生會忘記在be動詞后面加上ing, 通過現(xiàn)場做一些動作,訓練“What are you doing? Im …”組織學生訓練動名詞的構成方法, 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模擬仿真訓練,這樣既加深了他們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有增強了他們語言表達的信心。
3 合理的提問是對話式教學的核心
3.1 Tan認為教師應該少提低認知問題,多提能鼓勵引發(fā)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問題。合理的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手段[2]。要激發(fā)學生進行對話,更為直接的方式是向學生提問,研究表明:合理的提問不僅能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而且有診斷和補救教學的功能。課堂提問的互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適應不同學生在認知能力上的差異,以及教學目標多元化的要求。在對話教學中,怎樣的提問才算合理呢?考慮到學生認知能力水平的差異,教師設計問題應照顧到全體學生的水平,使每一位學生都處于思辨狀態(tài),都有獲得語言表達的機會。對于學困生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思考時間。最后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及時的點評和鼓勵,例如“Great! Well done! Excellent! I agree with you!”等等,這樣可以給予學生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更好的參與到對話中來,也可以為教師提供鉆研學生的觀點和改進對話教學的機會。
3.2在對話式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提問,提倡學生提問是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觀點和模式。學生通過對話對老師提問,這是學生進行了深入思維的表現(xiàn),有了自己的思想,深入考慮了問題才會提出質(zhì)疑,提出問題,發(fā)掘出自己身上的特點、優(yōu)點、和閃光點,也會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和自身的發(fā)展。
4 對話式教學可以有效的體現(xiàn)師生互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4.1 Alexander倡導的對話教學(Dialogic teaching)利用話語的力量使學生參與互動,激發(fā)拓展思維并推動學習和理解[3]。它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正如Pica. Young和 Doughty(1987)所說,“如果想讓課堂效果更好,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獨自表演,獨自提問的舞臺,課堂的所有參與者都可以提問,這種問與答應該是交互的?!?/p>
4.2小組討論是互動對話的主要形式,可以通
過建立學習小組或組織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4]。例如,在復習“英語的八種基本時態(tài)”時,小組就可用“記者采訪”的形式練習句型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和成果;學會了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等。
4.3角色扮演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角色表演會使教學內(nèi)容更為直觀化、真實化。如在教學中可由學生帶上不同的頭飾,按照一定的情景進行角色表演,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所戴的頭飾,模仿動物的叫聲,再叫一些同學上來把自己的眼睛蒙住,要他們根據(jù)其它同學模仿的動物叫聲,準確地讀出每個單詞或句子,如果沒有猜對,又要繼續(xù)猜,直到猜對為止[5]?;邮綄υ捊虒W為學生提供了更多使用語言的機會,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發(fā)掘了學生的潛能。
5 結論
對話教學對學生而言,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xiàn),個性的彰顯,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所以教師在對話溝通中要認知學生,理解學生,及時的調(diào)整和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寓教于樂,寓樂于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實現(xiàn)課堂上師生間的良好互動,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穆鳳良.課堂對話和提問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J],2000(11):33一36
[2] Tan,Zh.(2007).Questio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EL classrooms: What lies beyond it? RELC Journal 38(1),87-103.
[3] Alexander,R.(2006).Towards dialogic teaching: rethinking classroom talk (3rd ed.).UK: Dialogs.
[4]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5] 陶文中.“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的理念,教育科學研究,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