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摘 要 隨著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研究性學習以其獨特的作用正在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實際教學。研究性學習在思想政治新課程中的開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本文談了中學思想政治課中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實踐的主要內容以及實踐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 研究性學習 意義 策略
一、研究性學習的含義
研究性學習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把研究性學習方式引入中學思想政治課中的意義
1、是思想政治課課程結構改革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一場深刻革命,是教育思想和人培養(yǎng)模式的重大進步。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之一,那么,如何使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向素質教育轉變,在傳授知識完成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要求的同時,全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取教學效益的最大值呢?就必須對思想政治課課程結構進行改革,利用研究性學習的探索活動來補充拓展課堂教學。
2、是思想政治課學科教學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
長期以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枯躁乏味的說教,重記憶輕思維重結論輕過程的政治學科教學方法,使學生只能從書本那里獲得深奧晦澀、僵化教條的原理觀點,并不知道這些原理觀點的演化過程和來龍去脈,無法獲知分析研究解決現實問題的科學方法。專題研究型課程,可使學生體驗結論形成過程,培養(yǎng)和掌握分析現實問題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感受創(chuàng)造的喜悅。
三、中學思想政治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要求
1、引導學生利用教材進行研究性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基本概念原理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礎,也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對象。學生學習某個政治概念原理時,教師可作一些鋪墊,提供一些資料,引導學生重走“創(chuàng)建”這個概念原理之路。
2、指導學生利用時政熱點進行研究性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來源于社會生活,又貼近于學生實際,其中時政內容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針對國內外時政中成為教學中的 “熱點” 問題 ,教師可引導學生收集相關材料,在此基礎上指導他們運用有關原理加以分析,大膽質疑,形成對重大事件的完整的、正確的認識。
3、加強學生對與政治學科有關的多學科綜合滲透問題的思考。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思想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激活學生的綜合學科知識儲存,嘗試相關知識技能的綜合運。
四、研究性學習在思想政治課中的具體實踐策略
1、導入激活。即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從教學需要的實際出發(fā),設置具體情景,創(chuàng)設能刺激學生親自去感受、探索、查明問題關鍵所在的氛圍,為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營造條件。
2、感知自悟。就是在課堂教學設置情景的基礎,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學內容,獨立思考教學問題。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學生只有在帶著問題獨立感悟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的真諦。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要求學生利用一定的時間熟讀教材進行學習,做到讀有精粗、讀有所問、讀有所思、讀有所記。讓學生通過思考,把感性認識通過去粗取精形成知識結構和解題思路,對已思考形成的知識體系進行領悟發(fā)展創(chuàng)新,通過領悟知識的內在要求,創(chuàng)造情景加以發(fā)展運用,解答以實際為載體的綜合試題,以達到提高能力的效果。
3、釋疑解惑。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老師必須要給予解答,給學生搭橋引路,為學生創(chuàng)造獲得正確結論的條件,啟發(fā)學生通過再讀教材、查閱資料,與班上其他同學交流信息,開動腦筋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對學生理解不透徹或不正確的地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癥結對癥下藥,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上作進一步的開竅點撥,促使學生再思考再探索。讓學生在不斷探索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chuàng)新過程.
4、歸納總結,是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發(fā)現學生聽課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我們在上課時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一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課堂小結,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小結進行補充修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遷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在課本,而在實踐中;惟有實踐才有創(chuàng)新。在學生解決疑難、理解原理后,要及時遷移引導,引導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中趨于合理的遷移知識。
這種自主參與式教學模式,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振作學生精神,又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徑。但研究性學習運用于政治課堂教學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尚處于嘗試階段,經驗不足,還有許多可探討的問題。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實施研究性教學,引導學生運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把枯燥的政治課變?yōu)榘l(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訓練課,這不僅順應了這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偉大時代的呼喚,也必將成為開拓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新境界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1]張人紅.對研究性學習課程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6).
[2]文新華.關于研究性學習的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3).
[3]陳靜.關于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01,(5).
[4]曹寶靜.中學政治課的研究性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1,(6).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