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耀蘭
摘 要:語文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大學科,而且具有鮮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依靠興趣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形成學生學習的動力。要訓練學生逐步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才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寫作能力。
關鍵詞:作文指導;寫作素材;寫作興趣
語文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人們交流要有語言的支持,聯(lián)絡要有書面文字的溝通。文件、文書、書信、文學等,沒有能夠離開語文的,就是理工類的也要用文字去闡述相關定理和定律。所以,語文是人們學習和工作須臾不可離開的知識。做好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是強化語文工具性的重要形式,也是一條重要的途徑。
一、放低要求,重在培養(yǎng)興趣
初中學生剛剛由小學升上來,他們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心理,有意注意的時間是需要人為延長的。因此,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教師應依靠興趣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一切學習活動都應該從興趣培養(yǎng)出發(fā),讓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效率就很容易保證,反之,則學習效率不好保證。學生對作文有一種恐懼,認為自己寫不好作文,教師如果不善于鼓勵,那么,學生很難建立起寫好作文的信心。激發(fā)學生信心的關鍵是降低作文的要求,不給學生設置更高的作文要求,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作文基礎確定指導內容,不讓學生感到寫作文是那樣的可怕,只要能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將事件記敘得清楚、明白就好。不給學生規(guī)定字數(shù),學生憑著自己的興致寫,只要內容具體,語句通順就應該得到肯定。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修改,每次自己讀自己的作文,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不恰當之處,修改后就可使作文變得完善和完美。
二、培養(yǎng)學生寫觀察日記
日記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佳措施。很多知名作家談起他們的成功經(jīng)驗時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觀察日記。隨時將自己看到的有意義和有意思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后經(jīng)過這樣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運用能力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實,很多學生是不愿意寫日記的,但是作為教師要設法讓他們善于寫、樂于寫。為此,我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將今日見聞以口頭表達的形式講給大家聽,然后將這部分內容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幾次之后,學生就養(yǎng)成習慣了,后來,我就告訴學生這就是日記。學生沒有為教師提出的要求而表現(xiàn)出無奈,而是順理成章地開始寫日記了。寫日記對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且越是時間長久效果越顯著。因此,要訓練學生逐步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寫作能力。
三、開展活動,豐富生活
學生寫作文時會感到?jīng)]什么可寫,沒什么事情可感動,這與學生缺乏觀察能力有關,也和學生閱歷少有關。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資源。途徑有一條,那就是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源泉。如,我們可以開展各類競賽、交流,創(chuàng)辦班刊、???,開展“尋找家鄉(xiāng)的文化”“探訪身邊的名人”“親近大自然”“觀察可愛的動物”等活動,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生活,讓學生開闊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認識新事物、新現(xiàn)象,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教師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從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余活動,為學生的作文寫作創(chuàng)設必要的情境。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短時間的努力不容易體現(xiàn)效果,所以,教師要有耐心和信心,為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發(fā)揮作用。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宕昌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技術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