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朝紅
摘 要: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的角度闡述教師范讀的重要性。其實,閱讀教學不需要太花哨,走點老路,返璞歸真,才是最本色的語文。
關(guān)鍵詞:范讀;有效教學;培養(yǎng)能力
隨著多媒體技術(shù)在閱讀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教師的范讀被聲光電等現(xiàn)代化的手段取而代之,漸漸被人淡忘或遺棄。各種各樣的“偽朗讀”充斥著我們的課堂,如,把這段美美地讀一下,或者是讀讀這段話,要讀出高興、快樂的語氣。至于學生怎么把這種強加給他們的感受讀出來那就得看學生的本事了。于是乎,原本應是“書聲朗朗”的語文課成了“講析課”;教室里教師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朗讀也漸行漸遠;課堂里聲光電輪番轟炸,看似熱鬧非凡,可學生準確無誤的個性化的誦讀卻成了美麗的回憶;學生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但讀課文的熱情卻越來越冷淡,對語言的感受也變得越來越弱……張口讀書,讀錯字、讀破句,感人肺腑的文章被念得傷痕累累、支離破碎,如此現(xiàn)實,怎能不令我們驚心、擔心、憂心呢?在新課改實施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語文課堂中,教師范讀,依然是課堂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真正的語文教學,應該是需要教師付出和學生一樣多的精力去讀、去感悟。也許有人會說教師是引導者,是組織者,是激勵者,但我更要說教師首先是要做個優(yōu)秀的示范者。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兩點:
一、充分備讀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成功地進行范讀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一定要練好誦讀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并且掌握朗讀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的感受力。
于永正說:“朗讀是語文教師(也是其他學科的老師)的一項基本功。反復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讀出語感,讀出遣詞、造句、布局的妙處。”他說當一篇課文你讀了二十遍以后才能有所思有所悟,他自己就堅持上課前先把課文讀上個二三十遍,他的備“朗讀”,是他備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他“課外”必下的苦功夫。著名教育家張?zhí)锶粝壬灿邢嚓P(guān)論述:“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
當我們要備一篇新的課文時,我們得先反復朗讀,朗讀好了,鉆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只有讀得自己感動了,才能去感動學生。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時,我進行了范讀。當我讀得眼睛感到澀澀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神情肅然,兩眼泛著淚光,此情此景,我們能說他們沒受到感染?沒進入情境中嗎?
正因為于老師十分重視備“朗讀”,所以,朗讀成為他課堂教學的“亮點”之一。從于老師的朗讀指導中,我感覺到教師精彩的范讀,不僅讓教師領(lǐng)悟了教材,而且伴隨著教師的范讀,課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會像一股清泉滋潤著學生稚嫩的心田,誘發(fā)學生情感的波瀾。閱讀,沒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報的,或是回報甚微。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無疑為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二、教師的范讀是有效教學的手段
于永正說:“教師的范讀勝過一切多媒體的朗讀。教師的范讀是最好的朗讀指導?!濒斞赶壬⒉幌矚g小時候那種呆板、枯燥的私塾生活,但他對壽鏡吾老先生的無意范讀卻記憶猶新,以至成年后仍清楚地記得先生朗讀過的內(nèi)容、朗讀時忘我的情態(tài),魯迅因為老師入情入境的范讀而難以忘懷當時朗讀的內(nèi)容與情境。試想,若干年后,我們的學生又會記得我們什么呢?
1.教師的范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朗讀的積極性
或許有人會說,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shù)這么方便,想聽哪位名家的朗讀直接拿來用就是了,干嗎還要范讀呀?這話聽起來很對,但仔細一想就不對了。因為教師范讀不僅讓學生聽到聲音,還能看到老師的手勢和表情。教師出色的范讀不但可以為學生正音,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當學生聽到老師把《梅花魂》讀得韻味無窮,把《走遍天下書為侶》讀得那樣的閑適豁達,把《匆匆》讀得令人凝滯沉重……肯定會覺得太精彩了,那么他們朗讀的勁頭更足了。范讀傳遞著教師本人的態(tài)度。范讀時的教師帶著鮮明的愛憎和情感趨向,會強烈地影響著學生,使他們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可見,教師的示范是多么重要,教師的有聲有色的范讀的指導作用是多么巨大?。?/p>
2.教師的范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
學生剛接觸一篇課文,需要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老師的指點和幫助。這時,教師的范讀就派上大用場了。起先讀不好、讀不準的學生在老師的范讀啟發(fā)、引導下,馬上就會進入朗讀的良好狀態(tài),讀書的質(zhì)量就會提高不少。在福州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討會上,平潭縣北門小學陳明欽老師執(zhí)教的《金錢的魔力》時,在對老板諂媚、討好“我”的語言描寫這一片段教學時,陳老師就進行了范讀,她活靈活現(xiàn)地把老板的油腔滑調(diào)再現(xiàn)了一遍,不但讓聽課的老師感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而且也為學生的朗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3.教師的范讀有利于學生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一篇課文,不僅是讓學生學會聽說讀寫,還要讓學生體驗作者的情感,從而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而范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還能幫助學生理解、領(lǐng)悟課文。新課標強調(diào):“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倍寣W生讀的前提是學生會讀,那就必須以教師的范讀做引領(lǐng),學生從老師的范讀中學會朗讀,只有學生樂于朗讀,才有可能去體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獲得熏陶。如,在教學《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有這樣一個自然段:“索溪像是一個從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在教師抒情的范讀之后,學生也“蹦跳而出”“纏繞”著,“撅著屁股”“賭著氣”地讀起來了,讀得有聲有色,美極了!
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蓖瑯?,教師的范讀也是為了有一天不用再作示范,學生就能入情入境地讀課文。語文課就應該堅守教師范讀這一條簡單、原始的路。其實,走點老路,返璞歸真,興許就是最本色的閱讀教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