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建 忠
(浙江財經(jīng)大學(xué) 中文系,杭州 310018)
《聲均表》,寫本,不著撰者姓氏,收入《罕見韻書叢編》(長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下冊?!秴簿帯窊?jù)清光緒十九年張預(yù)序?qū)懕居坝 T瓡肴~高十九厘米,寬十二厘米。該書成于顧、江、戴、段、孔、江、張、王之后,旨在“續(xù)綜其學(xué)”,特點是“擇精而語詳”(見張預(yù)序)。綜覽全書,該書在部分韻部聲符的歸納上確實較顧、江、戴、段高明,有的韻部聲符已非常接近于王力。該書還把質(zhì)部獨立、東冬分立、侯部配有入聲、從脂微部中獨立出月物部。該書還采用顧氏離析唐韻之法以求古韻。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在清代古音學(xué)中,佚名某些細(xì)節(jié)可取,整體不是很成功。在清代學(xué)術(shù)史中,佚名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xiàn)。
《聲均表》分古韻十九部,每部下分“諧聲”與“均徵”兩部分,未列韻部名稱,僅以第一、第二……序之?!爸C聲”部分不但列出諧聲聲符,還列出所諧之字。茲錄其諧聲聲符如下①聲符中繁簡字共存的如第三部號與號、第四部后與後及斗與鬥、第五部與與與、第十六部豐與豐等,原著即如此。為避免隸楷轉(zhuǎn)寫錯誤,有些聲符直接捕捉原著圖片顯示。:
第一部 子之母箕其絲以巳已喜采牛牧來麥嗇才士里囟宰龜未氂又右友某久矢亥止畗不音戠甾司詞耳異亟意直惪弋則或國自力棘若黑畟仄夨克伏北亼革求佩丘史負(fù)戒婦等態(tài)色皕辭辤啚臼再束灰聖醫(yī)朕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玉裁第一部。主要包括中古之、職、咍、德、尤韻,雜有一兩個侯、屋、麥、真、微、豪、脂、侵、緝、麻、灰、皆、燭、清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二部 丑卯酉劉道首六九州求各由酋休周雔句予臼舟丂汓囚孚丩曹告肅臼畜報帚阜老艸甫秀土杻守肘馗翏目手早缶簋叜叉棗鳥臭夰祝夙畗戊尗肉牢毐韭就逐夒獸夲匊好竹攸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三部。主要包括中古尤、豪、屋韻,間或雜有一兩個肴、鐸、侯、魚、虞、幽、模、脂、蕭、佳、麻、職、侯、咍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三部 高喬夭毛樂虐丵小暴曓盜交卓教爵翟尞刀勞苗囂號勺敖巢弱票舟堯龠肉弔敫崔喿雥號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二部。主要包括中古豪、宵、藥韻,雜有一到三個鐸、覺、肴、錫、陌、尤、蕭、屋、錫、灰、合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四部 角木王婁口勹朱而區(qū)取後每侯幾俞臾付睦谷屋族獄足束辱曲殼蜀彔豖卜局鹿禺芻后厚走斗奏丶尌冓豆具屚冠晝粟錏鬥戍馵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三部一部分與第四部即侯部,此部有入聲屋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侯、虞、屋、燭韻。間有一兩個覺、陽、肴、之、脂、尤、桓、麻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五部 且俎父旅五夫于華古祜居圖舍叚車巴吳處虎各瓜烏與與舁亞魚素襾?茻庶兔牙夕下巨奴乎乍土厶壺?zé)o石疋馬呂予午御戶禹鼓寧女如武羽雨鼠夏舃蒦寡蠱戟尺屰斝若豦享乇昔霍白百赤赫步矍索竝炙豈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五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魚、麻、模、虞、昔、陌、鐸、藥韻,雜有一兩個唐、脂、陽、麥、微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六部 多義我哥可奇差左佐加它冎為離乀麻羅罷瓦吹沙坐禾止麗規(guī)糸詈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七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歌、支、麻韻,雜有一兩個佳、皆、戈、之、齊、錫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若無“糸”聲符,則無入聲。
第七部 支知是卑其乁兒解役益朿亦辟脊?fàn)螽嫐┕缫锥w此析知冏羴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六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支、昔、錫韻,雜有一兩個之、齊、佳、麥、庚、山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八部 皆匕齊飛厶衣鬼貴靁畾枚妥幾夷尾辛眉畏希氐師癸比辠罪禾尸利毇豊稊美火水兕伊非示幾死隹崔屮米巿眔戌肥危衰厽耳妃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五部的陰聲韻部即脂、微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脂、微、灰韻,雜有一兩個皆、麻、齊、戈、真、質(zhì)、支、薛、物、合、術(shù)、之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脂微分立直到王力才完成。
第九部 吉實卩日一乙七八必栗桼至致矢閉抑逸血畢設(shè)
按:質(zhì)部獨立。從段氏第十二部中獨立出質(zhì)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質(zhì)韻、脂韻。雜有一兩個屑、黠、齊、職、薛韻聲符。有上去入聲而無平聲。
王念孫 一七至必日乙實桼吉栗血逸卪抑畢疐疾穴致臸質(zhì)頡壹悉■失宓密■瑟八?即節(jié)徹設(shè)別[37]佚名 一七至必日乙實桼吉栗血逸卩① 卩、卪實一字。卩,佚名作篆形“”,注云:“經(jīng)典相承偏旁作‘卩’”?!墩f文·卩部》“卪”即作“”。抑畢八致矢閉設(shè)[21]王力 一七至必日乙實桼吉栗血逸卪抑畢疐疾匹穴季隸棄替惠戾肄■四兕利[30]
從上表的比較可知,佚名在21個聲符中,有15個與王力相同,佚名聲符“八”下諧“匹” ,還有“?穴”兩個二級聲符。王念孫37個聲符中有18個與王力相同,不到一半。顯然佚名更接近于王力。
第十部 大旡棄胃四豕稚吠惠卒醉未出隸尉犮外伐內(nèi)孛乂敗貝匃頪一丯禼萬瘚祭癹叕桀疐雀奪聿弗秫制末竄夬勿臾衛(wèi)戾矢帶威月卅?屮埶蓺筮會介剌蔑骨甶突乙折絕自鼻毳罰器質(zhì)轡徹卂妾灋業(yè)及邑雧十入甲?合咠立配彖砅凷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五部的入聲月、物部和部分質(zhì)部字。本部聲符屬月部并與王力聲符相同的有:丯萬匃大乂帶外會介祭貝吠衛(wèi)折月伐犮末叕桀奪,佚名“彖”,王力作喙聲。佚名“”聲符王力作“舌”,不過佚名“舌”從“”得聲。佚名無“戉”聲符而有“”,“戉”從其得聲,無“癶”而有“癹”聲符,無“欮”而有“瘚”聲符,“設(shè)”聲符佚名入了第九部,另有“敗砅卂徹器罰毳絕甶蔑剌筮蓺埶屮夬制禼頪”也屬月部。本部屬物部并與王力聲符相同的有:勿卒孛聿出弗旡內(nèi)胃未尉,王力沒有但佚名有的“配轡突骨戾臾秫醉”亦屬此部。屬質(zhì)部并與王力聲符相同的有:棄四疐隸乙質(zhì)惠,王力沒有但佚名有的“自鼻一”亦屬本部。其他屬緝部的有:咠立合入十雧邑及卅,屬葉部:甲業(yè)灋妾。屬脂部的有:矢稚豕。屬微部的有:凷威。屬元部的有“竄”。屬藥部的有“雀”??磥?,本部主要是入聲。也就是說,佚名努力地把段氏未獨立出的入聲獨立出來了,不足的是月、物仍然混在一起沒有分開。
第十一部 泉兀旦釆番半 ? 廠①與第十二部“廠”不同,原作“”,從其得聲之字有“厈雁鴈”,均屬元部。干卝?冒②幽部號韻,從冒得聲的曼為元部愿韻。柬吅夐貫亂閑廛丹焉肰口戔衍安官反閒亙見連苜爰山夗害?棥虍每耑燕丸文寒姦面般贊?刪仝善縣斷宦旋辡班歬便建冄羨[77]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四部。主體是元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仙、寒、山、桓、元、先、刪韻,另各雜有一兩個戈、庚、號、清、侯、登、沒、屋、泰、灰、文、鹽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若無“苜害?!?,則無入聲。段玉裁第十四部聲符共138個,佚名只有77號,比段氏少了一半,這77個聲符中,與王力相同者有30多個(王力元部共56個聲符),另有如王力“攀犬鬳曼”佚名作“棥肰虍冒”。佚名“曼?!钡葟摹懊啊钡寐?。
第十二部 先廠③原文作“”,與第十一部“”不同。囷屯門殷分焚艮西免孫昏卉君員昆川云存巾侖堇文軍斤刃昷?熏豚飧本盾尊困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三部,對應(yīng)于王力文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諄、魂、欣、文、痕韻?!跋任髅鈫T川殷卉巾堇刃”亦屬文部?!皬S”屬寒韻,但從其得聲之“辰祳唇宸振娠”屬文部。平上去入俱全。段氏第十三部共有聲符69個,佚名僅42個,王力37個,顯然佚名比段氏更接近于王力。
第十三部 仁天信頻丐淵旬辛令命田甸因真勻申扁臣玄民秦舛聿丨壼矜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二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的真、先韻,雜有一兩個泰、諄、青、清、庚、仙、魂、曷、術(shù)韻聲符?!皦凇碑?dāng)入第十二部即文部。平上去入俱全。
第十四部 丁正生盈熒名磬青鳴壬敬平寍嬰甹冖爭頃幵貞霝井冂幸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一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的青、耕、清韻,“生鳴敬平”4個聲符屬庚韻,“幵”屬先韻。有平上去聲,無入聲。與王力耕部諧聲聲符相比,只多出了“嬰冖井冂幸?guī)浴?,王力的“”聲佚名作“霝”,王力“嬴”聲佚名作“”,王力“殸”聲佚名作“磬”。本部聲符的分部比段氏明確。
第十五部 光囧昌昜王皇網(wǎng)兄上兵爿方京羊襄庚皀畺弘央永倉象血卬向亢丙亡朢章茻叒刅相?匠丈亯慶競香行珩秉彡竟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十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的陽、庚、唐韻,雜有登(弘)、屑(血)、藥(叒)、銜(彡)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本部與王力陽部44個聲符相同者:羊畺昌章香襄相向昜亡爿刅?卬光亢庚京方象兵兄行皀慶丙永央網(wǎng)29個,“量商長尚黃羹明亨競”是佚名所沒有的,但佚名有“竟亯競匠”,只多出“弘血叒彡”4個聲符不屬本部。比段氏之第十部更接近于王力。
第十六部 東同豐用庸從囪囟戎谷工共巷冡兇豐雙尨封送孔育周束禺
按:從段氏第九部中分出東部,即東冬分立。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東韻一等平上去聲、三等平聲、鐘三等平去聲,江二等平去聲。雜有一兩個真、屋、尤、燭、虞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
段玉裁 中躬宮東重童龍公蟲冬夅降隆豐奉夆逢用甬庸從■囪悤同農(nóng)邕雝宋戎封容工鞏空送充共雙冡蒙兇匈兇■宗崇嵩豐眾尨厖竦冢茸江有誥 東同豐從囪兇封送共充雙冢知隴切邕孔卝公豐茸嵩叢容舂尨竦弄冡莫紅切宂[27]佚名 東同豐用從囪工兇封送雙共冡庸囟戎谷巷豐尨孔育周束禺[25]王力 東同豐用從囪工兇封送雙共冢龍容邕充龐[18]
段氏東冬合一。在佚名東部的25個聲符中,與王力相同者12個,與江有誥相同者14個,江有誥與王力相同者12個。
第十七部 冬眾宗中蟲躳夅木品
按:從段氏第九部中獨立出冬部,即東冬分立。東冬分立是孔廣森的創(chuàng)見??资险J(rèn)為“冬類”的古音與“東鐘”大不一樣,故另立冬部,使東部與冬部分立??资洗朔郑嗯c《詩經(jīng)》押韻相符,彌補了顧、江、戴、段分部之不足,博得大家贊賞與采納。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東韻三等、冬、江韻,各雜有一個屋、侵韻聲符。平上去入四聲俱全。從佚名第十六、第十七部看,雖然他想把東部與冬部分立,但做得并不完美,一是兩部中均雜有一些不相關(guān)的韻,二是第十六部中仍有本當(dāng)分出的冬部字。
段玉裁 中躬宮東重童龍公蟲冬夅降隆豐奉夆逢用甬庸從■囪悤同農(nóng)邕雝宋戎封容工鞏空送充共雙冡蒙兇匈兇■宗崇嵩豐眾尨厖竦冢茸孔廣森 冬眾宗中蟲夅戎宮農(nóng)宋[10]江有誥 中冬夅眾宋戎農(nóng)躳宗攵古文終賵蟲彤[13]佚名 冬眾宗中蟲夅躳木品[9]王力 冬眾宗中蟲夅戎宮農(nóng)宋[10]
段氏東冬合一??资习讯开毩⒊鰜?。在佚名這9個聲符中,與孔氏冬部10個聲符、王力冬部10個聲符相比,有6個全同,一個王力作“宮”佚名作“躳”,少了“戎農(nóng)宋”,多了不相關(guān)的 “木品”聲符。江有誥13個聲符中僅7個與王力同?!岸娮谥邢x戎宮農(nóng)夅宋”這10個聲符顧炎武、江永、戴震、王念孫歸東部,孔廣森、江有誥、章炳麟、黃侃入冬部,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冬部聲符的歸納上,佚名要比顧、江永、戴、王念孫高明,已接近于孔、江有誥、章、黃、王力了。佚名冬部獨立,極有見地,有較高的學(xué)術(shù)史價值。
第十八部 林心凡(南)三今金咸甚音兓侵罙壬冘?乏男琴?占古詹欠斬?毚甘奄臽僉炎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七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的侵、鹽韻,聲符“咸斬毚臽”屬咸韻,其中“咸斬”當(dāng)屬談部,“毚臽”當(dāng)屬侵部。另雜有一兩個青、乏、模、嚴(yán)韻聲符,平上去入俱全。鹽韻聲符不當(dāng)在本部,本部亦不當(dāng)有入聲。
第十九部 丞升瞢蠅朋弓興夌恒厷仌冰登豋承音爯徵而乃孕
按:大致對應(yīng)于段氏第六部。本部聲符主要屬于中古的蒸、登韻,雜有一兩個東、侵、之、咍韻聲符,有平上去聲,無入聲。
與段氏十七部對比如下:
《聲均表》 《六書音均表》一 一二 三三 二四 侯屋部,使段氏獨立的侯部有入聲相配 三、四五 五六 十七七 十六八 陰聲 十五九 質(zhì)部獨立 十二十 入聲 十五十一 十四十二 十三十三 十二十四 分部比段氏明確 十一十五 十十六 東部 九十七 冬部 九十八 七十九 六
獨立出質(zhì)部,把段氏第九部分為第十六、第十七部,即東部與冬部分立,第四部相當(dāng)于段氏第三、四部,使段氏獨立的侯部有入聲屋部相配,把段氏第十五部一分為二,即把入聲獨立出來形成其第十部,仍留陰聲作其第八部,故得十九部。其中質(zhì)部獨立,東冬分立,入聲韻部月物從脂微部獨立出,這是其創(chuàng)見。但其分部并不利索,即有些韻部雖然分開了,如第十六、十七部,但仍藕斷絲連,這使得其古韻的通轉(zhuǎn)變得漫無邊際。不過,從與中古音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看,佚名亦采顧炎武之“離析”唐韻之法,如尤韻分屬第一、第二部,豪韻分屬第二、第三部,看來此法在有清一代已為學(xué)人所接受。
綜觀《聲均表》所列聲符,主要有聲符重復(fù)、聲符誤認(rèn)、單獨聲符等情況。
(一)聲符重復(fù)。(1)同部中聲符重復(fù)。臼,第二部中出現(xiàn)兩次。知,在第七部中出現(xiàn)兩次,均單獨聲符。(2)不同部中聲符重復(fù)。此類最多,如:耳,第一部以小篆列出作“”,注云“經(jīng)典相承作耳”,諧珥餌佴恥?。第八部又列出“耳”諧弭。音,第一部列出,諧意;第十八部又列出,諧喑諳暗窨罯歆黯湆闇;第十九又列出,諧瘖。,第二部作“”諧虩,第五部作“”諧虩隙,兩部中“虩”全同。:第八部作,諧焞敦;第十二部作,注云:“經(jīng)典偏旁相承作享”,寫法與第八部全同,諧犉啍諄焞?惇湻弴埻錞醇。自,第一部列出,諧息;第十部以小篆列出作“”,注云“經(jīng)典相承作自”,諧詯郋垍臬。辛,第八部列出作“”,諧屖;第十三部列出作“”,諧?。,第八部列出作“”諧歸追;第十部又列出作“”,諧帥。爪,第二部列出作“”諧;第十部又列出作“”,諧。又如第八部諧鬳甗;第六部諧雐虧;第五部,注云:“經(jīng)典相承作虍”諧處。其他如第一、第二部“求、臼、畗”,第一、第四部“束”,第一、第五部“若”,第二、三部“舟、肉”,第二、第五部“各、土”,第四、八部“幾”,第五、八部“厶”,第八、十部“屮”,第九、十部“乙”,第十、十一部“、”,第五、十四部“”,第十、十二部“文”。(3)不同部不同聲符但所諧之字相同。如第十二部諧?珍趁診胗疹袗?駗沴紾畛軫殄飻,第十三部,注云“經(jīng)典相承作人”,其下二級聲符“?”諧珍趁診眕胗疹袗?駗沴紾畛軫殄飻。除“眕”外其余“珍趁診胗疹袗?駗沴紾畛軫殄飻”十四字全同,而第十八部又有“?”聲,諧曑。
(二)誤判聲符。如第九部“”,佚名云“經(jīng)典相承作白”,從其得聲之字有“習(xí)”。其實“”當(dāng)是“自”而非“白”。第十一部聲符“”,諧,即言。段氏第十四部有“?言”聲,江有誥亦有“”聲,并注云“言從此”。言,甲文作合440正賓組合26752出組,篆文言作,從舌,舌上加一橫表示言語產(chǎn)生于舌,是指事字,段氏另立“言”為聲符是合適的。王力元部有聲符“言”而未立“?”是對的。
(三)單獨聲符。即只有聲符而沒有從該聲符得聲的諧聲字,計有:第一部矢。第二部報、棗、杻、艸。第四部鬥、戍、馵。第七部知、知(重出)、冏。第八部枚、妃。第十部吠、?、配。第十一部閑、宦。第十二部巾。第十三部命、壼。第十四部名。第十五部慶。第十六部孔。第十八部男。
此外,還有以古文聲符入一部,隸楷后的聲符入另一部,如第十九部(古文囪),囪在十六部中已出現(xiàn)。
佚名對于聲符重出或易混淆聲符的處理,遠(yuǎn)不及段氏嚴(yán)謹(jǐn)。段氏每遇易混淆的聲符,必加以注明,如:第一部(與十五部別)、(與四部茍別),第二部(與三部孝別),第五部(與三部谷不同),第十四部釆(與一部采別),第十五部(與十七部禾別)、巿(與一部市有別),第十六部(與十四部彖別)。
佚名在篇末有一類似于現(xiàn)在的后記的文章,曰:“均書以聲為主,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取三代有均之文證諸諧聲,自然名正言順?!保?479)“故論聲均本原當(dāng)以先秦為斷,茍無證佐,寧蓋闕如?!保?480)由此可見其理念是嚴(yán)謹(jǐn)正確的,然其實際所做卻不然。又說:“段氏所謂一聲可諧萬字,萬字必歸一部,其理固不可易,而數(shù)聲共讬一文,一文重出數(shù)部,亦勢所然也?!保?480)所以有“同字同部而不同聲”,他說:“文既不盡相因,聲亦間隨有變,如包聲之飽,古文作聲,又作卯聲;也聲之地,籀文作墬彖聲,九聲之厹,篆文作蹂從足柔聲,才聲之鼒,俗體作鎡,從金茲聲,伏聲之絥,或體作,從革聲,此同字同部而不同聲者也?!保?1480)也有“同字不同聲并不同部”的,他說:“古文裘作求,詩大東裘與來服試均,禮記學(xué)記裘與箕均,詩關(guān)雎求與流均,逑與洲鳩州均,鳳從凡聲,古文作朋,詩菁菁者莪朋與陵均,荀子解敝引詩鳳與心均,從爪聲,詩羔裘褎(聲)與究好均,俗從惠聲作穗,詩黍離與醉均,此同字不同聲并不同部者也。”(頁 1480)佚名之“同字同部而不同聲”,實為一字之異體、俗體或古文,即聲符不同的異體諧聲字,這可能有“方音造字”的原因,即有方音因素在內(nèi),也可能是諧聲的時代性使然。“同字不同聲并不同部”,主要依據(jù)的是押韻,也是同一字的古體、俗體的韻部與押韻不一致,王力(1992:245、246)說:“有少數(shù)諧聲字,由于陰陽對轉(zhuǎn)的關(guān)系,已與它們的聲符不同韻部。”“聲符不一定與其所諧的字完全同音,‘同聲必同部’的原則不能絕對化……這些都是合韻和對轉(zhuǎn)的道理?!笨磥?,佚名已經(jīng)注意到諧聲與押韻的不一致,只是沒有進(jìn)一步認(rèn)識到這種不同的原因。最后,佚名認(rèn)為“或據(jù)諸體偏旁之殊為古均通轉(zhuǎn)之證,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非碻論也”(頁1480)。由此觀之,其聲符重出的原因或可理解,同時佚名也認(rèn)為段氏據(jù)諧聲偏旁之殊定古韻通轉(zhuǎn),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在韻部次第的安排上,佚名如是說:“至于部居之次第,則亦視通均之多寡為定,斯為當(dāng)。蓋形有可類,聲由漸轉(zhuǎn),舉其遠(yuǎn)者而猝合之,必格乎不入,因其近者而緒引之,自怡然順理?!保?482)看來,他的古韻不列名稱而以序號依次安排,是以“通均之多寡為定”的,并非如段氏以元音遠(yuǎn)近排列。
佚名把質(zhì)部獨立,東部與冬部分立,并使段氏的侯部有入聲相配,從脂微部獨立出月物部,這些都是佚名的亮點。質(zhì)部獨立是萬光泰①萬氏分古韻十九部,至部即質(zhì)部獨立,完成于乾隆十三年即1784年。、王念孫(1744-1832)的創(chuàng)見。夏炘(1789-1873)撰于癸巳年即清咸豐五年(公元 1833年)②據(jù)《詩古韻表廿二部集說》夏炘自序說“癸己孟春”推算,當(dāng)是清咸豐五年,為公元1833年,非王力(1992:232)所說的1855年。《詩古韻表二十二部集說》,是集顧炎武、江永、段玉裁、王念孫、江有誥五家之說,而以王念孫、江有誥兩家之說為主,定為二十二部,“竊意增之無可復(fù)增,減之亦不能復(fù)減?!保S德寬等2008:313)根據(jù)佚名著前張預(yù)序于清光緒癸巳年推算,當(dāng)是公元1893年。佚名晚于萬光泰的十九部分韻、至部即質(zhì)部獨立109年,晚于王念孫61年,晚于夏炘60年,基本與章太炎(1868-1936)同時。佚名在某些韻部聲符的處理上優(yōu)于段氏、江氏,已非常接近王力,如第九部質(zhì)部、第十一部元部、第十二部文部、第十四部耕部、第十五部陽部、第十六部東部、第十七部冬部聲符。其次,在韻部的排列上,段氏的順序是有講究的,根據(jù)主元音的遠(yuǎn)近,比較而言,佚名的排列稍顯混亂。最后,由于其古韻分部仍不嚴(yán)密,使其十九部幾乎變得無所不通。不過,在清代古音學(xué)的發(fā)展過程中,佚名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xiàn)。
陳新雄 1999 《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段玉裁 《六書音均表》,《四部備要》本。
黃德寬等 2008 《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wù)印書館。
江有誥 《江氏音學(xué)十書·諧聲表》,《續(xù)修四庫全書》第248冊(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清嘉慶道光間江氏刻本)。
王力 1992 《清代古音學(xué)》,中華書局。
王力 2003/1980 《漢語音韻》,中華書局。
王念孫 與李方伯書,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卷三十,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夏炘 《詩古韻表廿二部集說》,《續(xù)修四庫全書》第248冊(影印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藏清道光十三年刻本)。
楊建忠 2012 陳鳣《聲系》研究,《語言研究》第2期。
佚名 《聲均表》,清光緒十九年張預(yù)序?qū)懕?,《罕見韻書叢編》,長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張民權(quán) 2005 萬光泰古音學(xué)述評,《古漢語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