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瑛
摘 要 為了切實貫徹實施文化強國戰(zhàn)略,培養(yǎng)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高校也在不斷改革發(fā)展,努力探索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藝術教育中不僅有美育的部分,也有促進智育德育的功能,思政教育可以通過與之有機融合,以達到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目標。本文就目前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結合以及在大學實施情況做簡要的探析,并對所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藝術教育 人的全面發(fā)展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Analysis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rt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Yuany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the university is constantl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ethods and forms of innovation. Arts education is not only part of the aesthetic,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moral intellectual func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organic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goal. This article currently effectively combin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implementation, and raise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on the problem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quality education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飛速發(fā)展,黨中央和政府都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國教育部特制定《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0年),并指出:“大力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藝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開發(fā)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雹倏梢钥闯鏊囆g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國家領導人在十八大報告中增加了以加強信念教育、民族團結、生態(tài)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學內容,并明確提出了對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新目標。
1 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內涵與辯證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和應用型的科學,學術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是指,“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是他們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②但隨著時代變遷以及現(xiàn)實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經(jīng)歷了由一開始“政治宣傳”到“道德教育”在到“人格培養(yǎng)”的漫長過程,其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延伸。同時,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社會對復合型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出了高要求,教育界也意識到藝術教育的多功能優(yōu)勢:一方面藝術教育在實踐過程中滿足了學生對藝術技能的掌握,提高自身藝術品位,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智力和德育發(fā)展,拓展了知識面。從狹義來講,藝術教育就是培養(yǎng)專業(yè)的藝術工作者。而廣義的藝術教育是指通過傳授主要藝術門類的基本理論知識,并輔之于一定的藝術實踐,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審美意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活動。
2 藝術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情況
2.1 藝術課堂教育
理論教育是學科教育的基礎,也是為學生建立知識框架的直接途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有目的地加入藝術節(jié)目和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避免了學生對灌輸教育的抵制。另外,很多高校依據(jù)教育部規(guī)定相應的開設了“中國美術鑒賞”“中外電影欣賞”“古典音樂欣賞”等公共藝術選修課之外,還結合當?shù)靥厣奈幕Y源和歷史傳統(tǒng),發(fā)展了符合地方特色、學生感興趣的藝術課程,比如昆劇、京劇、民族舞蹈以及極具特殊性的民間藝術。課堂上穿插和強化了愛國教育以及民族精神,甚至包括本地紅色革命傳統(tǒng)的教育。高中的應試教育讓學生們接觸藝術實踐活動的機會很少,如此有效地把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點燃了學生的藝術熱情,提高了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既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水平,又推動了高校素質教育改革。endprint
2.2 高校著力進行校園文化建設
良好的氛圍是學習的關鍵,一方面有的高校開展了學校藝術教育活動,定期舉辦相關講座,組織校園藝術文化節(jié),并通過校報,廣播站,論壇,條幅,網(wǎng)絡等各種途徑,在學生經(jīng)?;顒雍腿肆髁看蟮牡胤竭M行宣傳,同時利用校媒體進行跟蹤報道讓學生成為主角,形成積極參與、人人共享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充分利用“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效應,聘請著名藝術專家為學校講座,邀請民間藝術家來校指導大學生藝術活動,并邀請國內著名的藝術團體到校表演,有的甚至還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對此,許多學生表示,能直接和藝術大師面對面地交流,收獲頗豐,開拓了視野,提升了精神境界。
2.3 學生藝術社團大放光彩
目前高校里活躍著各種各樣的社團,大學生精力充沛,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經(jīng)常參加好幾個社團以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擴大交際圈。大部分學校也十分重視社團組織在學生中發(fā)揮的作用,批準注冊了圍棋社團、電影攝影社團、書法協(xié)會、樂器協(xié)會等等能發(fā)揮學生特長的社團。有的學院自己開辦了大學生藝術社團,吸引了大量的優(yōu)秀學生,定期舉行藝術比賽。學生們從中鍛煉了課外實踐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培養(yǎng)了樂觀積極的心理,建立了思想政治意識,培養(yǎng)了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 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所面臨的問題和建議
雖然藝術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諸多有利因素,但是在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許多不成熟的問題。學校重視程度不一致,沒有形成規(guī)律性,有的是應付領導的視察;藝術教育課堂形式單一,學生無法從中得到藝術提升,也無法得到政治思想升華;任課教師專業(yè)水平差,思政課的老師藝術水平比較低,而藝術課老師思想政治業(yè)務水平較低;有些學生功利性太強,上課不認真,只是為了方便修學分才選公共藝術課。
針對以上存在的顯性問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藝術教育,筆者提出幾點建議:(1)增加資金的投入。學校應該給予藝術教育足夠的重視,要充分發(fā)揮校園藝術社團的作用,提供必要的藝術活動場所,盡量滿足學生藝術器材的分配和使用,鼓勵學生合理利用學校的藝術資源,必須為它們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和物質獎勵。(2)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大學的老師大部分都是上完課就直接離開教室,很少有機會和同學進行課后的交流,藝術課老師更應該抓住課堂時間,為學生傳授知識。藝術課是專業(yè)性非常強的課程,需要有一些具有專業(yè)素質好,實踐能力強,較高責任感的教師隊伍,從中挑選政治覺悟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高的老師擔任公共藝術課教師,并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積極為他們提供教學支持。(3)充滿人性關懷,無形地在藝術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他們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獨立意識,不能強迫他們接受太多的思想教育,只能根據(jù)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規(guī)律,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深入他們的內心想法,循序漸進,不間斷地進行滲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注釋
① 中國教育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0年)http://www.moe. 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3/200409/3155.html.
② 張耀燦.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