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具榮+鄧春生+肖笑飛+趙永紅
【摘 要】形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價,特別有利于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在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尤為重要。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形成性評價能夠顯著改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tài),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 形成性評價 大學英語 課堂生態(tài) 實驗研究
一、 引言
教學評價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科學合理、公平公開、富于激勵的評價體系和模式將對“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提升大學英語水平”起到“積極作用”和“巨大影響”(吳啟迪,2004.1)?!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4)》(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明確指出,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價體系對于實現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形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價,即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形成性評價特別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在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尤為重要。形成性評價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間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務部門對學生的評價等。形成性評價可以采用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記錄、網上自學記錄、學習檔案記錄、訪談和座談等多種形式,以便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價和監(jiān)督,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課題組于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進行了為期2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
二、研究背景
2.1現行大學英語教學評價制存在較大缺陷和不足
本課題小組所在學?,F行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制度采用形成性評價(平時成績)和終結性評價(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政策,其中終結性評價占校本評價(期末總評成績)的70%,形成性評價占總評成績的30%。表面看,這種評價政策中的平時成績具有形成性評價的形式和功能,但由于下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使其與形成性評價之間存在本質區(qū)別:
1)形成性評價的考核面和考核指標過于狹窄,缺乏全面性:現行平時成績考核指標基本上僅限于課堂出勤和課后作業(yè)完成兩個方面,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和成長;2)形成性評價的考核缺乏科學性和嚴肅性,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現行形成性評價的考核缺乏全面、科學、嚴格、有效的考評記錄,一方面,不同教師的學生平時成績考核存在著明顯的主觀性差異,另一方面,同一教師在對不同學生的形成性評價考核中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沒有嚴格有效的考評記錄和依據,有個別教師甚至僅憑自己對學生姓名的感覺進行評定;3)教師對平時成績功能和作用的異化:由于各方面原因,一部分教師一方面沒有真正理解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和功能,另一方面,為了提高所帶班級的英語校本評價的及格率,許多教師將平時成績變成了幫助學生期末考試過關的工具,不顧學生平時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具體實際,直接結合學生的終結性評價結果進行形成性評價考核,從而出現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結果缺乏應有的顯著差異性,同時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校本評價之間基本不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相關,這一方面打擊了平時學習努力用功、期末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助長了平時學習不認真、學習主動性差的那一部分學生的不良學習風氣,與此同時,這種現象也極大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
2.2 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差,教師無法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動態(tài)監(jiān)控
作為以中醫(yī)藥專業(yè)為主要背景的大學,課題小組所在學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缺乏動力和積極性,甚至有一部分學生之所以考取本校,是因為其高中時英語學習成績較低所致。該校學生大學英語學習主動性差,學習積極性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堂出勤率低,學生無故曠課、無理由請假等情況是該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非常普遍的現象,根據學?!督虒W信息通報》,學生課堂缺勤率有時甚至高達70%以上,特別到大二第二學期,由于沒有期末考試,學生大學英語課堂缺勤率更是高得驚人,有些課堂每次只有不超過三個人上課,有些教師甚至只為一名學生授課,還有部分課堂甚至沒有學生到課;2)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完成率極低,由于專業(yè)學習壓力較大,加之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課題小組所在學校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情況嚴重不盡如人意,經筆者課堂觀察和調查發(fā)現,平均只有不到10%的學生會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3)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極為嚴重,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聊天、看其他書籍、出神等情況比較嚴重,由于該?,F在使用的《大學英語》(李萌華主編,外教社,2002)課文普遍比較長,大多都在1200單詞左右/篇,因此每個單元的完成往往需要兩周甚至三周(每周3課時)才能完成,因此對學生來說容易出現疲勞,加之如果缺勤一兩次且未進行積極預習和復習,有些學生便無法跟得上課堂教學進度,這就更加加重了他們厭學、消極的情緒,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使大學英語課堂環(huán)境不斷惡化,最后導致英語課堂教學的癱瘓。
三、實驗設計
3.1 被試
本項研究以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非英語專業(yè)267名2011級新生為被試,采用非等值控制組設計。3個實驗班(132人),3個控制班(135人)。
3.2 方法
本課題研究采用教育準實驗法,遵循學科教學大綱和教材體系,不增加教學時數,僅改變教學評價方法與策略,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改進教學效果。
為保證實驗的信度和效度,最大限度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課題組3名教師每人承擔一個實驗班和一個控制班,并且堅持集體備課,共同確定授課內容與進度。在確保實驗班和控制班的英語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前提下,實驗班采用學生自評、朋輩互評(Peer Evaluation)以及教師評價的多主體、全過程的評價手段進行評價,同時通過課堂觀察、檔案袋(portfolio)、隨堂測驗、訪談及調查問卷方式,對日常教學和學習進行反饋、反思、調整和改進??刂瓢鄬W生只進行期末考試的終結性評價。本實驗旨在探討:(1)形成性評價影響大學英語課堂生態(tài)的動態(tài)變化;(2)融洽和諧的課堂生態(tài)對學生教學效果的影響。
為了研究實驗對課堂生態(tài)的影響,本課題主要采用了課堂觀察法和訪問法。
3.2.1 課堂觀察法
課堂觀察是日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通過觀察課堂活動參與、課堂注意力、學生課堂成就、課堂存在的問題不僅可以隨時了解班級整體學習情緒、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課堂教學進度、調動學習氛圍,而且還可以通過課堂觀察注意到個別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等,以便比較準確地掌握對學生個體的把握和了解。
3.2.2 訪問法
根據課堂觀察的結果,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部分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訪問,具體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對他們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幫助和解決方案。
3.3 數據收集與整理
為了保證實驗數據的信度與效度,本課題研究前、后測所采用的試題均為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試題。聽力與閱讀為客觀題,采用機器閱卷,排出了主觀因素干擾;作文和翻譯由一名具有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閱卷經歷的副教授統(tǒng)一評閱,確保評判標準的一致性。測試成績分別使用百分比和(SPSS20)進行統(tǒng)計處理。
endprint
3.4 結果與分析
3.4.1 課堂觀察結果
課題組成員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形成性評價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產生了積極有意的效果:
3.4.1.1課堂師生關系發(fā)生了積極而顯著的變化
與傳統(tǒng)評價模式下的課堂師生關系不同,基于形成性評價背景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師生關系是和諧、有好、平等的;課堂氛圍輕松活潑。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對待學生,學生在課堂內外可以輕松自由地向老師提問或表達自己的見解。
學生在課余時間也會與教師交流他們生活學習、生活,甚至情感方面的困惑、問題。在送給教師的新年賀卡、離別卡中,同學們表達了他們對這種友好、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和氛圍的認可與喜愛,表達了他們對老師在自己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幫助和關心。
3.4.1.2 課堂上師生角色發(fā)生變化,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形成性評價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他只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和指導,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都會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反應做積極的調整?;谛纬尚栽u價的“激勵性”“發(fā)展性”原則,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表現,教師在課堂中的問題以開放性問題為主,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觀點的評價堅持以肯定、鼓勵、引導為主,因此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信心都會得到尊重和鼓勵,因而,長遠來說,這種課堂氛圍能夠積極有效地激發(fā)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英語學校效果,也有利于幫助其建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3.4.2 訪問結果
通過課余時間的單獨訪問,課題組了解到實驗班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給予了肯定并充滿了期待。通過訪問,課題組得出以下幾點:1)形成性評價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2) 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得到了明顯的增強,3)學生對學好英語有了更大的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多元化、多主體的形成性評價行為讓學生能夠客觀地了解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強項和弱點,而且通過現場即時評價,學生也可以知道自己可以從哪里入手、如何做才能夠縮小自己的真實英語水平與理想水平之間的差距。
3.4.3 測試結果與分析
在確定實驗組和控制組時,課題組就以2011級入學分級考試(2011.9.8)成績作為前測(pre-test),課題組采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20)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課題研究開始之前的英語水平不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0.05),而2013年7月的后測(post-test)結果分析則顯示,經過課題研究,實驗班學生與對照班學生在英語學習成績上存在著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P<0.05),這證明:形成性評價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方面同樣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
四、結論
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形成性評價的應用能夠顯著改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tài),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愛鳳. 試論英語教學中學生成績評價體系新模式[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2).
[2]王凱. 發(fā)展性學生校本評價研究[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江西省高校外國語言教學研究專項課題”(課題編號:11WX205)成果之一;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立項課題(課題編號:JXJG-08-9-1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