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明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并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廣泛,方式多樣。主要依附于現代教育技術來構建師生互動學習的平臺,來補充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領會體育精神,提出了幾點認識和看法,與各位同仁商榷,拋磚引玉。
關鍵詞:體育興趣;授課比例;管理機制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大踏步進入了教育領域,在學習型社會和信息社會的構建過程中,我們雖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在體育課堂上基于信貸教育基礎的師生互動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
一、體育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上互動主體的比例失衡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示范,學生模仿,且不談互動量的多少,但互動的主體依舊是教師和學生。但是由于現代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制作電子課件,關注演示效果上,而學生則是花大把時間接受新知識,觀看屏幕演示,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少了。
2.由于教師處理不當,導致課堂互動的異常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獨立意識較強,傳統(tǒng)被動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學生的學習,他們更渴望成為學習活動的發(fā)展者、探索者和創(chuàng)造者。在體育教學中,由于空間上的開放性,使得學生經常違反紀律,打鬧、游戲,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若是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師生心理和情緒上的沖突,造成不良的“互動”,影響教育工作。
無論多么先進的教學手段,多么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忽視、密不可分的關系。多年來,體育教師都習慣于用自己的設計思路來教學,教師怎么樣示范,學生就怎么樣模仿,教學活動沉悶死板,學生感到壓抑無趣。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和應用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必須要打破教師的思維定式,不但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還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為師生有效互動構建平臺,實現師生互動。
二、教學探索和研究
1.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是集圖像、聲音、動畫、色彩為一體的教學手段,它生動活潑,新穎多樣。不僅能在體育教學中實現立體模擬,平面模擬,情境重現,呈現動態(tài)過程的優(yōu)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克服了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學生被動模仿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促進了教與學雙方的交互作用。再加上初中學生身心發(fā)育的原因,興趣容易發(fā)生轉移,而合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刺激學生感官,保持學生興趣的持久性。
2.巧妙把握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授課比例
雖然現代教育技術具有重要的教學作用,但是由于體育科目教學本身在戶外鍛煉的特殊性,以及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需要依賴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局限性,決定了它只能是輔助體育教學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切忌刻意追求,喧賓奪主,而是應該按照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和利用,避免出現用多媒體將知識“傾瀉而出”,學生“囫圇吞棗”,課堂“零交流”的現象。
3.建立雙向評價和管理機制,避免不良“互動”現象
首先,建立師生互評機制,促使師生共同發(fā)展。長期以來,以教師評價為主,忽略學生評價的單向評價方式,不僅不利于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合理設計和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而且還會讓學生失去一個認識自我,改變自我和互相學習的機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在網上創(chuàng)設了一個“我們都愛評”的互動交流平臺。在這里,學生可以平等地參與進來,暢所欲言,可以實名,也可以匿名。發(fā)表并反思自己的學習體驗、不足,通過自評,提升自己;大膽說出對老師的評價和要求,通過評師,提高教學效果。此外,筆者還可以制作“我的成長”電子表格以及走勢圖,記錄學生每節(jié)課的成長與不足,以一個月或者半個學期為周期,讓學生直觀看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失。
其次,建立師生雙向管理機制,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管理中。體育教學大都處在戶外,教學的管理工作也顯得格外重要。師生共同參與到教學的管理工作中,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其積極參與,勇于挑戰(zhàn),還能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能力,促進良好課堂教學和學習風氣的形成。
總之,課堂師生互動就是為了增強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最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良好的師生互動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
參考文獻:
[1]司友萍.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問題以及遵循的原則[J].安徽教育科研,2000.
[2]李俊培.在初中利于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探索[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1.
[3]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