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梅 張新華
摘 要:今天的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讀、寫、聽、說的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和思想的教育。古人云“文以載道”,這“道”的含義變得豐富乃至龐雜。如何傳學生以“道”?讓語文課堂回歸本真,讓語文課堂富有語文味。
關(guān)鍵詞:語文味;化簡課堂;情感;靈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保瑥娬{(diào)在能夠做到最基本的語言交流的同時,應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形成思想的引導和文化的熏陶。語文肩負著多于別的學科的重大使命。
“帶著鐐銬的舞蹈”,許多人這樣來形容當今中國的語文教育。在高考體系和制度的禁錮之下,還要兼顧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熏陶以及學生思想的教育。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卻是,只訓練學生考“分數(shù)”的能力,使得語文課堂枯燥乏味死氣沉沉,文化和思想的教學目標形同虛設或變成空洞的說教??汲龈叻郑梢砸揽款}海戰(zhàn)術(shù),但文化的熏陶,文學美的賞析,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又如何實現(xiàn)?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蔽幕退枷雽哟蔚慕逃?,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是美的人、事物以及文化長期浸潤的結(jié)果。故應該讓語文課堂成為真正的語文課:簡化課堂、精致語言、豐富感情。用或如細雨般輕柔或如大海般激蕩或如落葉般憂傷的情感,引領(lǐng)學生走進美麗的文學故事;用語言來闡述和演繹文化的美麗,讓學生感受語文課堂的激情和魅力。
一、簡化教學目標
一篇課文或一節(jié)課要凸顯1~2個中心目標,著力突破,步步落實。語文教學內(nèi)容豐富乃至繁雜,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置過多的教學目標,總會產(chǎn)生顧此失彼的后果,且會造成課堂的“滿”和教學的“灌”。這樣既浪費寶貴的時間,又會使語文課堂枯燥乏味,對于學生則是浮光掠影,下課鈴聲一響則腦中空無一物。
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也說過:教學的目標要簡明。哪怕一節(jié)課只設定一個教學目標,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就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實例:《白鷺》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有:
認知目標:
1.掌握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背誦文段。
3.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賞析其畫面美。
情感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點教學目標,筆者只是緊緊圍繞“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領(lǐng)悟,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逐步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教“白鷺瞭望圖”時,我給學生設計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抓住“人們說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嗎?”這句,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干什么?如果真的如大家所想是在瞭望,那么或許它望見了……或許它望見了……或許……學生在課堂上打開了想象的閘門,各抒己見,在想象中他們表露著自己的體驗,感受著白鷺帶來的美。
實則,筆者只是僅僅圍繞一個教學目標來完成課堂教學,既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描摹能力,在賞析體驗中,又無形中讓學生感受到了美,文字之美、語言之美和自然之美,對美的珍惜和熱愛浸潤其心。目標的簡化,并非絕對的減少。其含義一是抓住關(guān)鍵,有的放矢;二是部分教學目標于無形之中滲透于課堂。前提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揣摩體會。特別是情感目標,遠比直接教育學生要好得多,因為這美麗的想象來自內(nèi)心。
中國教育的考試制度中,我們無法真正做到減負,但我們可以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減負,少設定點教學目標,有的放矢。讓學生有時間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深入思考并有所發(fā)現(xiàn),展開想象而感受魅力,低頭沉吟且有頓悟,體會語言的魅力,獲得審美的樂趣,提高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
二、打造精致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言是率領(lǐng)人們沖鋒陷陣的統(tǒng)帥,是撥動人們心靈琴弦的樂師……語言是爭取人們靈魂的戰(zhàn)士?!边@足以體現(xiàn)出語言的魅力和重要性,但只有美的、精致的課堂語言才可以成為課堂的統(tǒng)帥。
那么,什么樣的課堂語言才是精致的課堂語言呢?我個人認為: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shù)性的語言則為美的精致課堂語言。具體表現(xiàn)為:準確規(guī)范而不失風趣,簡潔精當而不失優(yōu)美,嚴正莊重而不失親切。
語文思維雖然以感性思維為主,但無論是字詞的積累,還是文章的理解,意境的賞析,方法技巧的歸納等,都不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或者詞不達意,更不可語無倫次、不知所云,牽強附會、自相矛盾。要簡明扼要一語中的,讓學生準確把握要點。
孔子云:“言而無文,行之不遠?!?/p>
語文學科本是色彩斑斕的,有山之高危莊嚴,亦有水之回環(huán)靈動;有秋葉之哀婉肅穆,亦有春花之絢爛多姿。一味講究語文課堂的“科學性”,無疑會枯燥乏味死氣沉沉,便失去了語文的本真之味。語文課堂需要風趣幽默,幽默的語言是最睿智的語言。
課堂的“語文味”亦體現(xiàn)在教師語言的詩意化上。
講述故事時的娓娓道來,吟誦詩篇時候的抑揚頓挫,展開想象時的云彩一般的飄逸,無不透著一些詩意的美。這詩意的美便更能夠帶著學生走進語言的世界,感受文字的魅力,體味語文的意境,徜徉而不知回返。
三、追求流程的靈動
教師要在研讀文本的基礎(chǔ)上,選準“美點”。“美點”即文本語言信息最精美的部分、結(jié)構(gòu)層次最精妙的部分、章法技巧最精當?shù)牟糠?、思想?nèi)容最精要的部分。精細的“選點突破”“片段品讀”,會大大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課堂的流程應刪繁就簡,除卻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縟節(jié),省去不必要的言說,注重教學動態(tài)的生成、機智的點撥,讓課堂流程呈現(xiàn)靈動的變化,而少些生搬硬套的預設痕跡。
如:于永正老師的《秋天的懷念》一課主體部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1.潛心會文
讓學生充分自讀文本,整體領(lǐng)會。
2.品詞析句
引領(lǐng)學生抓住關(guān)鍵細節(jié)咬文嚼字,深入品味母愛究竟是什么。
3.由讀悟?qū)?/p>
啟發(fā)學生,由讀而引發(fā)感悟,并學會關(guān)注社會和生活的細節(jié),由此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從而拓展了母愛的內(nèi)涵。
教學目標的設計非常簡單,但體現(xiàn)了課堂流程的靈動性。正因為沒有細密繁瑣環(huán)節(jié)安排,學生才能有充足的時間、更大的空間去品味品讀文本,才可以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去深刻地感悟和思考,從而才有學生充滿靈氣和個性的見解。教師只需因勢利導、相機點撥,無需在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都作出周密而詳細的安排,課堂于是變得靈動如流水。且這樣的課堂之上,學生對于母愛的感受和感悟,也在對文本的理解和對生活細節(jié)的關(guān)注和回味中得以實現(xiàn)。雖未言教,但勝于言教。故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靈動變化的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允許學生有恰當?shù)目臻g和時間去揣摩文本體味生活,唯此,才可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情與理滲入其心靈;也唯有這樣,教師的頭腦才能卸下重重負累,相機指引,駕馭課堂。
四、豐富課堂的情感
語文課要回歸“語文味”。語文課就要富有情感,要讓豐富的情感激蕩于課堂,古人云:“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文以入情?!蹦切┟炎鳎詡髡b不衰,就是飽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作者的心血和生命。要想體會佳作之美,必須融入進去,與作者同哀樂。但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生活感受作品之美,需要感情的共鳴。這就需要我們的語文課堂要富有激情、富有感染的力量,此亦為“語文味”。語文的課堂,如果教師語言缺少激情語言平淡,那么課堂將是一潭死水、啟而不發(fā),無法同悲喜、無法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只有讓師生情感與教材本身所蘊含的情感始終充盈于課堂,才能滿懷激情地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生活,融入情與景交融的境界,去領(lǐng)略文學的無限風光,去感受作品之情之美。
回歸本色語文課堂,體現(xiàn)出“語文味”,教師應該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課堂、面對學生,關(guān)注教學的細節(jié);用飽含情感的簡潔而詩情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激起其語文的情愫;用靈動的課堂引領(lǐng)學生步入文本和生活世界的真實,獲得心靈的共同成長和感情的升華。語文課堂應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保持一份清醒,蕩盡塵世的浮華回歸語文本真,簡約而靈動、平實而淡雅、飽含情感而富有詩意情懷,如此方能體現(xiàn)語文教育的價值——務實而不失人文情懷。
參考文獻:
[1]劉電芝.學習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山東文藝教育出版社,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