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勤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還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思辨能力得到發(fā)展與鍛煉。本文將對中學政治課研究性學習展開初探,從具體的教學實例中深入分析如何讓研究性學習更好地在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發(fā)揮其功效。
【關鍵詞】中學政治 研究性學習 實踐
一、讓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
中學政治學科雖說理論性較強,但學生如果能夠在相關理論間找到良好的銜接,能夠在不斷的探究學習過程中為自己構建一張知識網(wǎng)絡,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其實政治課程的學習是非常有趣味的。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良好的掌握,引導他們找到知識點間的銜接,并且讓他們逐漸架構起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讓他們在政治課程的學習上更系統(tǒng)而全面。在培養(yǎng)學生公德心時,單純地教導學生相應的交通規(guī)則可能作用并不是那么明顯,但是,如果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從而讓學生從內心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知道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這樣的觀念一旦能夠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那么無論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學生都會知道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要有公德心。
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新課程理念對中學政治課程的教學也提出了更多要求,鑒于政治課程的思辨性較強,教師在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時也應當更多地引發(fā)學生思考并且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展開探究式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很多教學要點有更深的體會。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對教學策略展開分析探究,人性化的教學模式才能夠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且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對于提升中學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將會是很好的推動。
探究性學習想要真正發(fā)揮其功效并且讓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得以體現(xiàn),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讓這種方法良好地得以實施。例如,在學習“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這一節(jié)內容時,為了讓探究式學習能夠得以實施,我會就“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聯(lián)系密切”這個話題和學生展開探究研習。首先,我會鼓勵學生課下去查閱相關資料,對我國的法律體系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對我國社會主義道德的內涵及外延有相關認識。有了這樣的理論基礎,在展開課堂教學時我會鼓勵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對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間的聯(lián)系及法律對道德行為的制約方式展開探究。這是一個很好的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fā)揮的過程,同時,借助學生間的交流探討也能夠讓學生對于自己了解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思考進行表達,能夠讓學生間相互交互意見,這對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是很有幫助的。最后,我會就學生們探究研討的內容進行相關的歸納總結,并且引導學生對本次課程的教學重點有良好的理解與認知。探究性學習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間最大的差異在于,探究式學習更加強調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鍛煉,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非常有效的途徑。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政治課本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的,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和學生就某些話題展開探討,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很多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話題設置來引發(fā)學生思考,這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的體會,也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發(fā)揮。某次“青春無煩惱的”公開課上,我預設的是將“青春痘”作為一個研討話題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然而,到了教學的班上后我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很少有長青春痘的,大概只有兩三個學生。課堂上,當我提出這個話題時學生并沒有顯示出特別的興趣,學生們都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困擾。見到這樣的情況,我立刻轉換話題,于是我向學生提問:什么是讓你們在青春期階段最為煩惱的呢?這時,一個學生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班上有同學給他起外號,這讓他覺得很難堪也很不愉快,這個一度非常困擾他。這位學生的話音剛落,班上其他學生就普遍有了反應,很明顯,這是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班上應該不止這一位同學,可能很多學生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于是,我馬上轉換教學要點,將這個討論點作為課堂主題。這個話題學生們普遍都有話要說,有見解想要發(fā)表,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間的討論很積極也很融洽。最后,這次公開課非常成功。這次經(jīng)驗讓我意識到,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盡量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學生展開研習探討,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引發(fā)學生對課堂的參與,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也非常有成效。
對于中學政治課研究性學習展開研習探究是有著很重要的實際意義的,這不僅是對教學模式的一種探索與革新,也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都有著很積極的作用,對促進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很有著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毅春.思想政治課有效性教學略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18).
[2]武銀成.引入研究性學習方式 優(yōu)化思想政治課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