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wèi)東
摘 要: 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活動教學中促進學生思考,提出問題,發(fā)展個性,達成共識,最終促進學生成長,這同時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成長。
關(guān)鍵詞: 高中地理 活動教學 生成
活動教學法,也稱活動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一般指教師依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慕虒W情境,讓學生憑已有的能力參與閱讀、思考、討論、實驗、操作等活動的課堂教學方法或過程。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堅持“在活動中學、在做中學、在實踐中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
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明確提出:21世紀中學地理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為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培養(yǎng)更多活躍又負責任的公民。地理學科作為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學科,非常有利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教學。作為高中主要學科之一的地理更應承擔起促進學生“生成”與成長的學科責任。
現(xiàn)行高中地理各版本教科書越來越弱化學科理論的闡述,越來越重視案例探究,這為“活動教學”提供了先天的優(yōu)越條件。再者,地理圖(冊)、地球儀、地理模型等傳統(tǒng)學具亦是地理課堂活動的??停A康木W(wǎng)絡圖文信息和動畫素材更是信手拈來。加之近年來各校投資興建的地理實驗室、地理園等“活動教學”硬軟件更是讓其他學科眼紅得噴火。應該說,這些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的優(yōu)勢是得天獨厚的。我們應該積極整合這些優(yōu)質(zhì)資源,并將之轉(zhuǎn)化為高中地理課堂上有序的教學活動。評判高中地理“活動教學”成功與否,筆者認為“活動”的同時一定要有“生成”。活動教學往往氛圍濃烈、滿堂華彩,但切忌膚淺,要踏雪留痕。
首先,高中地理“活動教學”要促使學生“思考”的生成。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動?;顒咏虒W中的思考不應是封閉式、被迫式的思考,而應是開放式、主動式的思考,是一種漸進式的思考。在活動教學中先讓學生學會思考,然后再成為一個“思想者”。要努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學科思想與思維方式,如地理環(huán)境的區(qū)域性;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人地關(guān)系;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等。還要學會多比較、多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傊乩碚n堂上要讓每一個大腦快速轉(zhuǎn)起來。
其次,高中地理“活動教學”要促使學生“問題”的生成。課堂應該是一個允許出錯的地方,是一個不斷生成問題的地方?;顒咏虒W中這些問題可以預想,但不可以預設(shè),而且肯定會超出預想。因為活動教學中生成的問題不局限在教材、教案、學案及教師的提問中,而在各種有序的活動中,并努力在活動中解決。在活動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會成為教師備課的“意外事件”,課堂本不應該封閉,課內(nèi)解決不了的,完全可以延展到課外解決??傊?,地理課堂上要允許每一張嘴大聲說開來。
第三,高中地理“活動教學”要促使學生“個性”的生成。正因為有上述開放式、主動式思考與“意外”問題的生成,活動教學自然給予了個性生命展示與生長的土壤。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下,學生是一個個標準化工廠里帶著“國標”的產(chǎn)品,顯然難以適應如今多元化、多維度的時空。我們應當牢記教育不能只有規(guī)范,沒有個性?;顒咏虒W必須堅持“正確引導,個性發(fā)展”??傊?,地理課堂上要讓每一個生命自由、健康地張揚。
第四,高中地理“活動教學”要促使學生“共識”的生成。地理作為一門科學,在課堂上形成正確的共識是很有必要的。如正確的人地關(guān)系思想;自然地理方面大氣、水、巖石等地表圈層物質(zhì)運動的基本地理原理、基本地理規(guī)律和基本地理過程的認識;人文地理方面城市、農(nóng)業(yè)、工業(yè)、交通區(qū)位分析與選擇的基本方法;區(qū)域地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認識等都是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必成的教學目標。共識是活動教學必需的“成果”,應該是學生科學認知的歸屬,這是活動教學必須實現(xiàn)的基本目標。也就是說在活動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正確的認識。當然這個認識過程可以是曲折迂回的,可以是水到渠成的,也可以是開門見山的。因此,活動教學的安排視學科知識體系認知難度而定,不必刻意追求“濃墨重彩”,有時簡約也是一種美、一種享受??傊诟咧械乩碚n堂上必須讓每一個學生都形成科學的地理學科認識。
最后,高中地理“活動教學”要促使學生“成長”的生成。相比較目前高中其他學科較重的課業(yè)負擔,地理學科應當旗幟鮮明地在“活動教學”中讓每一個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活動教學中的合作意識、思維方式、探究方法、自我表達與展示、評價與自我評價、情感態(tài)度、思想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催生了學生的成長,但也別忽視教學相長的真諦。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得到自我完善,邁向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正確“輕軌”。在地理教師心中,地理學科是一門大學科。地承理蘊,地諧人和;教學相長,寓教于樂。豈不美哉?
高中活動教學要求依據(jù)學情、課標、教材等精心設(shè)計科學、有序、適度的課堂探究活動,精心打造自主、高效、快樂的精品地理課堂?;顒咏虒W得以開展的前提不僅在于課堂的精細管理,更在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和共同分享。蘇州十中的地理特級教師謝延新老師認為“求真”、“唯美”、“超然”是引導地理課堂從平凡走向精彩的三盞指路燈?!扒笳妗薄ⅰ拔馈?、“超然”是對高中地理課堂促進學生“生成”的最好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