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摘 要: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開始,有效的閱讀方式能讓學生快速地接受知識。閱讀不僅僅是讀,更是一種用心感受的過程,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感受文章的意境內(nèi)涵,在閱讀中捕捉作品的美感,與文本進行有效的交流,陶冶情操,提高素養(yǎng)。因此,語文老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為學生構(gòu)筑書聲瑯瑯的課堂。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有效閱讀 閱讀策略
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這樣的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順應教學要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閱讀策略,在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
一、營造閱讀氛圍,鼓勵自主朗讀
初中學生不像小學生,他們已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學能力。不難發(fā)現(xiàn),新課標旨在鼓勵學生自主朗讀,與文本直接交流,從中體驗作者的思想,陶冶情操,在每次的閱讀中享受心靈之旅,語文老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閱讀的氛圍,讓他們自由地快樂地朗讀。
以每天的早讀為例,我們常會聽到某個教室傳出整齊的朗讀聲,那是學生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齊聲朗讀老師指定的課文;有的教室里,一個人在領讀,其他人齊聲地跟讀,那是語文課代表在完成老師交代的領讀任務。這些以“老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閱讀方式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有些學生是濫竽充數(shù)地應付,就像小和尚念經(jīng)一樣,只是嘴在動,朗讀的內(nèi)容一點也沒進大腦,更別談體驗和理解。筆者的教學理念和他們不一樣,把早讀的時間充分讓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朗讀,并且課內(nèi)外的文章都可以閱讀,鼓勵學生把好的作品推薦給他人閱讀,老師只要監(jiān)督就可以。另外,還可在校園的一角開辟語文閱讀專區(qū),讓那些嫌教室嘈雜的學生來到樹蔭下靜靜地閱讀,細細地品味。這種看似放羊式的閱讀方式能達到意想不到的閱讀效果,學生渴望早讀,自覺性普遍提高,個個都興致勃勃地朗讀著,陶醉著,思考著。
個性化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倍感安全和自由,思維隨之活躍,他們會積極融入文章中,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分析和感受作者的思想和困惑,記錄疑問,撰寫讀后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模式。
二、進行范文導讀,感受閱讀語感
日常生活中,同樣的一句話,有人說出來分外動聽,有人說出來感覺別扭,朗讀文章也一樣,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學生會讀出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學生朗讀時對語感的把握程度不同,平平淡淡地朗讀讀不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激情,鍛煉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老師不妨運用范文導讀的形式,讓學生感悟文章的意境,感受其他人的閱讀語感,在借鑒別人朗讀的基礎上提高閱讀能力。
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教課前,我讓學生先預讀,快的學生三分鐘就讀完了,了解個大概,于是我讓他們慢慢地再朗讀一遍,說說心中的體會。學生說出了一些淺顯的內(nèi)涵,這時我再進行范文導讀,時而高亢,時而低沉,在抑揚頓挫的朗讀聲中讓學生體會強烈的語感,感受文中的意境。受我朗讀的情緒感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起了變化,有的驚嘆“還能這樣激情朗讀”,有的分析說“文中海燕是勇敢者的象征,海鷗,海鴨,企鵝則是懦弱者的化身,難怪老師讀到海燕時,語氣就會高亢激昂。對比之下,老師低沉的朗讀是對懦弱者的鄙視而又無奈”,有的則欣賞起文章的語境“描寫得太絕太生動了,黑沉沉的烏云描繪成‘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壓下來;洶涌的波浪形容成‘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空中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不愧是位大作家”……
可以看出,富有語感的朗讀,能使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思想碰撞及心靈的交流,真正理解和解讀文本的內(nèi)涵,使老師、文本、學生、作者之間進行有效的對話。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聽老師導讀,還可以聽磁帶錄音,在多聽多讀中培養(yǎng)閱讀語感。
三、組織朗讀表演,品味閱讀之美
朗讀表演是閱讀教學中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中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組織上臺進行朗讀表演正合他們的口味。朗讀表演有單獨一個人的,也有二人或多人對話朗讀的,它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實踐活動,伴有肢體動作和語言神態(tài),表演者在朗讀中盡情地體現(xiàn)文章的美,折射作者的情感光芒,讓聽眾身臨其境地進入朗讀的意境,感受朗讀帶來的詩情畫意。
以詩朗誦《水調(diào)歌頭》為例,這首詩歌短短的篇章,有作者中秋對月與家人別離的抑郁惆悵之情,又有作者超然達觀的熱愛生活之意,既要表演出無奈,又要表演出渴望,將考驗學生的朗讀能力。我適時地組織班級朗讀表演比賽,在班上選出五名同學當裁判,分別從儀表、發(fā)音、語感、神態(tài)、動作上打分。學生躍躍欲試,積極參與,王明首當其沖:“明月幾時有(邊朗誦邊眼望天空)?把酒問青天(端起杯子舉向天空)……”把作品的意境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在儀表、語感、神態(tài)、動作方面都得到高分,唯有發(fā)音稍遜,“宮闕”的闕應是第四聲,讀成第三聲;李紅則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神態(tài)無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瞬間企盼的表情)”表演得淋漓盡致。朗讀表演讓學生品味作品的意境之美。
朗讀表演能激勵學生潛心研讀文章,唯有讀懂讀透文章的內(nèi)涵,才能有完美的朗讀表演。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增強,朗讀表演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欣賞到別人的表演魅力,取長補短,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總之,有成效的朗讀,不管它以什么形式開展,都值得我們借鑒。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勇于開拓,積極嘗試,積累各種有效的閱讀方法,受益于學生,讓高效良好的閱讀習慣陪伴他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