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振芳
摘 要: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只有會積累素材,精心雕琢素材,才能使其在作文中發(fā)揮最好的作用,才能盡情釋放情感,我們才能欣賞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麗場景。
關鍵詞: 寫作 積累素材 雕琢素材
現(xiàn)在,一些學生不會寫作文,不會觀察、思考周圍的事物,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這在教學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一種很可怕的現(xiàn)象。學生不能很好地用感官觀察、感知周圍的事物,不能很好地用口頭、書面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釋放自己的情感?!盁o材可取,無話可寫”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指導學生大膽地寫真實文章,勇敢地抒發(fā)對事物的真實情感,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積累素材——眾里尋他千百度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比辗e月累方生活,這說明了積累的重要性。
1.在生活中尋找作文材料
葉圣陶說:“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盛,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鄙钅俗魑闹尽=處熞_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思考生活的習慣。比如:校園里,一位同學隨手揀起廢塑料袋;上課時,老師表揚了一位后進生;吃飯時,媽媽把好菜夾進了奶奶碗里……如果把這些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如實地寫下來,便是一篇好作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心里詩的琴弦響起來,要打開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就必須教會他們觀察?!贝禾斓搅?,孩子們急切地盼望著與春天同行??商旃蛔髅溃斕焱砩?,烏云遮月,孩子們徹夜不安,第二天細雨霏霏,失望又不甘心,這種復雜的心情讓他們來寫,這樣的作文情感真實,內容生動,令人拍案叫絕……
除此之外,千變萬化的自然現(xiàn)象:路旁的樹,花壇里的花,田野里的莊稼……到銀行存錢,到商場買東西,釣魚……萬事萬物,學生都感興趣。生活就是作文生長的土壤,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寫作素材。
2.在活動中積累材料
老師應經(jīng)常組織各式語文活動,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將作文與生活相聯(lián)系。春游時,可以舉行“詠春”的詩歌大賽,寄情于山水。平時,老師們可以有目的地開展系列活動,如“成語王國”“我愛古詩文”“我的一個小發(fā)明”等異彩紛呈的競賽活動。通過這些多姿的活動,激發(fā)他們不斷表達的欲望,涌起寫好活動的信念。
二、雕琢素材——千錘百煉出深山
作文素材有了,但這素材好比山上剛采伐的樹木,怎樣讓這些樹木成為一件件精美的物品呢?
1.閱讀與摘記
課內和課外是語文教學的雙翼,只有雙翼并舉,才能在天空自由飛翔,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嘧x能活躍思維;多讀能豐富詞匯。我每天布置給學生必不可少的家庭作業(yè)是看課外書,并要有一本專門的摘記本。每天的閱讀與摘記猶如往儲蓄罐里存錢,存得越多,用時可取得也越多。
呂叔湘說:“少數(shù)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jīng)驗,異口同聲說得益于課外?!遍喿x既要重視課上老師的閱讀指導,更要重視自主性的課外閱讀。我采用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如:成立班內圖書角,訂閱報紙雜志,進行演講、朗讀比賽,新聞播報,時事政治宣傳活動……這樣,學生眼界開闊了,思維敏捷了,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逐步增強了。
2.看、聽、感、想、做的五種描寫方法
有的學生作文素材有了,可就是表達不出來,只是空洞洞的幾句口號。老師應教會學生調動自身感官感想、感悟,把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感、所想、所做寫具體。
如:有位學生寫單獨一個人睡時非常害怕。他的文章是這樣的:“那天晚上,爸媽都去上夜班了,讓我一個人睡在家里。我心里很害怕,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我有說不出的害怕,怕極了?!边@位學生雖然寫了許多“怕”,但沒有給讀者留下怕的印象。我讓他從“看、聽、感、想、做”五個方面描寫。“看”當時看到了什么?(如外面樹影婆娑,看著某樣東西就像龐然怪獸張著大嘴)“聽”當時聽到什么聲音?(老鼠“吱”一聲或風呼呼吹著,窗戶吱呀作響)“感”心里感覺怎樣?(心跳加快,全身發(fā)抖,直冒冷汗,緊張得心都要跳出來似的)“想”當時腦子里怎么想?(會不會有鬼,要是來個披頭散發(fā)的鬼,那可怎么辦)“做”當時怎么做?(把被子使勁一拉,蒙住了頭,蜷縮在被窩里屏住呼吸)通過這樣五個步驟的描寫,讀者就身臨其境,真正體會了“怕”,文章始終未提一個“怕”字。
三、激勵鼓舞——千樹萬樹梨花開
成功的教學藝術,不僅在于本領的傳授,更重要的在于激勵、鼓舞。課堂上我們要給學生提供一塊寬松、和諧、民主、激勵的土壤。在只字不提寫作文的情況下,以游戲形式使課堂氛圍寬松起來,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激勵他們暢所欲言。
另外,學生的作文并不在一條水平線上,教師要善于評價,教師的評語一定要充滿希望和鼓勵,中肯又有針對性,讓學生如沐春風。每期評選出佳作,上貼作文園地,在賞析過程中,激勵學生奮發(fā)進取。
“作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何使作文教學走出“山重水復”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界;如何使學生的作文情思飛越,縱橫捭闔,綻開新蕾;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作,使學生想寫、會寫?“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敝灰處熣_引導,讓學生真正動腦、動口、動眼、動手,我們就能欣賞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麗場景。
參考文獻:
[1]張云鷹.開放式習作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方成.在游戲中架起寫作橋梁[J].創(chuàng)新教育,1999.
[3]《課型范式與實施策略》編寫組編寫.課型范式與實施策略.小學語文[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