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 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是基于學生對課程整體認知和綜合實踐運用基礎上的評價,對學生積累歷史課程知識和提高辯證唯物主義史觀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注重過程性評價,運用激勵方式認可和肯定學生,有利于激活他們的學習潛能與動力,促進知識技能不斷內化生成。
關鍵詞: 高中歷史 發(fā)展性評價 運用方法
發(fā)揮評價的總結作用,引導學生在反思和探究過程中調整學習思維策略,充分激活他們學習的潛能和動力,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歷史綜合素養(yǎng)。在教學中,一方面,以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為評價基礎,讓他們在各自發(fā)展區(qū)域內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另一方面,運用激勵評價的方式欣賞和肯定學生,能使得他們在受到關注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究。以這樣的形式活化教學過程,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主評、重結果”的狀況,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歷史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
1.圍繞互動探究評價學生整體參與過程
歷史課堂教學是師生在彼此討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問題的深化,具有一定的互動性和可探究性。圍繞學生的互動探究進行評價,能在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問題的基礎上,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評價互動探究過程,能使得學生的整體認知感悟更具深度和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
在評價過程中,應該圍繞三個“突出”:突出評價歷史課程任務設計優(yōu)化,以學生參與完成任務的進度和整體情況為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深刻感知;突出對學生互動交流過程的評價,觀察他們在課堂討論交流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合作探究情況,幫助他們梳理歷史知識體系,引導他們深入探究問題;突出評價學生個體差異化發(fā)展,讓他們在滿足個體學習發(fā)展需要的基礎上主動調整學習思維方法,讓他們在真實的互動交流中增強認知體驗。評價學生整體互動探究情況,能使得學生對歷史認知過程形成更加深刻的感知,便于他們在主動調整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通過評價學生互動探究能使得教師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感知情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下同)(必修Ⅱ)第4課《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對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的互動探究情況,一方面,評價他們的整體認知和綜合運用能力,幫助他們在充分了解課程整體知識結構體系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認知思維,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在參與討論中的發(fā)言交流情況,讓他們能夠形成豐富的策略方法。評價學生的互動探究,能使得他們由實踐交流轉化為自覺主動活動,引導他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形成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學習精神。
2.依據(jù)學習情感評價學生歷史綜合素養(yǎng)
課程教學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發(fā)展,在結合已有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事件、現(xiàn)象等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評價,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趯W生情感態(tài)度基礎上的教學評價,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具人文性和情趣化。
在評價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對歷史課程知識的整體了解感知進行綜合分析。在評價過程中,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史觀,引導學生針對歷史人物、事件和現(xiàn)象運用客觀、辯證的方法進行評價,幫助他們從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準確理解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運用,建議他們結合自己的思考,針對“人物事件對自己思想情感價值觀的影響”全面剖析自己,不斷挖掘深層次的思想內涵意義。結合學習情感評價學生的整體認知感悟,不僅使得教師了解學生的歷史學習思想動態(tài),而且?guī)椭麄冊谥鲃訉嵺`運用中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
這樣的評價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進步,更利于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講述的是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圍繞“列強入侵對中國的影響”“在維護國家主權上我們應該怎么做?”進行評價。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感知進行綜合評價,讓他們在了解民族屈辱史的基礎上更好地帶著情感主動學習歷史。同時,結合學生對歷史事件及人物的功過的不同理解,主動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作深刻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評價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獲取豐富的情感體驗,而且能夠讓他們在主動對照校正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促進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fā)展。
3.運用欣賞肯定評價激發(fā)學生內驅動力
形成發(fā)展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認可和肯定,能幫助他們在受到肯定的過程中進一步激活自身的學習潛能和動力。運用激勵誘導方式評價,能在幫助他們增強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基礎上,更好地提升學習的內驅動力。
在教學評價過程中,運用欣賞的方法肯定學生能使得他們對歷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評價中,一方面,多以差異性發(fā)展眼光審視學生,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受到老師的肯定性評價,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主動了解自己的學習問題和不足,進一步激活他們的學習潛能和動力。另一方面,結合過程性評價,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進步,給他們一個恰當?shù)?、個性化的明確評價,以使評價真正發(fā)揮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促其發(fā)展的作用。以這樣的方式肯定學生,能使得他們在不斷激活自身思維和情感的基礎上,增強學習內生動力,將教師的肯定評價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動力。
通過欣賞肯定評價學生,能使得他們對歷史學習產生好奇心,發(fā)掘學習潛能。欣賞肯定教學評價的運用能更好地緩和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幫助學生增強理解體驗。
總之,依據(jù)歷史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評價方法,能在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突出過程性和激勵性,最大限度開發(fā)學生潛能與動力,更利于他們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增強學習內生動力,提高歷史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2013年)[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第3版).
[2]顧靈玲.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學反思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3(27).
[3]陳亞媛.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