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濤,張二芳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太原030006)
網民的非理性行為及其引導
王小濤,張二芳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太原030006)
引導和規(guī)范網民的非理性行為,對于維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環(huán)境、暢通網民訴求表達渠道等意義重大。網民非理性行為主要表現為“群體極化”和網絡暴力等方面,其對公眾合法權益、主流意識形態(tài)及現實社會秩序等帶來了挑戰(zhàn),成為引發(fā)網絡社會風險的重要誘因。從主觀原因來看,網民的非理性行為與其自身存在僥幸心理、法治意識淡薄、心理認知不成熟等因素有關。新形勢下,應著重從培養(yǎng)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塑造網民的公共理性、提升網民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質等方面入手,以引導和規(guī)范網民的非理性行為。
網民;非理性行為;“群體極化”;網絡暴力;網民素質
當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當人們享受著互聯(lián)網在言論表達、交流互動、訊息搜尋、資源共享等方面豐富便捷服務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因網民的非理性行為引發(fā)的“群體極化”、網絡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給我國互聯(lián)網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網民作為網絡參與中的主體,其自身的道德素質、法治意識、公共理性和媒介素養(yǎng)如何,決定著他們在網絡領域里的角色和影響力。因此,引導和規(guī)范網民非理性行為、提升其整體素質,對于維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環(huán)境、暢通訴求表達渠道等意義重大。
(一)“群體極化”及其表現。從網民非理性行為引發(fā)的輿論失控和不穩(wěn)定現象可以看出,我國目前網絡輿論存在“群體極化”的風險?!叭后w極化”是美國學者凱斯·桑斯坦提出的概念。他在《網絡共和國——網絡社會中的民主問題》一書中指出:“群體極化的定義極其簡單,就是團體成員一開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議后,人們朝偏向的方向繼續(xù)移動,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薄?〕在虛擬的網絡社會里,網民因為相近的觀點或對同一事件的共同關注,很容易結成群體,其認識和觀點相互感染,極易導致一些極端行為的產生。另外,當網絡群體中一些網民與大多數網民的意見不一致時,常常會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產生偏移和分化,不是退出這個群體,就是被多數網民的意見所左右。當前,由于特定的歷史原因和現實狀況,在我國,網民對于公平和正義的缺失以及官員貪污腐敗、貧富差距等方面問題極易表現出“群體極化”的傾向,而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的言行往往極不理智。
(二)網絡暴力及其表現。筆者所指的網絡暴力是指網絡輿論暴力,是指不特定的網民群體,在所謂“道德”和“正義”的名義下,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以極端的言論向特定對象發(fā)起大規(guī)模、非理性、持續(xù)性的言語暴力和輿論攻擊,致使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益受損的一系列網絡失范行為。網絡輿論暴力一般以“人肉搜索”、形象惡搞、言語攻擊等形式出現。其中“人肉搜索”因其全方位暴露當事人個人隱私及殺傷力大成為網絡暴力慣用的手段?!叭巳馑阉鳌痹臼恰柏垞洹笔讋?chuàng)的一種搜索方式,是指通過發(fā)動網友,為遇到困難者提供幫助,其實質在于發(fā)動人的力量來解決問題〔2〕??梢?,“人肉搜索”作為一種搜索工具,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但如今在網絡上,“人肉搜索”更多地表現為一種非理性懲惡的網絡暴力,如一些網民針對某一網絡事件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即把當事人個人信息公布在網上,導致其個人隱私泄露,不僅對當事人產生強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傷害其人格、侵犯其權利,而且給其生活、工作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當事人在這類事件中往往勢單力薄,沒有能力還擊網絡暴力。我們通過分析網絡暴力案例可以總結出其具有以下三個典型特征:一是主體不確定?;诰W絡的開放性、匿名性等特征,網絡空間往往聚集著非組織化、陌生化的群體。可見,在網絡暴力事件中,其具體行為主體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確定的。二是過程易操作。網絡信息編輯技術發(fā)展迅速,且簡便易操作,一般網民都掌握“粘貼”“復制”“刪除”等技術,能夠運用聲音、圖像、文字等數字化形式來實施網絡暴力。三是后果難控制。網絡具有交互性、即時性等特點,使得其擴散性、傳播力極其強大。因此,網絡暴力事件影響范圍難以被人們所控制。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網絡暴力案件大多是對當事人進行人身攻擊和謾罵,有的網友甚至稱要取其性命,還有的網民從網上走到網下,圍攻當事人,給當事人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
網民非理性行為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其產生的原因很多,如網絡本身虛擬化的便利、網絡規(guī)范不健全、現實社會的負面影響、有關部門監(jiān)督管理乏力等,以上這些都屬于網民非理性行為產生的客觀因素。筆者認為,要研究網民非理性行為產生的原因,首先應從網絡行為主體即網民自身方面入手?,F階段,導致網民非理性行為產生的主觀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認知不成熟。據《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6.49億。從年齡結構來說,網民主體仍是30歲及以下群體,“8090”后人群已成為我國網民群體的主力軍。10歲~39歲之間的網民人數占我國總網民人數的78.1%,達到5.0687億之多,其中20歲~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到31.5%。從學歷和文化層次來看,網民群體中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人數最多,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是36.8%與30.6%。與2013年相比,網民的學歷結構基本保持穩(wěn)定。從網民職業(yè)結構來看,學生的占比達到23.8%,仍是網民中最大的群體,總人數達到1.5446億人,除個體戶和自由職業(yè)者(22.3%)外,企業(yè)(公司)的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員合計占比為17.1%。通過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學生仍是網民群體中的主力軍,年輕化是我國網民群體的主要特點。一般來說,學歷高、年齡大的人,在思想認識水平和政治辨別能力等方面都較為成熟,言論表達相對來說也比較客觀理性,而其往往習慣于上網只看帖、不回帖,不愿意在網上發(fā)表言論。相反,學歷低、年齡小的學生網民人數比較多,尤其是青少年網民,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心理認知等都還遠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和對社會、對事物的辨識能力也不強,卻很喜歡在網絡上對現實社會和生活中的一些敏感話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同時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見尤其是主流的建議。一些年輕網民青春躁動的心理和情緒,使他們在網上常常以“憤青”的角色出現,情緒化、感性化和易沖動是他們的慣常表現,常常使其網絡行為和網絡參與變得簡單化和極端化。另外,除暴安良、懲惡揚善又是許多年輕網民特有的俠義情結,以伸張正義為目標、道德審判為武器,成為他們渴望在網絡上獲得認同的重要手段。在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健全的現實背景下,一些年輕網民的言行常常游離于暴力與正義之間,如果其在網絡上隨意宣泄,就往往會成為網絡暴力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二)法治意識淡薄。網絡非理性行為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是網民道德素質的不高和法治意識的淡薄。作為網民,必須遵守基本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對自己發(fā)布的信息要認真分析、核實、查證,不能道聽途說、歪曲事實、散布謠言、誣陷他人。但事實上,一些網民道德素質不高、法治意識淡薄,極易產生非理性行為。網民非理性行為表現形式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道聽途說。一些網民對于聽到的信息不調查核實、認真思考,隨意在網絡上發(fā)布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二是憑猜測、想當然,不是從客觀事實出發(fā),而是依靠主觀想象,對網上所舉報的信息隨意擴大,發(fā)表一些煽動性的言論,影響和干擾普通網民的判斷力。三是利用網絡平臺報復他人以泄私憤,如把一些與自己有矛盾的人或事發(fā)到網絡上,并對事實進行歪曲,以欺騙其他網民共同對當事人進行謾罵和羞辱。四是有些網民由于在現實中受到挫折,對社會不滿,為了發(fā)泄,打著監(jiān)督的旗號,借機在網上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更有甚者造謠、搬弄是非,使得一些不知情的網民盲目跟風,虛假信息得以肆意傳播。五是有些網民把當事人個人信息乃至家庭成員信息公布于網上進行“人肉搜索”,甚至誣陷他人,侵犯其隱私權、名譽權等正當權利。六是有些網民急于求成,當自己反映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反饋時,從網上走向網下,從媒體空間走進現實生活,組織公眾與政府對立。筆者認為,這些恣意宣泄表達的激情和窺視他人的快意,誤導網絡輿論、干擾社會秩序,折射和透視出一些網民的道德素質不高和法治意識的淡薄,根本沒有將自身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統(tǒng)一起來。
(三)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網民非理性行為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匿名條件下的網絡平臺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提供了與現實社會不同的虛擬空間,而其匿名性、虛擬性、免責性強的特點容易使網民產生僥幸心理。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人們看到的文字、聽到的聲音等都是以數字終端的形式顯現,網民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社會學的匿名理論認為,由于匿名,個人就會產生責任分散心理及對破壞規(guī)范不承擔后果的僥幸心理。這種僥幸心理對個人法律道德素質的約束力大大降低,容易導致網民非理性行為的產生。在傳統(tǒng)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具體的現實交往,這種具名倫理使得人際之間的交往一般來說是理性和有序的。網絡式人際交往是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人與人的交往特點是數字化、符號化、虛擬化。在這種交往中,每個人的身份都被虛化成一個符號,人的性別、年齡、種族、職業(yè)、文化等得以隱匿,匿名倫理問題由此產生。網絡匿名性有正面積極的作用,也有負面消極的影響,其積極作用在于有利于網民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揮。網絡匿名性的消極影響是,帶來諸多不負責任的言論和網絡暴力等問題,如一些網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惡意誹謗、謾罵、打擊、報復、陷害、人身攻擊他人。
對網民非理性行為的教育引導有許多途徑,筆者著重從培育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塑造網民的公共理性、提升網民的法治意識和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進行闡釋。
(一)培育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對于我國龐大的網民群體來說,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就是培養(yǎng)網民對媒介的本質、手段及其產生效應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目的在于幫助他們學習和掌握網絡信息的采集、制作和傳播等,最終提升網民傳播信息的判斷能力和水平,從而自覺主動地排斥不健康的網絡信息〔3〕。在這方面,國外的一些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媒介素養(yǎng)教育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開展已有80余年,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已經將媒介素養(yǎng)教育納入國家的正規(guī)教育體系之中。因此,我們要借鑒國外的有益做法,并結合我國實際,通過學校、網絡運營商、網民自身等共同開展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就學校來說,應把媒介素養(yǎng)教育納入國家正規(guī)教育體系之中,如編制相關教材、開設相關課程等,不僅能夠使廣大學生學習了解網絡知識和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而且能夠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信息傳播觀念、規(guī)范自己的網絡傳播行為。就網絡運營商而言,不能只追求經濟上的短期利益,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如通過“聚集焦點事件”、“評述網民言論”等方式,幫助和引導網民辨別網上信息的虛假和真實。對于網民自身來說,既要正確使用網絡,自由而理智地表達自己的言論,又要通過綜合的理性分析和比較,正確判斷信息的真假,努力做一個理性的、負責任的傳播者。
(二)塑造網民的公共理性。公民精神的核心內容包括公共理性,它特別強調公民的責任,要求公民以寬容和溝通的精神關注、解決公共事務〔4〕。就網民而言,在面對各種網絡信息時要理性看待,在了解事情真相之后再發(fā)表言論,防止盲目跟帖,以提高自身網絡參與的責任感和自律性。作為管理部門來說,要改變觀念,把對網絡的管理從管理控制向規(guī)范引導轉變,為發(fā)揮互聯(lián)網在公民社會培育上的積極作用創(chuàng)造空間。如企業(yè)要通過企業(yè)文化提升和培育員工的公民意識和公共理性;學校要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學活動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網民的公共理性教育,重視其參與學校事務和發(fā)揮主體作用的重要意義,這是培育學生網民公民意識和公共理性的重要途徑??傊?,廣大網民要盡快適應網絡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把自身的權利與義務統(tǒng)一起來。網民不是虛擬的人,而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社會人。如果每一位網民都能夠把自己當成社會人來看待,把恪守倫理道德作為自我約束,那么無論是在現實社會還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其都能以公民身份遵守現實與虛擬的規(guī)范,突破自身的人性局限,培養(yǎng)自己的公民精神和公共理性。筆者認為,這種通過網民自律提高網民整體素質的做法,是網絡社會理性發(fā)展的最佳途徑。
(三)提升網民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網民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如何,直接影響、關系著互聯(lián)網的潔凈程度和網絡參與的有效程度。凈化網絡環(huán)境,不僅要堅持依法治網,而且要培育網民的網絡公德、強化“以德治網”的理念。目前,培育網民群體的網絡法治觀念和社會公德,實現“依法治網”和“以德治網”的有機結合,是網絡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基本保障。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道德教育體系。網民理性的回歸,僅靠網民的內在自律是遠遠不能實現的,還必須輔以外力強制,即法律、制度、紀律、輿論等方面。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道德規(guī)范和網絡社會的倫理道德教育理論體系,使廣大網民的網絡行為有可遵循的規(guī)矩和準則。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主陣地建設,以多種形式弘揚主旋律,鼓勵有水平、有見地的理論工作者開設講壇、博客等,以傳播先進的網絡思想文化、營造良好的網絡參與氛圍。此外,各種社會團體要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宣傳普及網絡法律知識、規(guī)范網絡道德行為,并通過自身的努力工作影響、提升網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其次,要把網絡技術和政治參與的相關理論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此基礎上,學校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接受能力、文化水平及心理承受力,促進網絡知識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這是培育現實網民和未來潛在網民的基礎性工作。此外,教師除了推動相關內容進課堂之外,還必須注重網絡知識教育的方式方法,把知識性、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起來,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實效性。再次,作為網絡“把關人”之一的網絡管理者,也要遵守職業(yè)道德和行業(yè)規(guī)定,堅守社會責任。網絡媒體不像傳統(tǒng)媒體那樣需要層層審查、把關,容易使得網上信息真假難辨。作為網絡管理者,不能唯利是圖,只追逐經濟利益,而必須同時遵守行業(yè)自律和職業(yè)行為準則,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網絡管理者在具體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要加大對網絡信息的甄別、篩選工作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這是防止和減少虛假信息、炒作信息充斥網絡,保證信息傳播客觀性和公正性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要強化正面輿論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和塑造一批素質高、有水平、有見地的“意見領袖”,及時對網絡上的負面輿論、社會上出現的不良影響進行疏通和引導,避免網民對這些非危機性事件反應過度而導致非理性行為的出現。
〔1〕鄭燕.網民的自由與邊界〔J〕.社會科學研究,2012(1).
〔2〕殷俊.從輿論喧囂到理性回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05.
〔3〕李永洪.新時期增強我國網絡反腐實效的對策分析〔J〕.蘭州學刊,2010(1).
〔4〕孫萍,黃春瑩.現階段公民網絡政治有序參與的特點〔J〕.理論探索,2013(1).
To guide and normalize the irrational behavior of netizens is significant for maintaining righteous network environment,and smooth the channel of appeal of netizens,etc.The irrational behavior of them shows“group polarization”and cyber-violence and so on,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public legal interests,mainstream ideology and realistic social order,becoming main factor to cause social risks of network.From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reason,the irrational behavior of netizens relates to many factors,such as fluke mind,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immature psychological cognition.In new situation,we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on of media literacy of netizens,shaping of public reason of them,promotion of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quality of them,guiding and normalizing irrational behavior of them.
netizens;irrational behavior;group polarization;cyber-violence;quality of netizens
責任編輯 芳曄
Irrational Behavior of Netizens and Guidance to It
WANG Xiao-tao,ZHANG Er-fang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C912.68
A
1009-1203(2015)06-0066-04
2015-10-11
王小濤(1987-),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張二芳(1969-),女,山西臨猗人,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