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成
實踐:新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理論基石
王一成
摘要:馬克思對實踐的理解過程,體現了其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發(fā)展歷程。馬克思早期對實踐概念的理解經歷了“個體實踐”、“經驗主義實踐”、“人本主義實踐”3個階段。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從實踐概念入手,完成了對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最初建構??茖W的“實踐”是指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馬克思世界觀革命的邏輯起點,是由哲學共產主義向科學共產主義轉變的關鍵一環(huán)。
關鍵詞:馬克思;實踐;意識形態(tài);新唯物主義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999(2015)07-0005-03
作者簡介:王一成(1990-),男,南京大學(江蘇南京210046)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201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國外馬克思主義。
收稿日期:2015-04-15
實踐,是西方思想史上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的概念之一。但在使用“實踐”一詞時,人們往往從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理論角度來加以運用,出現概念過剩的現象,同時有的使用者似乎又根本不理解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的“實踐”概念,存在概念不足的問題。在我國,對馬克思主義“實踐”概念的討論也經歷了一個復雜的歷史時期,對“實踐唯物主義”的討論、對“實踐”地位的確定以及“實踐”與哲學觀的變革等,都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皩嵺`”仿佛被重重的意識形態(tài)迷霧所遮蔽,使人難以窺見其真容。
必須指出的是:這里的“意識形態(tài)”不是在科學與意識形態(tài)截然二分的意義上使用的,意識形態(tài)到科學經歷了一段社會歷史過程,前科學狀態(tài)下的意識形態(tài)具有一定的進步性與合理性。另外,“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并非指所有的“實踐”都是意識形態(tài),在科學的歷史觀形成之前,關于“實踐”的討論都難免陷入唯心史觀的怪圈。在西方哲學史上,“實踐”并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創(chuàng)立的新概念,早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實踐”就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討論。要理解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中實現的革命性變革,理解“實踐”如何被賦予新的意義而成為新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理論基石,則有必要探討一下在此之前馬克思對實踐的理解。
“實踐”概念在馬克思的文本中很早就出現了。從馬克思的思想發(fā)展來看,他早期對實踐的理解是同批判康德、黑格爾哲學聯(lián)系在一起的,總體上沒有跳出德國古典哲學的討論框架。在博士論文時期,馬克思關注到實踐在變革社會中的作用,但他關注的變革并非后來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意義上的科學變革,而是個人“自我意識”作用的彰顯。馬克思將對比哲學史上兩種不同的原子論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選題,顯然是針對當時普魯士王國的封建專制和思想壓制,他高度肯定了伊壁鳩魯“原子脫離直線而做偏斜運動”的原子論。在馬克思看來,原子的直線運動就意味著“規(guī)律”和“必然性”對人的束縛,此時的他醉心于“自我意識”的自由,此時的“實踐”就意味著個體掙脫必然性的束縛,而原子不規(guī)則的偏斜運動現象恰好印證了這一點。這是第一種“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即“個體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或“哲學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
到了《德法年鑒》時期,特別是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放棄了原先對于“實踐”的那種主觀唯心主義的理解,把“個體實踐”上升到了“社會實踐”。著眼于德國落后的現狀,馬克思寫道:“試問:德國能不能實現有原則高度的實踐,即實現一個不但能把德國提高到現代各國的正式水準,而且提高到這些國家最近的將來要達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1]這里所謂“有原則高度的實踐”,顯然已經不是個體自由自覺的活動了,而是一種有明確目的的社會改造活動。落后的德國要想達到“現代各國的正式水準”,其改造的方式是如何的呢?這時期的馬克思還不能明確地回答這一問題,因為其思想的立場主要是基于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所訴諸的革命武器也只能是人性的異化批判。就像他自己所闡述的那樣:“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保?]此時的馬
克思雖然已經完成了階級立場的轉變,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從事理論斗爭,但在根本的哲學方法論上還停留在經驗主義的平臺上,認為只要有以人為本的唯物主義,就能夠實現社會整體的改造或革命。這是第二種“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即“經驗主義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或“政治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研究馬克思思想轉變的一個關鍵性文本。在這個文本中,馬克思基始性的哲學思路已經開始從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中慢慢脫離出來,一方面在字面上反復肯定費爾巴哈的思想貢獻,另一方面又在對“實踐”概念的思考中建構自己的“異化勞動”觀。馬克思寫道:“我們看到,理論的對立本身的解決,只有通過實踐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這種對立的解決絕對不只是認識的任務,而是現實生活的任務,而哲學未能解決這個任務,正是因為哲學把這僅僅看作理論的任務。”[2]在這里,馬克思仍然強調“實踐”對于改造社會的基礎性作用,但這種“實踐”本身仍然是借助于“抽象的人”的實踐力量。對于馬克思來說,“共產主義”就是通過人性力量的復歸來終結異化勞動狀態(tài),建立一個符合人的類本質的社會。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馬克思已經不是停留在哲學批判和政治運動的層次上來理解實踐的內涵了,隨著對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深入,異化狀態(tài)下的生產勞動實踐已經成為馬克思研究的主要切入點,但問題是他在面對人的現實實踐發(fā)展過程時,不能準確地概括這種現實實踐過程[3]。這就是第三種“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即“人本主義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或“經濟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
1845年春馬克思在布魯塞爾寫成的批判費爾巴哈的11條提綱,恩格斯稱其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在《提綱》中,馬克思正是從“實踐”概念入手,完成了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最初的建構。那么,科學的“實踐”概念究竟是怎樣脫離“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完成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最初的勾畫的呢?
首先,科學的“實踐”概念并非僅是個體主體的實踐活動,而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許多學者對《提綱》中“實踐”的解讀,僅僅從第一條入手,認為只要將“實踐”理解為“感性的人的活動”就足夠了,馬克思實現哲學革命的意義也僅在于此。筆者以為,突出“人的感性的活動”,強調實踐破解“主客二分”的傳統(tǒng)哲學思路,這是馬克思實現哲學革命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如果僅僅如此,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內涵就被忽略了。我們必須把《提綱》作為一個整體來解讀,其中第一條闡發(fā)的科學“實踐”觀點不能離開第六條“社會關系”思路以及第十一條“改造世界”命題的支撐。在這個意義下,“實踐”就不僅僅被理解為是個體主體自由自覺的活動,它總是處于一定的、歷史的、具體的社會關系的制約中。雖然馬克思在《德法年鑒》時期就意識到了“社會實踐”這個維度,但是在經驗主義的視域中,馬克思無法真正獲得“社會實踐”本身的內在革命性意義,而只有當他將自己的思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平臺之上時,才能夠真正破解“個體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將人看作生來就是“自由自覺”的,這就是“個體實踐”的意識形態(tài),殊不知,個體主體的實踐是以社會實踐為依托的,在一定社會關系之中的個人不可避免地都要受到社會歷史各方面條件的制約。例如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工人的生產實踐是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工人越是單方面地完成“生產勞動實踐”,就越是受到剝削。因此,科學的“實踐”概念必定是同歷史性的“社會關系”相結合的,實踐總是主體能動性和客觀制約性的統(tǒng)一,離開了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是馬克思意義上的科學實踐觀。
其次,科學的“實踐”概念本身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它包含著客觀的內在矛盾,未來世界的意義由此生發(fā)。這一點在表面上有些類似于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講的“有原則高度的實踐”,但這兩者的內在含義是不同的。雖然馬克思早期也關注到了“實踐”的社會性維度,但這種“政治實踐”本身是需要有一個外在的力量去推動的,即人性的力量。德國落后的現實依靠什么來改變?這個時候的馬克思認為需要德國工人階級的覺悟,通過政治革命來實現人的解放,這樣的理解顯然還沒有達到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理論高度。馬克思在《提綱》第四條寫道:“世俗基礎使自己從自身中分離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為一個獨立王國,這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于這個世俗基礎本身應當在自身中、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保?]在這里,馬克思明確指認科學“實踐”本身是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它包含著內在的矛盾運動。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包含內在矛盾運動的“實踐”只能是建立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之上,這也就是為什么科學“實踐”概念不可能僅僅指“個體實踐”的原因。在“個體實踐”的層面上只能有沖突和斗爭,卻難以發(fā)現內在矛盾。費爾巴哈的貢獻是把“宗教世界歸結于它的世俗基礎”,但是他不理解“實踐”的革命性意義,對于他來說,現實社會生活本身是無意義的,是需要通過人本主義批判的。而馬克思則從現實社會生活本身出發(fā),發(fā)現了其中蘊含
的內在矛盾運動,也就是通向未來自由世界的真實平臺。這一點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以下簡稱《形態(tài)》)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果說《提綱》中的“實踐”概念是新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理論基石的話,那么《形態(tài)》就是這一基石上構筑的歷史唯物主義“大廈”??茖W“實踐”概念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在《形態(tài)》中具體體現為社會歷史進程中“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
最后,科學的“實踐”概念是馬克思新世界觀革命的邏輯起點,是哲學共產主義到科學共產主義轉變的關鍵一環(huán)?!短峋V》第十一條即關于“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關系的論斷,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中最為人們所熟知,也經常被學者們拿來反復討論。實際上,如果不把“改造世界”同馬克思此時科學的實踐觀結合起來,而一味強調哲學“改造世界”的功能是不恰當的。以往的哲學家不是不想改造世界,而是他們沒有在現實的社會歷史運動過程中找到改造世界的科學途徑,這也正是馬克思超越傳統(tǒng)哲學的地方??茖W的“實踐”概念為我們揭示了僅僅從個體主體層面來探討獲得自由的可能性,依靠外在的人性力量來實現共產主義都是不行的。以往所有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都試圖描繪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認為現實的發(fā)展不應當是這樣的,而應該循著他們描繪的路徑來前行。雖然強烈的現實責任感使得馬克思與這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他也曾一度站在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立場上來談論共產主義,認為共產主義應當是“人性力量的復歸”。而當科學的實踐觀確立之后,馬克思顯然拋棄了這種幻想,“改造世界”的秘密就在于一定的、歷史的、具體的“社會實踐”本身之中。馬克思在《形態(tài)》中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5]這句話,可以說是對于如何“改造世界”最精辟的回答。也就是說,科學共產主義的立足點是現實的社會歷史本身,其特點是“消滅現存狀況”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深入研究現實歷史活動本身的內在矛盾運動,才能為人類打開一扇通向自由王國的大門。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3]唐正東.從斯密到馬克思:經濟哲學方法的歷史性詮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277.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6.
[5]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
(編輯:米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