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關聯(lián)理論解讀雙關語的認知過程
宇文靜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遼寧大連116600)
摘要:雙關語是一種極具表現(xiàn)力的修辭手法。古今中外遣用這種修辭的不乏其例,其中有許多都收到了良好的修辭藝術效果。它的使用得到了各國語言學者的關注,很多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對于雙關語的研究已經(jīng)涵蓋了翻譯,語音,語義,分類等方面。然而,對于雙關語認知過程的研究卻涉及甚少。本文旨在借助語用學中的關聯(lián)理論,分析聽話人對于雙關語的認知過程,使其能夠更好的把握雙關語中的認知語境,指出選擇語境的重要性。
關鍵詞:關聯(lián)理論;雙關語;認知語境
雙關語是一種極具表現(xiàn)力的修辭手法。它生動,新鮮,詼諧,機智?!独饰漠敶⒄Z詞典》對雙關語的解釋是:“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words with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由此定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雙關語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語音和語義方面,而雙關語所以能夠?qū)崿F(xiàn)其修辭藝術效果,除了其本身在語音和語義方面的特征外,還取決于聽話人成功的認知過程,成功理解語義的能力。本文將從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分析聽話人對于雙關語的認知過程,從而指出會話中認知語境及語境選擇的重要性。
關聯(lián)理論是語用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是格萊斯會話含義的進一步發(fā)展,但卻不僅僅是這一會話含義的簡單延伸和修訂,而是包含了各種理論,認知學,哲學和行為科學。它不僅僅回答了交際本質(zhì)這樣的哲學問題,也解決了如何解讀交際雙方意圖這樣的心理問題。因此,關聯(lián)理論是有關交際和認知的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是關聯(lián)性及認知和交際原則。
斯波伯(Sperber)和威爾遜(Wilson)將關聯(lián)性定義如下:當且僅當一假設在某語境中存在語境效果,它與此語境才具有關聯(lián)性。由此可見,關聯(lián)性取決于語境效果。但同時,二人還強調(diào)關聯(lián)性的強弱與處理話語時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直接相關的。即:(1)在同等條件下,語境效果越大,關聯(lián)性越強;(2)在同等條件下,處理努力越小,關聯(lián)性越強。以最小的努力得到足夠的認知效果就是最佳關聯(lián)性。而任意推理交際行為也都必須保證其最佳關聯(lián)性。也就是說,通常言者說話時盡可能為聽者提供充分的語境,而聽者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從而達到話語的關聯(lián)性。
關聯(lián)理論認為交際行為即為認知行為,對于交際行為的解釋就是對交際雙方認知環(huán)境的認知過程。換句話說,若要成功的進行交際,交際雙方需要明示自己的以及共有的認知語境。斯波伯(Sperber)和威爾遜(Wilson)對于關聯(lián)理論的認知和交際原則闡述如下。
關聯(lián)性的認知原則:人的認知過程傾向于不斷調(diào)整以使關聯(lián)性最大化。
關聯(lián)性的交際原則:任一言語(或其他推理交際行為)都在傳遞著一個最佳關聯(lián)的預設。然而,這并不等于交際雙方一定要進行明示認知語境來獲得成功的交際。有時,缺少相互明示反而會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一)雙關語的動態(tài)認知本質(zhì)
雙關效果由交際雙方的認知語境所決定。關聯(lián)理論指出交際雙方需要明示認知語境來傳達和獲得彼此的意圖。語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腦中的假設,語境效果即是對這一系列新舊假設的處理和整合的過程。在其他條件相等的基礎上,語境效果越大,關聯(lián)性越強。語境效果可分為三種情況:(1)使新的信息與語境相結合;(2)用新的信息加強現(xiàn)有假設;(3)使新的信息與現(xiàn)有假設互為矛盾或排斥。而這三種情況即可被看作是語境的動態(tài)本質(zhì)。這一動態(tài)本質(zhì)在雙關語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因為使用雙關的人通常都是采用最普通的語句表達不普通的含義。因此,當交際雙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假設在某個語境當中并不恰當時,便會調(diào)整他們的認知語境來與當下的語境想一致。因此,在雙關語理解中語境的構建其實就是一個動態(tài)選擇的過程。
比如:
——“It’s an order from President Bush.”
——“I don’t care if it is from bush, tree, or grass.”
顯然,第二個說話人(S2)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就知道第一個說話人(S1)提到的“President Bush”是一個人,他是不能與其他類別歸在一起的。S1的意思是要S2遵守這一命令。然而S2反其道而行,故意將“bush”與“tree”,“grass”并列起來,使其恢復了其原來的意義-灌木叢,偏離了S1的語境。S1根據(jù)自己對于bush一詞的掌握知道“bush”與“tree”,“grass”并列是取其原意——灌木叢,但這樣的答語與先前的話毫無關系,再聯(lián)想到自己的意圖是要對方服從命令,相應的回答應該是服不服從,從“don’t care”和與植物并列可知S2是不把bush當總統(tǒng)看待,即不服從之意。
再比如:
Once,Bush had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head. So he went to his doctor. The doctor said to him,“Your head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right head and the left head. Your left head has nothing right and your right head has nothing left.”
這是校園BBS上發(fā)布的一則笑話。讀者根據(jù)自己對于詞匯的掌握就可知道left和right的方位概念。即左腦里肯定沒有右腦里的東西,右腦里也沒有左腦里的東西。但這顯然違反了Grice合作原則的量準則,即所說的話是廢話。因此讀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尋找更大的關聯(lián)。依據(jù)自身的詞匯系統(tǒng),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right”還有“正確”的意思,而“l(fā)eft”有“剩下”的意思,因此最后一句話是說“左腦里沒有任何想法是正確的,而右腦里什么都不?!?,即Bush的所有想法都是錯誤的。再結合當時背景,Bush攻打伊拉克遭到許多人的反對。通過這番推斷,讀者可以理解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其實際上是在抨擊Bush總統(tǒng)的想法及做法。
(二)雙關語的認知語境選擇
認知語境也被稱為認知假設。它不僅包括言語層面的語境和當下的社會情境,也包括認得長期及短期記憶。這些信息形成了一系列的語境而非僅有一個語境。在交際過程中,言者和聽者不可能用到所有的語境,而是選擇一兩個特殊語境來幫助交流。但有時,話語交際中的一方出于某種原因回避或饒過與對方的話語最佳關聯(lián)的語境假設,而選用與話題相關,但與對方的交際意圖不相關的語境假設去解釋話語并做出應答,造成后者的交際意圖落空,達到一種表面合理,實則滑稽可笑的效果。
1.聽話人故意曲解說話人之意。如:
“I can’t bear a fool.”said a lawyer to a farmer.
“Your mother could.”said the farmer.
這段農(nóng)夫和律師之間的對話頗具諷刺意味。農(nóng)夫明明知道律師是在嘲笑自己傻瓜,卻故意曲解“bear”的含義,不做“忍受”而做“生育”來解釋,脫離了律師明示的語境,而選擇了新的語境來詮釋話語,從而巧妙地予以還擊。幽默味道不言而喻。
A professo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Gentlemen——Order!”
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
這是課堂上的一段對話。任何一個同學都應該理解教授之意是讓他們保持安靜有序,但同學們故意曲解教授的話,選擇order的另一個意思“點菜”,轉(zhuǎn)換語境,實際上是不想安靜,這樣一來,整段對話顯得生動有趣,很難想象當時教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表情,面對一群淘氣的學生,恐怕也只能以無奈來形容了。
2.話語的理解同社交語境的脫離。如:
“Mine is a long and a sad tale!”said the Mouse,turning to Alice and Sighing.
“It is a long tail, certainly,”said Alice, looking down with wonder at the Mouse’s tail,“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
(L. Caro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老鼠說的是“一個又長又令人傷心的故事”,可Alice憑借自己的觀察和直覺認為老鼠指的是其尾巴。孩子相對而言頭腦簡單,由于對于說話者語境的無知,導致其無意間脫離了說話者的語境而按照自己的“認知環(huán)境”去理解話語,從而給出這般出乎意料的回答,讓人產(chǎn)生忍俊不禁之感。
總之,雙關語這種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其認知過程也相對復雜。它不是簡單的思維吻合,而是經(jīng)過不斷努力,語境轉(zhuǎn)換,最終形成的一種藝術效果。在這其中,認知語境的作用不可小看。無論理解還是使用雙關都要恰當?shù)倪x用認知語境,唯此才可使雙關效果發(fā)揮至最大,不至浪費筆墨唇舌甚至弄巧成拙。
參考文獻:
[1]Carroll, Lewis.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M].New York: Bantam Books, Inc. 1981.18.
[2]Sperber, Dan & Wilson, Deirdre.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18-171.
[3]李鑫華.英語修辭格詳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189.
[4]李鑫華.英語雙關修辭格的分類,多(歧)義,即雙重語境[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3):54-57.
[5]李燕飛.言語幽默的語用分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107.
[6]佘奕真.關聯(lián)理論與英語幽默話語的理解[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1):62-64.
[7]武選民.雙關語的語用解釋與翻譯[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3):72-74.
[8]張文珍.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的字幕翻譯策略——以《生活大爆炸》為例[J].雞西大學學報,2013,13(7):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