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摘要】設計教學目標是有效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兼顧學生的差異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出有層次的、具體的且易于操作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第十二屆英語組教學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的教學目標,發(fā)現(xiàn)這些設計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層次性不明確、過于籠統(tǒng)、寬泛。基于以上問題,筆者提出相應的建議:學會移情、分層教學、搭建支架。
【關鍵詞】教學目標 英語教學 技能大賽
河南省第十二屆高等學校師范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教學技能大賽于2014年11月7-9日在河南師范大學舉行。來自全省25所院校的22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其中初中英語組有21名選手。比賽形式和內容為說課、答辯和才藝展示三個環(huán)節(jié)。
筆者利用本屆大賽在本校舉行的優(yōu)勢,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和觀摩法對參賽選手說課文稿中的教學目標進行分析,首先整理出如下圖示:
上圖中,“K”代表Knowledge and Ability,“P”代表Process and Methodology,“E”代表Emotion,Attitude and Values,“C”代表Culture Awareness Objectives,“S”代表Learning Strategy Objectives.由圖可知:本次大賽中,所有選手在教學目標中都設計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目標,占總人數(shù)的100%;3個選手設計了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占總人數(shù)的14.3%;19個選手設計了情感目標,占總人數(shù)的90.5%;2個選手設計了跨文化意識目標,占總人數(shù)的9.5%;只有一個選手設計了學習策略目標,占總人數(shù)的4.8%。可見,本次大賽中19個選手設計的依然是三維目標,只有2個選手設計出了新課程改革后全面的五維目標。
課改前,三維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課改后,《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維教學目標,并對這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了級別要求。以文化意識為例,其部分二級目標為: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稱謂語、問候語和中外文化差異等;部分五級目標為:恰當使用這些稱謂語和問候語,了解英語國家的飲食習俗等。
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遵循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出全面完整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得到可持續(xù)全面發(fā)展,成為綜合型素質人才。
其次,筆者對參賽選手的具體教學目標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層次性不明確、過于籠統(tǒng)、寬泛?;谝陨蠁栴},筆者提出相應的建議:學會移情、分層教學、搭建支架。
一、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或標準,即教學活動后學生行為和特征的預期變化,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努力突出其主體地位。以人教版初中英語7A Unit9(以下例子出處相同)一課為例,有選手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Aim of skills: To help th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2.Aim of emotion: To let the students feel pleasant in study and learn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In addition,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enjoy learning,enjoy living.
該教學目標中,“help ”“l(fā)et”“enable”等詞的主語均是教師,這樣的表述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主體地位,是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與新課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相違背。
建議:學會移情。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分析其個性特征、教育背景及已有知識水平等,并進行換位思考,然后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在具體表述教學目標時,應避免教師做主語,努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蓪⒔虒W目標表述為:By the end of the class,the students will
1.be able to…
2.recognize the new words...
二、層次性不明確
眾所周知,個體與個體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表現(xiàn)在性格特征、知識水平等方面,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但有選手將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設計為:To get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ey points and based on this,to get the students to write an e-mail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該教學目標用“master”“write”等詞來要求全體學生,顯然是不科學的。master不具有可檢測性,在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很難檢測自己的教學效果。另外,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水平不等,因此并非所有學生都能達到以上教學目標,這樣便會使更多的學生找不到成就感,漸漸對英語失去學習興趣。
建議:分層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兼顧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明確教學目標的大致范圍,設計的教學目標應層次分明,盡可能符合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分層進行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如在具體表述時,教師應使用一些可檢測的詞匯描述教學目標,如recognize,read,spell等。教師還需明確哪些內容針對“全體學生”,哪些內容針對“大多數(shù)”或“百分之多少”的學生。這樣設計出的教學目標才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才能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上述教學目標可表述為:All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 key points and based on this,70%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write an e-mail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三、過于籠統(tǒng)、寬泛
有效的教學目標是用來指導和評價教學的,因此表述應該必須是具體的、可操作的,且易于評價的。但本次大賽中,有些參賽選手設計的教學目標卻很籠統(tǒng),并且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例:To help the students develop overall ability: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在該教學目標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技能,通過怎樣的活動可以達到以上目標,設計者都未曾談及,這樣的教學目標也不利于課堂教學。
建議:搭建支架。教學目標是否具體可操作,直接影響課堂效果。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避免籠統(tǒng)寬泛,力求指令具體明確,說明其預期要達到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學會搭建支架,基于當前所學的內容和知識點設計一個情境,因為知識的學習和思考與情境緊密聯(lián)系,知與行是相互的——知識是處在情境中并在行為中進步與發(fā)展的。這樣便有利于啟發(fā)和引導學習者,從學習者的表現(xiàn)中即可觀察和檢測到教學達到了何種效果。
上述技能目標可表述為:Now this term is over.Imagine the new term is coming.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subject in the new term with the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we just learned.
設計教學目標是有效英語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之前,尤其是剛畢業(yè)的師范生,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一定要認真深入地研究教材和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yè)化素質,從而設計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既具體又層次分明,可操作性強且靈活多樣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真正服務于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夏谷鳴.試論英語教學目標設計[J].英語教師,2009(8).
[3]包豐.初中英語教學目標設計的問題及原則[J].教育研究與評論 (中學教育教學),2011(1).
[4]常海潮.基于情境認知理論的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原則[J].教學與管理,2012(27):97-99.
本文為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度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研究基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英語學科教學教育碩士頂崗教學實踐跟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