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在《孔乙己》一文中有三處“善良”表達(dá):“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教小伙計“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這三處一直認(rèn)為是為了表現(xiàn)孔乙己的善良心地,從而讓讀者更加痛恨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墒牵滓壹赫娴氖且驗樯屏疾庞腥绱吮憩F(xiàn)嗎?
讓我們一同來探究文章中的三處描寫。
首先來看作者借小伙計之口告訴讀者的內(nèi)容:聽人家背地里談?w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xué),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抄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吃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
這一段文字告訴我們一個很殘酷的現(xiàn)實:
孔乙己沒有辦法獲得經(jīng)濟來源!因為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鈔書”賺錢,因他“幾次”“失蹤”“也沒有了”。這里提醒注意的是他“不會營生”!“幸而”告訴我們“鈔鈔書”是他僅有的謀生手段。那么,在沒有謀生手段的情況下,孔乙己靠什么生存下去呢?乞討么?長衫的會給他錢,還是短衣幫會給他錢?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孔乙己是生活在一個冷漠的世界中的。
“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薄芭既弧边@個詞,我首先這樣去理解:孔乙己平時靠吃百家飯生活,但“酒癮”上來時,他克制不了自己,就去“做些偷竊的事”。這也能解釋了前面“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的原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告訴我們“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沒有現(xiàn)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伴g或”一詞揭示一個現(xiàn)實——很顯然,孔乙己經(jīng)常來酒店花錢喝酒,而且是“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說明他“賺錢”水平還是可以的?,F(xiàn)在需要明白的是:這錢從哪兒來的?真的是“偶然做些偷竊的事”嗎?根據(jù)前面分析,我們有理由說答案是否定的。如此,我們還能說“品行卻比別人都好”表現(xiàn)了孔乙己的善良嗎?我認(rèn)為這是作者反語,是諷刺!表現(xiàn)了孔乙己自命清高,愛慕虛榮的性格,也是他認(rèn)為讀書人高人一等的思想掙扎表現(xiàn)。其實,我認(rèn)為“從不拖欠”的根本原因在于“好喝”!不能不說,這是無奈的“善良”!
再來看“教小伙計‘我識字”這一細(xì)節(jié)的表現(xiàn)。
從過程看,孔乙己完全稱得上“善良”:在孔乙己以為“我”不會寫時,是“很懇切的說”,并兩三囑咐道,“記著!這些字應(yīng)該記著?!碑?dāng)“我”答上后,“顯出極高興的樣子”;而當(dāng)“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yuǎn)”時,他“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然而,當(dāng)我們審視事情發(fā)生的起因之后,同樣可以發(fā)現(xiàn),孔乙己此事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也可以說,孔乙己這處的表現(xiàn)同樣是無可奈何的,這是無奈的“善良”!
最后來看“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這一回合內(nèi)容。這也最是讓我苦解的:因為單就這個情節(jié),我無法看出任何非善良的東西。而依據(jù)人物性格的一致性,文章內(nèi)容的連貫性,這是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只有當(dāng)我把全文的內(nèi)容整體理解并細(xì)加分析后,我才找到契入點:孔乙己的自命清高。
我們知道,孔乙己是自命為讀書人,并自認(rèn)為高人一等的,屬于穿長衫的那個階層的。在文中,我們看到他是絕不與短衣幫為伍的,對短衣幫也是“不屑一顧”的。而進入酒店來圍著想吃茴香豆的孩子肯定是短衣幫家的,也肯定是不入孔乙己法眼的。照理孔乙己是不會理睬這些孩子的,但文章中偏偏孔乙己就給這些孩子茴香豆了,奇怪么?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我們仔細(xì)閱讀文章就可以知道,孔乙己這也是無可奈何的舉措呀!
首先,這一舉措是在孩子們聽到笑聲之后才享受到的“福利”。而“笑聲”總是在孔乙己痛苦中才發(fā)出的;其次,小伙計“我”也同樣瞧不起“討飯一樣的”孔乙己的,這樣,孔乙己“向孩子說話”的機會也近乎沒有了。孤寂的孔乙己最后也只有“有幾回”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豆了,來獲得一點不平等的交流機會了。
綜上所述,作者在這三處告訴讀者的主要不是孔乙己的善良,而是他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毒害下,已經(jīng)扭曲了的善良本性。雖然在痛苦中偶然也有“善良”的萌動,但這些都是無奈的選擇!作者通過孔乙己的“善良”面紗下隱射表現(xiàn)出的讀書人高人一等,追求功名等思想,更好地引發(fā)讀者的深思:是什么讓人的善良變成這樣丑陋的,從而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之深,更深刻地提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惡,進而讓更多的人認(rèn)識到封建社會的不可存在!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先生是相信進化論的,他相信人本善良。但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長期毒害下,孔乙己在那冷漠冷酷的大潮中讓“善良”偶爾冒個泡也值先生“哀其不幸”了;但在那個只有服從沒有思考的環(huán)境中,“怒其不爭”,先生也太瞧得起孔乙己了。
為了維護讀書人的高人一等的形象,孔乙己“善良”的“從不拖欠”了;為了排解孤寂,孔乙己“善良”的“考我”了;為了獲得存在感,孔乙己“善良”的“給他們茴香豆吃”了。“善良”對于孔乙己而言,也是很無奈的了!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漣水縣東胡集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