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二靜
摘 要:現(xiàn)在很多孩子根本感覺不到自己的幸福,倒是稍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別人。在他們的眼中,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須的,他們坐享其成是應(yīng)當?shù)?。如何讓孩子學會感謝父母之恩,學會善待生活,值得思考。
關(guān)鍵詞:感恩;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一首飽含深情的歌曲,已經(jīng)在中華大地上傳唱了多年,時至今天,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梢?,感恩的觀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倍缃?,在獨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們包辦。有的家庭吃飯時最好的菜讓孩子一人獨吃;家里來了小客人,孩子竟然不容許父母把食品送給客人分享;一放學,家長就把孩子的書包接過來背著……而孩子認為這一切都是應(yīng)該的,不懂得感恩和珍惜。家長在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上,只注重智力開發(fā)而忽視品德教育,從來沒有想過或想要得到孩子的回報,久而久之孩子認為從家長那里得到照顧是理所當然的,自然就不會想去關(guān)心父母,感激父母了。試想一個不懂得體諒父母,不知道關(guān)心父母,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今后怎么與人交往,怎么能融入社會。
真實鏡頭:
曾經(jīng)有媒體報道甘肅一歌迷癡戀華仔12年,父親賣腎籌款幫女赴港追星。華仔十分震驚,他通過媒體批評該歌迷“不正確、不正常、不健康、不孝”,他絕不理會,并聲明自己最憎恨不孝的人。該歌迷得知華仔訓斥后,掩面而泣,并表示華仔的批評讓她幡然醒悟,承諾今后一定會好好善待父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應(yīng)當承認,感恩意識的缺失是當今中小學生包括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90后的孩子,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原因,感恩意識普遍淡薄,諸如對父母的感恩,對長輩的感恩,對他人幫助的感恩,對社會的感恩,對大自然的感恩等等。那么如何喚醒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學會感恩呢?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
一、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
1.讓孩子知恩
如今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吃魚頭魚尾,還以為他們喜歡吃這些,于是,當媽媽煎了魚后,他(她)就毫不客氣地夾走了魚身,只給爸媽留下魚頭魚尾。媽媽燒幾碗好吃的菜,不管多少,孩子一上桌子就只顧自己。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并不介意;可孩子大了,仍然如此,作為父母,不由得感到寒心,于是抱怨孩子沒良心,不孝順,沒有從自身的角度去反思。因為接受愛、享受愛和付出愛、奉獻愛并不是一回事。父母在付出愛時缺少了對孩子的愛心培養(yǎng),正是父母這種無私的愛寵壞了、溺愛了孩子,養(yǎng)成了孩子自私、貪婪和對別人的冷漠。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利用各種場合或時機在孩子的心底播種善的種子,讓孩子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guān)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孩子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負責。
2.父母做好表率
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孩子是和家長朝夕相處的。家長首先要感恩。向別人表達謝意是尊敬與禮貌最高的表現(xiàn)方法,也是建立與維系人際關(guān)系的最安全方法。我們要把它變成一種習慣,并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心存感恩與向人道謝是兩個與人通往成功的習慣。學習感謝是自我實現(xiàn)重要的一大步,也是我們教育孩子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
一位父親在看到兒子吃巧克力的時候,要求兒子分一點給他吃。兒子先是不同意,這位父親就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兒子還是不同意,這位父親就假裝生氣,看到父親生氣了,兒子只好分了一塊給父親。事后,這位父親是這樣解釋的:“我并不是真的想吃兒子的巧克力,我只是想讓兒子從小學會感謝父母、回報父母。”
父母把他們養(yǎng)大是很不容易的,孩子必須用自己的一生去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父母,知道父母的辛勞,才能有孝心,才能好好學習。只有先懂得感謝父母,回報父母,才能給予社會、給予他人最大的回報。
3.讓孩子體味生活的艱辛
讓孩子經(jīng)常注意社會上還有一些沒房屋住的家庭,父母喪失勞動力的,或是那些本身殘疾的,還有在街上乞討的人們。在看過他們艱辛的生活以后,對自己舒適的生活又會是另一種體會吧。
二、讓感恩付諸實踐
1.鼓勵孩子參加感恩的實踐活動
學??梢酝ㄟ^在班級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演講,使學生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身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可以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內(nèi)容,定期刊登有關(guān)“感恩”的個案,使學生親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可以設(shè)計“感恩”的廣告,編排“感恩”的節(jié)目。讓學生將文化藝術(shù)融入“感恩”活動中,從中得到熏陶;可以經(jīng)常問候,讓父母舒心。
2.體驗“感恩”的真實情感
(1)學??梢越Y(jié)合節(jié)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如:國際“三八”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通過這些節(jié)日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道德教育。5月的母親節(jié),我教育學生要懂得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并給學生布置了任務(wù)——為媽媽做一件事,并讓家長寫了反饋。真沒想到這個活動受到所有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學生的精心準備,家長的感動,當我當著全班同學面讀著家長的反饋時,我注意到學生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我也知道她們的內(nèi)心無不在自豪,而我則充滿著感動。通過這個活動我發(fā)現(xiàn)他們長大了,學會關(guān)心父母和同學,和家長的溝通也多了起來,家長也反映兒女較之前多了愛心和關(guān)心。
(2)讓學生學做父母,體驗辛勞。如:冬天洗衣、洗菜等。讓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nèi)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并且從內(nèi)心深處迸發(fā)出孝敬父母的情懷!
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要讓孩子知道,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感恩之心,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去幫助他人,才不會萬事以“我”為中心,才不會做出忘恩忘義之事。相信通過家庭和學校的配合以及孩子的親身參與體驗,一定可以將“感恩意識”植入孩子的內(nèi)心,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參考文獻:
林云霞.系列活動促感恩[J].班主任之友,2007(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