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會峰
摘 要:現(xiàn)在,在中學課堂上鮮有學生主動提問,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缺乏積極主動的思考。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只注重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不注重學生發(fā)現(xiàn)了多少問題,學生大多忙于記憶考試內容而無暇發(fā)現(xiàn)問題,導致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缺乏質疑的精神,自然也就談不上創(chuàng)新。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大問題,為什么會導致學生不愿提問,不善于提問?那我們又應該如何去解決它呢?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不愿舉手發(fā)問;原因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1-057-01
一、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的意義
學生課堂發(fā)言少,令老師有時也頗為無奈,教學難以高水平發(fā)揮,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學的“瓶頸”。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活動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因此,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應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活躍課堂氛圍,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
(二)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主體作用。
(三)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四)有利于學生思維想象能力的發(fā)展。
(五)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有利于學困生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yǎng)。
二、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方面原因分析:
1、教師課堂問題設計存在偏差。筆者通過比較法進行研究,采用兩種不同的課堂教學設計,一種是傳統(tǒng)的,一種是貼近學生實際的,比較兩種結果是截然不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堂教學設計,學生就樂于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而采用傳統(tǒng)方法的課堂教學設計上課的,其效果明顯不如前一種。
2、我們的課堂不夠民主。筆者比較了解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他們的課堂氛圍明顯好于中青年教師,為什么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課堂比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活躍呢。我仔細觀察并翻閱了一些書籍,得知年輕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比較近,更主要的是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是帶著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走上工作崗位的,民主觀念比老教師要多。另外中學的教學內容多是理性的,知識性很強,要求學生記憶的多,考核難度加大。如果沒有良好的教學秩序,教師很難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每個教師在他上課之前都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以維護良好的班級秩序。所以,課堂不民主,升學壓力繁重是制約教師不給中學生過多時間思考回答問題的主要原因。
(二)體現(xiàn)在學生方面的:
1、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不注意聽講,沒有思考,無法回答;
2、害怕回答錯誤被老師、同學取笑,不愿回答;
3、性格內向、膽小,不敢回答;
4、不想讓同學指責為愛出風頭;
5、有抵觸情緒,即使知道也不愿回答。
6、學生有從眾心理。
三、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要關心學生
課堂上,教師要發(fā)揮情感的積極功能,以情啟思,以情促思,以情達思,從而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放到“人”的主體地位上,賞識、關愛、體貼、學生,尊重教育規(guī)律,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這樣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就變小了,學生在老師面前也就沒有了畏懼心理,心理上接納了老師,只要教師的問題貼近學生的實際,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從我校組織的青年教師課堂基本功大賽就能證明這一點,誰的親和力好,誰的課堂氣氛就活躍。
(二)創(chuàng)建一個相對自由、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
要創(chuàng)建這種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僅要求教師轉變觀念,從人格的角度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視學生為平等的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合作伙伴,而且引導學生重新認識新型的師生關系、視教師為自己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傳授者,而不是監(jiān)管者、強迫者、權威者。視學習為自己的需求,視同學為自己的學習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視課堂為鍛煉自己的土地,尊師但不畏師,尊師但不惟師。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心中的真實,才有可能在課堂上通過自由思維做到敢想、敢說、敢做。
(三)組織開放的課堂討論
“舉手發(fā)言”是課堂上學生參與教學最直觀、最形象的表現(xiàn),其目的是通過師生交流形成開放的對話式教學過程。而課堂討論既有師生間的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課堂討論可使學生認識到某一問題原來自己沒有認識到的許多側面,從而豐富對事物的認識,進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因此,教師除了精心準備討論主題外,最關鍵的是通過討論過程的指導,吸引所有的人參與,激發(fā)全體學生參與群體活動的積極性。討論是一種思想的碰撞,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信息的共同。課堂討論組織得好,不僅可以發(fā)掘學生能夠的潛力,開發(fā)其想象力,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一個話題下體驗交流的技巧,學會如何聽別人講話,何時插話、接話,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說服別人關注自己、接受自己的思想。有些學生當眾回答問題時懷有恐懼心理,害怕回答錯誤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以拒絕回答來對付教師發(fā)問,這一類學生通過課堂討論他們的性格也會得以表現(xiàn)、體驗、改變和逐步完善。盡管課堂討論不易控制,耗費時間,而且討論結果無法預料,但經常組織開放的課堂討論活動,如“小小辯論會”“語文小課題研究”“小型讀書交流會”等,在討論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了,“舉手發(fā)言”也就成了“小菜一碟”了!
四、結束語
總之,影響學生回答問題的原因是很多的,我想只要教師多點循循善誘,多點表揚激勵,使學生持久地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舉手率才會持久較高,教學才會有實質性效果。如果教師打破了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沉默,讓學生舉起手大膽的發(fā)言,我想,我們的每一堂課必定是趣味盎然。
參考文獻:
[1]劉經華、鐘發(fā)全主編:《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侯栗寧編著《教師有效提問教學行為分析及培養(yǎng)策略研究》載自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