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英
摘 要: 要想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老師除了研究教學方法,更要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素質教育要求老師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可見研究學法至關重要?!邦A習—聽課—復習”的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學習方式 預習 聽課 復習 課堂效率
學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學,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實際上,大部分教師把工作重點落在研究怎樣“教”上,教法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很少有人研究被教的對象——學生。尤其對學生的“學法”研究更是少之甚少。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這就要求教學圍繞學生進行,也就是該研究學生的“學法”了。為什么在同樣的教法下,學生的成績差異較大,重要原因就是學生自己的學法在起作用,那些注重學習方法的學生,往往是學習上的優(yōu)生。
應該承認,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多,教師不能一味強調學生圍繞自己的指揮棒轉,而應因人而異,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加以指導,使其“學法”科學化,并能在較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接受較多知識,從而提高能力。其實,學生學習方法越多,靈活使用學習方法的技巧就越高,教學實際成效就越大,因此,我們必須研究學生的“學法”。
雖然學無定法,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由于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終身受益。因此,除了介紹一些名人的成功學習方法外,還應向學生介紹一些一般規(guī)律,供他們選擇,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針對我國目前教學形勢,我覺得讓學生逐步遵循“預習—聽課—復習”的學習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預習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前提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自覺性,而預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不預習,不知所講;不預習,難以質疑;不預習,難以領悟。實際上,自學能力培養(yǎng)可使學生終身受益,逐漸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正像用兵打仗決策帷幄,需知己知彼。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沒有成功的預習,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臨陣作戰(zhàn),既無思想準備,又無槍支彈藥,學習起來被動盲目,無所適從。
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使學生發(fā)揮主體性,不處于被動和依附地位,必須要求學生學會預習。
預習方式多種多樣,有課前預習,階段性預習,還有學期大預習。
課前預習是最基本的預習方式,是為了了解下節(jié)課的內容而進行的一種自主性學習,教師可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使其熟練掌握課前預習方法。在學生由會學、樂學到有選擇性地學,使每個學生學得很投入,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課前預習的一般規(guī)律。如課前預習五步法:(1)邊看邊想;(2)查找資料;(3)再看再想;(4)回想一遍;(5)適當做點練習或做預習筆記,等等。當然,為遵循學生的自主性,這些規(guī)律可因人而異,這樣,更能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從而為學生自主發(fā)展提供良好時空。
學生熟練掌握課前預習以后,會自覺掌握和控制時間,從而進行階段性預習和學期大預習,這樣就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二、聽課
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和中心,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活動,教師的主導性才能真正得以體現(xiàn),教學過程才能顯得充滿活力,知識的大容量才能真正找到思維的大容器和大工廠,強化教學效果才有希望,才能真正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得積極、學得主動,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指導學生策略性學習,從而逐漸學會學習。
為使學生達到這種境界,教師要做到:(1)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體現(xiàn)趣;(2)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體現(xiàn)活;(3)加強課堂學習方法指導,體現(xiàn)靈;(4)強化基礎訓練,體現(xiàn)實。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時養(yǎng)成“主動學,靈活學,獨立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其實,掌握學習方法,具備一定自學能力是創(chuàng)造型人才必需的。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如何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必須加強學習方法指導。(1)協(xié)調教法與學法。教師教的目的是學生的學,教師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更要研究學生“怎么學”,因此,確定課堂教學方法,使教法與學法協(xié)調、同步,從而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2)加強指導與訓練——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課堂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教會學習方法的過程。
總之,教師要注意學習方法訓練,促使學生動腦,學會獨立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方法,逐步學會學習。
三、復習
復習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變?yōu)樽约褐R的重要手段??鬃诱f:“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不進行復習,難以消化已學知識;不進行復習,難以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不進行復習,難以更好地吸收新知識,同時不利于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由于學生課外時間相對較多,因此,充分利用好課外時間搞好復習是提高自學能力的良好途徑。
當然,學生復習方法也很多,有的學生按課堂復習,有的學生按章節(jié)復習,也有的按某一知識點進行復習……
同樣,為了引導學生自主復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教師應加以引導,使學生由不會復習,逐步養(yǎng)成自覺復習的習慣,進而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從而獨立運用各種方法解決與課本有關的新問題,以及相關各種實際問題,善于自我檢查、自我評價、自我補償。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掌握知識,才是教育成功之所在。
應該明白,搞好預習,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可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活,靈活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可使教師靈活地駕馭課堂,使課堂氣氛活躍,真正意義上發(fā)揮課堂這個主渠道作用,同時,課后適時復習,可使所學知識及時消化,并對所學知識不斷積累,從而學會學習,使自己終身受益。
總之,預習、聽課、復習是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自學能力的一個統(tǒng)一體,不能擅自將其割裂開來,不能強調某一部分的特殊地位,只有正確使用成功的學習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掌握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