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娜
摘 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英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進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就動機的概念和分類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提出了融合性動機和工具型動機分別與內(nèi)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可相互交叉出現(xiàn);其次介紹了英語學習動機對學生英語學習至關重要,指出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不能提高的原因,分別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改善此狀況,并給出了幾點英語課堂教學的建議;最后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處,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仍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 英語學習 學習動機 英語教學
一、引言
語言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動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具能動性的因素之一,故而受到諸多英語教學研究者的關注。對于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中國學生來說,其動機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筆者選擇研究“動機”的原因。改革開放以來,外語,尤其是英語,不管是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大學英語教學的成果并不盡如人意。正如中國前任副總理李嵐清所指:“中國大學生已經(jīng)學了十年英語了,但是他們還不會聽說讀寫……他們的英語使用能力依然很匱乏?!贝蠖鄶?shù)英語老師都贊成,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決定英語學習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什么引起這一不如意的現(xiàn)象呢?為了改進這一現(xiàn)象,我們又能做什么呢?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如何有效地學習英語?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解釋什么是動機、闡述動機的分類。只有搞清楚這些問題,學生的英語學習才能從動機的角度有所提高。因此,應當鼓勵學生主動、積極、樂意學習英語。當然,英語教師也可以從本篇論文中獲益。
二、動機的定義
動機在教育心理學中是個很廣很復雜的話題,涉及很多理論知識。研究動機可以通過行為、認知和社會建構等方面入手,因此動機是多維的。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絕對的、直白的、完全被認可的動機的概念,更不要說對動機本質(zhì)的描述了。Gardner對二語習得中動機的定義是最著名的,并且被廣泛引用,1985年他將動機定義為:“The extent to which an individual works or strives to learn the language because of a desire to do so and the satisfaction experience in this activity.”八年后,Gardner和Maclntyre(1993)將動機重新定義為:“The desire to achieve a goal,effort tended in this direc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task.”在AMTB(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態(tài)度和動機的測量組)中,人們可以通過三種方法衡量二語學習動機:a.學習語言的欲望;b.動機強度;c.學習語言的態(tài)度。
動機可以分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工具型動機是指將語言作為達到某個實際目的的工具,如找到一份工作;融合型動機是指了解目標語文化,并且可以融入其中。此外,動機也可分為內(nèi)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nèi)在動機指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學習活動本身能使學生得到情緒上的滿足,從而產(chǎn)生成就感。內(nèi)在動機提供了一個促進學習和發(fā)展的自然力量,在沒有外在獎賞和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激發(fā)行為。例如,即使沒有外在的獎賞和壓力,興趣也能使得一個人產(chǎn)生學習某種語言的欲望,甚至使一個人接受挑戰(zhàn),迎難而上。內(nèi)在動機的反面就是外在動機,它是由外在獎賞、報酬,或者壓力提供動力的動機。在英語學習中,融合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以及內(nèi)在動機和外在動機,都是可以相互交叉出現(xiàn)的。
三、建議
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和效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動機大致有以下幾種:對英語感興趣,喜歡英語,喜歡英語國家的文化,為了將來能夠出國,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考試拿高分,過英語等級考試,等等。這些動機中有融合型動機、工具型動機、內(nèi)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大部分學生的動機是幾種動機交叉在一起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只要是有內(nèi)在動機或者融合型動機出現(xiàn)的,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高。
基于以上理論,就二語教學,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就教師本身而言,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指導者,還應當是一個向導、一個組織者、一個參與者、一個聆聽者。教與學是一個合作的過程,所以教師應當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了解更多的英語國家文化,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內(nèi)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教師在授課中應當多加設計以下形式的課堂活動:
(1)個人演講
教師應當不限話題,給學生即興上臺演講的機會,讓學生任由自己發(fā)揮做出演講,旨在培養(yǎng)他們上臺演講的能力,在他們做完演講后,讓其他學生就演講者的演講作出評論。
(2)兩人活動
每個學生應當有個搭檔,他們可以互相交流,這樣學生可以自由地、適時地用英語交流。
(3)角色互演
給學生一個特定的場景,讓學生進行即興表演。在表演之前,教師應當向學生介紹清楚角色、背景及學生在表演中將要用到的一些詞匯,這樣做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并且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4)小組討論
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討論課后問題,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表達并且發(fā)散他們的思維。
(5)辯論
將班里的學生分為三大組,正方、反方和中立方,根據(jù)他們對問題的觀點,組織他們辯論,這項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用英語的思維思考問題,激發(fā)他們表演的欲望及滿足感。
(6)評價和反饋
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展示做出反饋,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這樣學生可以更加自信,但是必要的時候也要指出一些錯誤。
2.就學生而言,學生應當努力配合教師的課堂活動,積極參與進去,多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在英語學習中要有付出,與此同時也應當注意學習效率。
四、結語
動機一直以來被英語教師作為成功學習英語的催化劑,沒有動機,成功學習英語將無從談起。本篇論文基于此提出幾點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建議,以促進學生學習英語。事實上,每個班仍然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是不高,因此找尋學生缺乏動機的原因,并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是每位英語教師的職責,教師應當向學生闡明:努力學習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是二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簡言之,動機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是個需要探索的巨大區(qū)域。盡管筆者的研究不是很全面,但是筆者仍希望其對英語教師的研究和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Gardner,R.C.& Tremblay,P.F.On motivation,research agendas,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359-368.
[2]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London:Adward Arnold,1985.
[3]楊連瑞,張德祿.二語習得研究與中國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秦曉晴,文秋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nèi)在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