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聯超
小學科學課程具有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知識覆蓋面廣,拓展性強。但是,有許多知識教科書沒有直接呈現出來,這導致許多教師備課十分困難。因此,筆者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科學教師,必須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上下足功夫,對知識進行加工、提煉、升華,將精華部分展示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其樹立科學的價值觀。
一、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科學課程的課目順序,占據知識的廣度和高度,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教科書、助學練習本、網絡資源。
一是研讀課程標準。研讀課程標準,俯視小學科學知識的全貌和編寫意圖,對于搞好科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不謀全局者不可謀一隅,不鉆課標者不能教一課?!墩n程標準》“前言”部分敘述科學課程的背景、性質和理念。“課程目標”部分敘述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以及各部分目標的相互關系。“內容標準”部分描述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五個方面的內容標準及活動建議?!皩嵤┙ㄗh”部分提出了教學、評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科書編寫、教師隊伍建設、關于科學教學設備和教室的配置等六個方面的建議?!案戒洝辈糠趾唧w目標中行為動詞的定義、案例等內容。這些都是科學教師必須了解的內容。
二是通讀教科書。這是師生共同研習、對話的文本。科學教科書涵蓋了小學生基本要學習的內容,大部分的實踐應用都是在科學教科書的基礎上生發(fā)和輻射出來的。教師要通讀教科書,研讀單元和課文,把握科學實驗、科學概念,這是搞好科學課程教學的前提。
三是把握教師用書。我們使用的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用書。其體例包括:本冊教科書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單、各單元說明和教學建議,其中,單元說明和教學建議包括單元概述、單元教學目標、分課時教學建議等。教師對分課時教學建議要認真研讀,理清教科書課文每個小標題下面的知識要點。教師用書對教科書的分析非常細致,教師務必認真研讀,對相關實驗要提前預做,并能記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四是多看助學練習本。助學練習本是遵循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根據教科書的內容和科目順序同步編寫,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研究能力的練習本。其題型包括填空、選擇、判斷、連線、分類等。教師要多看不同版本的助學練習本,親自嘗試完成練習并對照答案,精選涵蓋全面、設計巧妙、生動活潑的題目給學生練習,或者組織學生學習教科書后編制練習題目,相互檢測。以練促消化,以練促鞏固,以練促運用。
五是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可以根據科學課目的內容,借助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來查找教育網站、公共網站中的科學教學資源,如文本、課件、視頻、圖畫、試題、教學實錄、教育講座等,并甄別、篩選,借鑒優(yōu)質資源。
二、教師應對知識進行總結、提煉與加工
一是形成系統(tǒng)知識。教科書的知識比較零碎,教師要把它們整合為一個整體,形成知識的系統(tǒng),線狀知識、網狀知識比點狀知識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畫知識樹和列圖表都是知識系統(tǒng)化的良好方式。在知識系統(tǒng)中,要區(qū)分重點和難點,重點知識是由教科書體系決定的,它在所有知識中占的分量最大,是所有知識的發(fā)源點、中心點、交匯點。難點知識是由知識本身和學生決定的,這樣的知識字節(jié)多,誤區(qū)多,思維的中間步驟多,空洞、抽象、區(qū)分度小,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很遠。例如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微小世界》,主線是講放大鏡和顯微鏡,分別講它們的構成、放大倍數、使用方法、應用舉例等;關于昆蟲、晶體、細胞、微生物的知識是應用舉例中派生出來的知識。所以,該單元重點知識是顯微鏡的構成和使用方法,難點知識是細胞、微生物。
二是總結知識的規(guī)律。規(guī)律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它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要善于用規(guī)律性知識解決科學問題??茖W教科書的規(guī)律性知識,有些在教科書上呈現出來,有的沒有呈現,需要教師強調和總結。例如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考試經常要求判斷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梢赃@樣總結:物理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產生了新物質;物理變化只是大小、形狀、狀態(tài)的改變,化學變化會產生變色、發(fā)光、發(fā)熱、氣體、沉淀等現象……
三是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要把相近和相對的知識進行聯系比較,找到他們的相同點、不同點和連接點,既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又有利于知識的精細化。例如六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簡單機械》,我們從省力的角度,比較三種杠桿,即省力的杠桿、費力的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并總結出三種杠桿的內容和規(guī)律。
四是認真探究知識背后的原因。知識“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是關于知識背后的“為什么”則更為重要。有些“為什么”,在書上用氣泡圖提示;有些“為什么”,靠教師和學生提出來。例如,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為什么放大鏡講得少而顯微鏡講得多,第二單元為什么物理變化講得少而化學變化講得多。因為放大鏡是基礎,很簡單;顯微鏡是重點和難點。物理變化簡單,意義不重大;而化學變化復雜,作用重大。
五是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意義。科學知識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學生如果能用科學知識對學校、家庭、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解釋、說明、舉例,就會認識到科學知識的實踐意義。例如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易拉罐壓扁、水結冰等都是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白糖加熱變黑等都是化學變化。
六是教給學生輕松掌握知識的方法:如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微小世界》講到用放大鏡觀察晶體,教科書說自然界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也就是非晶體或由非晶體組成的固體物質較少,記住少的比記住多的容易,我們可以總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體,用排除法判斷其他的固體物質是晶體,并用諧音的辦法來記憶。
七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情感、價值觀。例如學習六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環(huán)境與我們》,要讓學生形成保護環(huán)境、愛護環(huán)境的思想。通過科學的學習,使學生保持與發(fā)展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樂于探究的欲望,珍愛并善待周圍環(huán)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等。此外,學習科學知識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找到更好的實驗方法,取得更明顯的實驗效果。引導學生用發(fā)散思維聯系生活實際,比一比看誰找到的實踐應用多。
古人云:“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科學教師要像蜜蜂一樣,采得百花釀成蜜,為學生學習、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而辛苦,為學生的成就、為祖國的未來而甜蜜。
(責任編輯 楊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