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慧
摘要:語音對于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它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表達情感的基本工具。目前中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如:教師英語發(fā)音不準,學生“啞巴英語”“中式英語”現象嚴重,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師應掌握一些開展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策略,一是營造輕松愉快的語音學習環(huán)境,采用傳統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二是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語音學習的自信;三是開展日常語音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發(fā)音習慣。
關鍵詞:中小學 語音教學 問題 策略
談到語音教學,許多英語教師就開始頭疼,有些教師覺得語音內容在考試中不考,因此也不用耗費課堂時間去教;有些教師覺得要講,但不必花太大精力去講;還有些教師認為語音教學很重要,可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去學。針對這些問題,英語教師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一、語音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語音是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
語音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英國語言學家吉姆森說:“要學會講任何語言,一個人只需它的50%~90%的語法、1%的詞匯便足夠用了,但語音知識卻必須近乎100%掌握?!睂W英語,語音是第一關。就好比建房子,語音相當于房子的地基,地基不打好,整個房子自然建不牢固。掌握扎實的語音基礎,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英語的自信心。一個人說英語結巴,當他發(fā)現自己的語言表達有問題,別人不愛聽,久而久之他也不愛說了。所以,語音是語言教學的基礎,語音教學在語言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語音是表達情感的基本工具
語音包括語言的聲音系統、重音和節(jié)奏、語流和語調。語音好比是語言的外殼,最先讓人們觸及感知一個人的情感,在表達意思上也更具有生動性。衡量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如何,語言語調是關鍵因素之一。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人們用來互相溝通交流的工具之一,它是有聲的,從說話人聲音的高低、語氣的急促與否,聽話者就可以感知說話人的情緒,比如“你怎么還不來?”這句話可以傳達出多種意思,如果說話人用短而>中的語氣說,我們就知道他一定很生氣;假如換一種語氣,慢慢地柔柔地說,那他的心情或許還不錯,這就是語氣語調不同所表達出不同的情感效果。語音賦予語言以靈魂,賦予語言生命力。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英語發(fā)音不準
中國有56個民族,受地域影響,許多教師平時都是用方言說話,致使他們說英語時也帶有本地腔。如此一來學生要么聽不懂,要么聽了只覺得好笑。比如,北京人說話兒化音嚴重,當他們說英語時也帶有這種特征,而南方人說英語時經常該“r”時不“r”。有些教師對語音項目了解不全面,語音教學往往只停留在音標教學上,語音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沒有落實到位。還有的教師只在七年級剛開始時開展英語語音教學,之后就再也不提了。
(二)學生“啞巴英語”“中式英語”現象嚴重
許多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只是單純地為考試而學英語,并不把英語當做一門語言來學習。在平時只重視語法知識的積累,忽視了口語的學習,英語語音的學習更是拋在一邊。學生經常在英語考試中考高分,遇到將英語運用到對話交流中就不行了。不會說,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啞巴英語”;有的說不好,也就是我們說的“中式英語”。學生雖然學過音標,但是對音標的掌握不準確,不扎實,很多學生甚至還不知道英語中到底有多少個音標。也有學生用漢語為英語注音,借助漢語學英語,產生不合適的甚至是錯誤的目的語言,形成漢語的負遷移。例如,給eat注音“依特”,black注音“不來克”,sweater注音“斯文特”,face注音“肥斯”等。還有許多學生受漢語的影響,習慣把一句話中的每個詞都讀得響亮、清晰,聽起來就像一連串長度均等的音節(jié)排列,這種說話方式會影響真實的對話交流。因為不會讀音標,當學生在閱讀中碰到不認識的單詞查閱字典時,也只能知道其意思而不知其讀音,對于單詞的記憶不清晰。
(三)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一些教師的語音教學墨守成規(guī),對語音教學不重視,在教學中只是簡單地讀讀單詞,寫寫音標就完了。假如一個人每天都換一套衣服,那么看的人就會對他感興趣,好奇明天他會穿什么衣服;反之,一個人經常每天都穿一樣的衣服,大家久而久之也失去了觀察他的興趣。同理,試想學生每堂課學單詞的方法都一樣,又如何能提起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很多成果都是好奇的產物。
受“考什么教什么”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因為各級考試題都不呈現單純考查音素的辨音題,逐漸在認識上產生偏差,認為語音教學不重要。這就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學生因為不會讀或讀不好而漸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曾經針對一些英語學困生進行了一項調查。
問:為什么不想學英語?
答:不感興趣。
問:為什么不感興趣?
答:因為學不好。
問:為什么學不好?
答:因為不懂。
問:為什么不懂?
答:因為不認識單詞。
問:為什么不認識單詞呢?
答:因為不會讀。
歸根結底,源于學生不會讀,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缺少了語音教學,將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fā)現,學生不會讀,源于教師對他們會不會讀并不重視。另外,教師的語音教法也不能有效吸引學生,對學生學習的情況沒有做好評價和督促。久而久之,學生不會讀,讀不好,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三、開展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
1.營造輕松愉快的語音學習環(huán)境
有關研究認為,語音學習與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信程度密切相關,語音實踐教學一個新的發(fā)展動向就是強調學習的情感域,而不是傳統的知識獲取。身體放松、情緒平靜的狀態(tài)才是接受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一定程度的自信心能夠促進語言學習者進行語言輸出。因此,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輕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是現代語音教學中教師首要關心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很多辦法,比如課前播放一首英文歌曲讓學生聽,既可放松心情,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其實也是英語語音教學的一部分,讓學生感受英語歌曲的節(jié)奏和語調。教師也可以講個英語小笑話或短故事,活躍課堂氛圍。
2.采用傳統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聽錄音、讀句子等語音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應創(chuàng)新英語語音教學方法,如音頻視頻教學法、模仿電影對白、練習繞口令、唱英文歌曲、背誦英文歌謠、表演英文戲劇等。其中,多媒體的運用尤為重要。多媒體在英語語音教學中有著其他教學工具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集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為一體,可以滿足學習者視覺、聽覺等全方位的感官需要。多媒體信息處理系統具有播音、錄音及聲音剪輯功能,解決了困擾電腦輔助語言教學中的聲音問題,實現了通過有聲語言進行人機對話的夢想。多媒體技術使電腦輔助語言教學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不但可以運用于詞匯、語法、閱讀等方面的輔助學習,而且為語音教學的革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F在農村中小學逐步實現了班班通,為運用多媒體英語語音教學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培養(yǎng)學生語音學習的自信
在語音學習中,有些學生常常因為掌握不了語音語調而產生焦慮和緊張情緒,甚至喪失信心。有的學生非常害羞,在他們眼中所謂的“面子”比學到知識更重要,他們擔心如果讀錯會被同學和老師笑話,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完美主義者,沒有足夠的把握他們絕不回答問題。教師應該經常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找到適當的機會加以放大。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一句簡單的鼓勵的話,一個由衷的表揚,甚至一個贊許眼神,都能使學生的自信心高漲。
有這樣一個學生,性格自卑,從不與人交談,更不要說主動回答問題。筆者在課堂上經常點名讓他回答問題,鼓勵他開口。剛開始他一句也不答,可是經不起老師的持續(xù)關注,慢慢地也能回答一兩句,這個時候筆者就及時表揚:“你的發(fā)音真不錯!”“你的語調非常好!”有一次布置了背誦任務,第二節(jié)課上問誰可以背誦一下,舉手的人寥寥無幾,卻很明顯地看到那個學生怯怯地把手舉得低低的,于是筆者就讓他站起來背誦,他背誦得出乎意料的好,語音語調拿捏準確,班上同學紛紛為他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后來,這名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自信,英語成績也越來越好。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發(fā)音習慣
英語語音的學習是個持續(xù)的過程,需要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英語語言的學習不是有“童子功”就行了,一個學了兩年英語的人一旦停止了英語學習,過一段時間后就會發(fā)現英語運用起來不怎么順溜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聽英語新聞,只是讓他們聽聽,不要求聽懂,這種做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每天讀個英語故事,如“Frogs Treasure”,或者每天練習一個簡單繞口令:
The eel is ill and the sheep is in a ship.
I eat eel while you peel eel.
A cheap chocolate chip for busy bees.
I see green seaweed by the seashore.
學生經過這樣每天的反復持續(xù)練習,逐漸就能夠把英語語音滲透到實際的英語語言交流中去,英語語音教學也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