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運宗
(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桐城派學術(shù)研究中心, 安徽 桐城 231400)
【文學】
論桐城歌中女性話語及情感美學特征
陶運宗
(桐城師范高等??茖W校桐城派學術(shù)研究中心,安徽桐城231400)
[摘要]桐城歌是民歌類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巨量的桐城歌文獻以及其活態(tài)傳承形式,使之成為研究桐城地域文化生態(tài)的重要資源。桐城歌保存了大量以情本主義為核心的女性歌謠文本,展現(xiàn)了被歷史遮蔽的女性情感世界,交織著性靈自由與義理規(guī)訓的多重美學特征。桐城歌研究有利于開拓由桐城派詩文建構(gòu)的單一地域文化體系,還原桐城地域文化生態(tài)多元性本質(zhì),有利于推進地域文化史的研究。
[關(guān)鍵詞]桐城歌;文獻整理;女性意識;文化生態(tài)
明清兩代是桐城文化的興盛時期,古文、理學成為桐城文化的核心,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地方史價值。按照姚鼐、方宗誠等桐城派學者建構(gòu)的桐城文化史發(fā)展譜系,自明中葉,何唐居鄉(xiāng)講學開始,方學漸著《心學宗》,桐城理學興盛,到明末清初,方以智集其大成,桐城成為全國重要的理學之鄉(xiāng)。到清代學風轉(zhuǎn)變,方苞、劉大櫆、姚鼐等以古文相號召,形成了浩大的桐城古文派,但桐城派學術(shù)根本在于“學行程朱”、“文在韓歐”理學傳統(tǒng)。姚鼐認為自明代以來,桐城文化經(jīng)歷了“釋氏衰歇”而“儒士興”的過程,方東樹、方宗誠等學者延續(xù)這種歷史敘事模式。這成為主流的桐城地方史敘事模式,張揚了桐城士大夫文化傳統(tǒng),但也造成對桐城地域上一直活躍著的桐城歌等民間文學的遮蔽,雖有少數(shù)文人參與了民間文學的創(chuàng)作,如方文《竹枝詞》、姚興泉《龍眠雜憶》,但雅、俗兩種文化區(qū)隔明顯。從文化生態(tài)學來看,文化發(fā)展是由于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復雜變量發(fā)展變化導致的,在與地域環(huán)境相適應中形成特殊文化及其類型、模式。桐城作為我國明清時期的重要文化區(qū),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生產(chǎn)與傳播模式。桐城歌文獻的發(fā)掘與整理,為我們展現(xiàn)了桐城文化的多元性內(nèi)涵。本文從文化生態(tài)視野出發(fā),選擇桐城女性歌謠文本為切入點,考察桐城歌中的女性形象與情感美學特征,揭示其自由活潑的情本文化本質(zhì),還原被正統(tǒng)文化壓抑之下的女性話語及其現(xiàn)代性意義。
一、桐城歌文獻與情本文化
桐城地處長江中下游,歷史上屬吳、楚必爭之地,受吳、楚文化影響最大。從漢代至南北朝時期,沿長江中下游流域形成了一條民歌文化帶,其中長江中游的西曲、長江下游的吳歌最具代表性,以樂府民歌最為著名。漢代著名樂府歌謠《孔雀東南飛》等經(jīng)典民歌產(chǎn)生于桐城周邊(《孔雀東南飛》文化遺產(chǎn)地屬于懷寧、潛山二縣,皆與桐城交界,屬于桐城文化圈)。而湖北、江西、安徽的采茶調(diào)、山歌、徽調(diào)等最終孕育出黃梅戲、徽劇等戲曲。桐城歌與黃梅戲發(fā)展有著重要聯(lián)系,桐城歌《苦媳婦自嘆》整體移入黃梅戲,成為其經(jīng)典劇目。[1]87在藝術(shù)影響上,黃梅戲藝術(shù)大師嚴鳳英出生于桐城,由學唱桐城歌而進入黃梅戲藝術(shù)表演領(lǐng)域,桐城歌是其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重要底色。
桐城歌又稱桐城時興歌,是明代中晚期興起于桐城地方的一種曲調(diào),后流傳于吳語地區(qū)。明代《萬歷野獲編·時尚小令》里的一段話提到“桐城歌”:“嘉、隆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桐城歌》《銀紐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軼,舉世傳誦,沁人心脾?!盵2]556相應的歷史記錄,還有明代顧起元在《客座贅語·卷九·俚語》里也說:“里弄童孺婦媼之所喜聞者,舊惟有《傍妝臺》、《駐云飛》、《耍孩兒》,……后又有《桐城歌》、《掛枝兒》、《乾荷葉》、《打棗竿》等?!盵3]465可見桐城歌在明代已傳唱于世,風靡一時。目前桐城歌因其巨量的文獻存在(目前保存近萬首歌謠文本),獨特的藝術(shù)形式以及活態(tài)傳承面貌(根據(jù)桐城歌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桐城歌歌唱者仍然進行著口頭創(chuàng)作,桐城歌傳承人和傳承區(qū)域已得到政府認定和保護),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國家級民歌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研究地方文化的珍貴文獻。
七言五句式歌體形式是桐城歌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征。這種句式近于元人的小令,讀來瑯瑯上口,桐城歌在創(chuàng)作、流播、刊布的過程中體式幾經(jīng)衍變,至明萬歷時基本定型,如《私情佳味·其一》[1]4:
自古山歌四句成,
如今五句正時興。
看來好似紅納祅,
一番拆洗一番新,
興,
多少心思在尾聲。
這種五句式民歌成為桐城歌的主要形式?!锻┘姨幪幱懈柘伞酚涊d:“五句山歌五句連,五句歌兒連成片,湘鄂浙贛歌千首,沒我五句歌兒妍,桐家處處有歌仙?!盵1]31由此我們可知,一方面五句式成為桐城歌的顯性特色;另一方面還可以判斷桐城歌演唱腔調(diào)是廣泛吸收鄂、贛等長江流域民歌曲調(diào),結(jié)合桐城方言而形成了自身藝術(shù)特色。
桐城歌的發(fā)展與傳播離不開文人雅士的文獻整理和參與創(chuàng)作。明代中葉以后,心學思潮流行,文化重心向下,文人積極參與民間創(chuàng)作,俗文化隨之興起,民歌尤為興盛。明代社會政治轉(zhuǎn)向也推動了民歌的興起,“京師自宣德顧佐疏后,嚴禁官妓,縉紳無以為娛,于是小唱盛行”[2]659,士大夫追捧民歌小調(diào),民歌成為繼宋詞、元曲后的“我明一絕”。文人對桐城歌的貢獻主要在于:一是文人對桐城歌文獻的整理,《明代雜曲集》收錄桐城歌25首,《風月詞珍》收錄“時興桐城山歌”54首,著名學者馮夢龍輯錄的《山歌》中收錄“桐城時興歌”24首。二是文人參與民歌創(chuàng)作,其中清代文人姚興泉創(chuàng)作大量桐城歌,結(jié)集為《龍眠雜憶》。文人的桐城歌創(chuàng)作和整理提升了桐城歌的文化品位,也推動了桐城歌的廣泛傳播。
桐城歌中情歌數(shù)量最多,以男女愛情為內(nèi)容的民歌在桐城民間廣為流行。桐城歌的類型主要有勞動歌、生活歌、儀式歌、時政歌、情歌、兒歌等。在茶歌、漁歌、樵歌等帶有地方勞動特色的民歌和儀式歌之外,情歌是桐城歌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部分。明代馮夢龍《山歌》收錄的24首桐城歌俱為情歌題材。清代姚興泉在《龍眠雜憶》中記述桐城歌:“余兒時曾耳熟之,大率皆男女托興之詞,然語意含蓄,樂而不淫,頗近風人之旨?!?/p>
桐城歌記錄了愛情生活的全過程。桐城歌里完整記錄了充滿贊美的求愛歌,如《幾樣的大姐幾樣的花》[1]45:
河里撐船河里劃,嗷聲大姐來喝茶。
端條板凳攔門坐,幾樣的大姐幾樣的花。
正月梅花朵朵開,二月杏花開出來。
三月桃花紅似火,四月薔薇靠墻開。
五月枝子見里黃,六月荷花滿之塘。
七月菱角飄水面,八月桂花滿院香。
九月菊花家家有,十月芙蓉賽牡丹。
十一臘月無花開,大雪霏霏飄下來。
考察求愛對象的盤歌,以歌為媒,充滿諧趣。如《先要考你人》[1]158:
我卻先要考你人,
我把八字報你聽,
你說出頭尾合合婚,
我是鐵樹開花那年的,
桃樹開花那月的人,
月亮團圓那個日,
白果開花那時生。
小郎一聽喜沖沖,
你的八字正合我的婚,
鐵樹開花甲子年,
桃樹開花三月人,
月兩團圓十五日,
白果開花子時生。
還有兩情相悅、海誓山盟的熱戀歌。如《送郎》二首[1]12:
送郎送到五里墩,
再送五里當一程。
本待送郎三十里,
鞋弓襪小窘難行,
斷腸人送斷腸人。
郎上孤舟妾倚樓,
東風吹水送行舟。
老天若有留郎意,
一夜西風水倒流,
五拜拈香三叩頭。
寫別后的相思歌。用雙關(guān)語含蓄表達無盡的相思情意,如《素帕》[1]10:
不寫情詞不寫詩,
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顛倒看,
橫也絲來豎也絲,
這般心思有誰知?
更有寫男耕女織生活的甜情蜜意。如《送飯》對歌[1]74:
太陽當頂頂當著中,
小大姐送飯上山嶺,
上山打破蓮花碗,
下山刮破紫羅裙,
紫羅裙,
小哥哥這碗午飯吃不成。
心肝上姐姐是郎的人,
說什么午飯吃不成,
花碗打破之郎來買,
羅裙刮破郎換新,
郎換新,
下回送飯千萬要小心。
桐城歌中保留了豐富的情本文化內(nèi)涵,這對我們?nèi)嬲J識明清時期的桐城地域文化結(jié)構(gòu)提供了重要參考。明清時期,桐城處于江南文化圈邊緣,是典型的鄉(xiāng)土文化形態(tài)。在鄉(xiāng)土社會,人們認為愛情具有破壞力和不穩(wěn)定的特點,在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中也是歌頌婦德而隔絕私人感情的,很多族規(guī)家訓對男女愛情是嚴厲壓制的。正如費孝通指出的,就鄉(xiāng)村家庭結(jié)構(gòu)比較而言,西方家庭是以夫婦為主軸的家庭關(guān)系模式,中國傳統(tǒng)家庭中父子是主軸,是屬于事業(yè)型家庭,夫婦間的愛情是回避的,夫婦結(jié)合是為了完成家族事業(yè)。[4]46而桐城歌的大量發(fā)掘,展示了真實而豐富的民間女性情感活力,這種矛盾性是研究桐城派和地方史者應注意的。
二、桐城歌里的女性欲望與表達
桐城是明清理學重鎮(zhèn),自方學漸開創(chuàng)方氏理學,代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氣節(jié)崇拜傳統(tǒng),涌現(xiàn)出大量的理學修養(yǎng)深厚的人物,如不畏強權(quán)的左光斗、忠孝兩全的方以智、肅穆雍和的張英,構(gòu)成了理學傳家的地域文化傳統(tǒng)。同樣,在桐城派文學傳統(tǒng)中,古文家發(fā)揮文以載道之旨,私人的正常情感、人性常常被漠視、有意隱蔽或抹殺,不合道義者不入文,女性情感被男權(quán)文化規(guī)訓和書寫,常常是扭曲的。在以理學為根底的桐城派文學中,雖然也有著對眾多貞女、烈女、節(jié)女的書寫,但女性是沉默的,女性的感情世界是無從得知的,有的只是德性高尚無私情的賢女子形象。
相反,桐城歌記錄了在正史中節(jié)婦、貞女之外的真實聲音,保留了被正統(tǒng)文學有意回避卻隱性存在的女性情感世界和人性訴求,揭示了民間多元文化形態(tài)。
桐城歌文本最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其保留了女性追求情感自由和人性解放的精神與理想。
其一,對女性守節(jié)文化的叛逆。愛情與自由聯(lián)系在一起,殘酷的倫理和制度安排,常常犧牲了人的本真情感,守節(jié)是對女性進行道德剪裁和殘酷壓制。按照傳統(tǒng)倫理,丈夫去世,妻子要守寡三年,才能獲得政府鼓勵,樹立牌坊以表彰貞潔。對此,正史或古文中很少見到女性的反抗之聲。在桐城歌中,女性對于守節(jié)態(tài)度鮮明反抗強烈。在《我不要這空名頭》中:“公怪婆婆老糊涂,無兒媳婦定要留,待等三年大孝滿,三岔路口豎牌樓,豎牌樓,萬古標名在后頭?!倍眿D的反抗是:“媳婦聞言雙淚流,狠心公公太固執(zhí),你為兒子爭榮譽,我的光陰付東流,付東流,我不要這空名頭?!盵1]61
其二,對非正?;橐龅姆纯埂C髑鍟r期童養(yǎng)媳是常見的婚姻制度,桐城俗稱“壓子轉(zhuǎn)”,舊俗中夫妻未有男孩就抱回一個女孩回家壓子,如果生了男孩,便把養(yǎng)女配給男孩為妻,這種夫妻年齡相差很大,對女性而言是非人道的婚姻。這種現(xiàn)象并非為桐城獨有,但桐城歌中記錄了大量童養(yǎng)媳反抗的民歌?!妒藲q大姐周歲郎》:“石榴花開長又長,十八歲大姐周歲郎,日日把屎把尿服侍好,還要天天晚上抱上床,睡到半夜要奶喝,不痛不癢給一掌,我是你壓子轉(zhuǎn)的妻子,不是生你養(yǎng)你的老娘,若不是礙在公婆面,一腳把你踢下床?!盵1]79以石榴花比喻少女的青春正艷,而妻子處在撫養(yǎng)丈夫的尷尬境地,看似詼諧的語調(diào),實際是悲涼的人生。對這種非正?;橐龅姆纯怪襞e不勝舉,如《心中好似扎把刀》:“抬頭望天天不高,低頭看草草又焦,回頭望郎郎不長?!盵1]79愛情如野草般枯焦,人性被無情摧殘。在《日出東山月落西》中發(fā)出了詛咒般的聲音:“窗外明月照床前,雙腳勾郎郎自眠,可恨爹娘配婚小,活人睡在死人邊?!盵1]79還有《只求丈夫早死早嫁人》:“小奴今年十八歲,丈夫只有幾月零,何時丈夫長成人?”[1]82被掩蓋之下的歷史中,女性的情感與生命是無關(guān)緊要的,正統(tǒng)文學講究婦德,對女性真實的情感需求視而不見,但這些民歌保留了她們的反抗之音。
其三,女性歌者對生命自主的真摯追求。桐城歌展現(xiàn)了一個不同于古文書寫的女性世界,男女之間的感情是自由奔放的,沒有道德的過度壓制,只有人性的自然表現(xiàn)?!读脗€心中如意人》:“十七十八花一枝,再不撩郎到幾時,郎不撩姐是癡漢,姐不撩郎枉為人,枉為人,撩個心中如意人?!盵1]135女性大膽地發(fā)出追求情感自由的聲音。又如:
我和小郎情意投,
哪怕爺娘不甘休,
打也受來罵也受,
寧死不把小郎丟,
拉到公堂有妹講,
扯到官府有妹求,
任你官家再發(fā)怒,
出門還要手拉手![1]134
更有對愛情的美好想象和憧憬,如:
荷花愛藕藕愛蓮,
花兒香來藕兒甜。
荷花愛藕絲縷縷,
藕愛荷花朵朵鮮,
朵朵鮮,
人意相投共枕眠。[1]133
桐城歌中保留了女性歌謠文本,是研究女性文化的活化石。女性癡情潑辣、不事造作、熱情奔放,完全沒有傳統(tǒng)禮教規(guī)訓下的隱忍與沉默,代之以女性對愛情的美好憧憬與大膽追求。
三、桐城歌女性話語的性靈與義理矛盾
桐城歌展現(xiàn)了民間文化的勃勃生機,女性的聲音在民歌文本中得以保存,但愛情的性靈自由始終與社會規(guī)訓交織在一起,情愛話語最終指向的是對義理之道的服從,或是借用義理之道以獲得愛情的合法性。
其一,桐城歌展示了女性真實的情感,展現(xiàn)了女性本真性生命美學,以歌撩情,備受文化壓抑的女性在民歌中得以直率、自然地表達情感。桐城歌展現(xiàn)了愛情的自由美,愛情的自由形式在正統(tǒng)詩文中被消解,但卻在桐城歌中得以保存和流傳。如:
昨日無事姐家行,
頂頭撞見姐父親。
低著頭兒唱個諾,
姐在旁邊笑嚶嚶,
哥呀,
笑你不敢叫丈人。
小小桃子此處生,
里紅外白愛煞人。
桃子就是姐的肉,
核子就是姐的心,
姐啊,
你心里還有一個仁。[1]17
在男女對唱的情歌中,男女之間的調(diào)笑與詼諧,洋溢著自由的愛情美意,那種男女授受不親、男尊女卑等觀念在歌謠中根本不存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文化運動推翻了古文道德傳統(tǒng)之后,這種民間的情感模式至今也沒有改變,讀來依然親切動人。
桐城歌充分展現(xiàn)了愛情的堅貞美,對愛情理想的向往與祈盼。此類題材是女性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表現(xiàn)了對愛情永恒與忠誠的祈望。如《天平》[1]11:
郎做天平姐做針,
一頭砝碼一頭銀。
情哥你也不必間敲打,
我也知得重與輕,
只要針心對針心。
運用比喻和象征以傳情的《塔》[1]11:
一座寶塔七層尖,
年深月久造得全。
我兩個相交如造塔,
一磚不砌枉徒然,
人要工夫又要專。
對玩弄愛情、背叛愛情的痛斥,如《筆》[1]10:
卷心筆兒是兔毫,
翰墨場上走一遭。
早知你心容易黑,
不如當初淡相交,
世間好物不堅牢。
桐城歌展現(xiàn)了女性生命之音,女性的生命吶喊與活力得以顯現(xiàn),突破了文化權(quán)力的束縛,突破了男性話語專制,蘊藏著豐富的女性話語與智慧。
其二,愛情不會絕對自由,性靈美學與義理規(guī)范之間的矛盾性成為桐城歌中另一種話語結(jié)構(gòu),這體現(xiàn)在大量愛情勸教的歌謠之中。在前現(xiàn)代文化語境里,男女的愛情自由沒有受到社會認可,愛情話語空間是很狹窄的。女性對愛情的擔憂是自由愛情的另外一面,戀愛私語并未成為社會的主流,而愛情從自由向倫理的靠攏,成為女性歌謠的最終精神歸宿。以長篇桐城歌經(jīng)典情歌《菖蒲與艾的傳說》、《十里亭》為例,其中隱藏著深刻的性靈美學與義理規(guī)范的沖突問題。
《菖蒲與艾的傳說》說的是因一場愛情戲謔而造成的愛情悲劇。羅家小姐資助藕郎去參加科舉,多年以后,藕郎做了官回鄉(xiāng)探望羅家小姐,在路上偶遇多年未見而正在采桑的羅小姐,為試探羅家小姐是否還對自己忠貞不渝,就對羅家小姐進行了一番戲謔與調(diào)戲,“你在路上怎說那言樁,我試妻子可有心待我郎”,接著允諾用黃金、白銀娶羅家小姐回家做繼房,而第二天當藕郎換上官服去羅家準備相認時,羅家小姐已自盡身亡,藕郎悔恨投水而死,二人死后“郎變菖蒲姐變艾,年年端陽都成雙”[1]48。菖蒲與艾草的愛情傳說在桐城地區(qū)家喻戶曉,從表面看,這部大型桐城歌表明情感是神圣的,容不得褻瀆,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歌謠所傳達的愛情必須合乎禮義的義理之訓。
《十里亭》是另一首廣為傳唱的經(jīng)典桐城歌,從其廣泛的影響力可以窺見桐城歌的情感模式與桐城民間深層文化心理。《十里亭》寫到男女自由戀愛后,女子十里送別男子離去,然后女性規(guī)勸男性勿“敗壞家風”,要孝敬父母,“銀錢少花費”,“閑事少去管”,“莫要貪玩?!?,“少單身走夜路”,“勿在花街走”,“交友心換心”,“把住自己要本分”,最后是“小郎不做兒戲人”。[1]173民歌反映了從自由愛情到守衛(wèi)愛情的轉(zhuǎn)變,在沒有自由愛情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里,如何保有自由愛情的果實,只能是走向義理規(guī)勸,從中可以看出女性的重重憂慮,她選擇了用義理之道來限制愛情。在這里,愛情美學與義理道德結(jié)合起來了。
在《孟姜女送寒衣》、《小郎是我意中人》、《十二月想郎》、《送郎》等眾多女性歌謠中,我們能看到難能可貴的女性反叛精神,而更多的是女性對自身軟弱力量的吟唱,在吟唱中祈盼男性能對愛情忠貞和堅持。
四、桐城歌的文化意義
明清時期,理學作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情欲價值被貶低,克己復禮、修身明道是對士大夫精神生活的規(guī)范,但過度的理學要求也導致社會文化的虛偽化,一面是崇高的理學要求,一面則是社會物欲橫流,陷入到深刻的文化矛盾之中。五四時期對禮教吃人、對情感壓抑的批判思潮使民間文學的文化啟蒙價值凸顯出來。胡適《白話文學史》中引進西方文學理論,將國風、樂府民歌、白話小說作為文學正宗,極大地解放了中國人的文學觀念。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寫到了明代民歌。五四時期的“整理民歌運動”被當作啟蒙運動的最有力手段,重新發(fā)現(xiàn)民間,民間文化被認為是獲取民族新生命力的源泉,是恢復人性本質(zhì)的必由之路,一直到20世紀40年代的“文藝大眾化”運動,乃至建國后的一系列民歌整理運動,文化改造思路前后一脈相承,創(chuàng)造了新型的文化,這是我們觀察桐城歌歷史價值的文化視野。其中,除了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論述到了桐城歌的內(nèi)容與藝術(shù)價值外,對桐城歌的文化啟蒙意義的闡述還遠遠不夠。
我們認為在民歌藝術(shù)上,桐城歌有著獨特的民間審美價值和啟蒙意義。桐城歌女性歌謠記錄了民間女子的本真狀態(tài),在桐城歌的女性歌謠中,情與理、身體與靈魂、欲望與倫理之間保持著張力,散發(fā)著人性的光輝。更深一層看,桐城歌展現(xiàn)了民間異常豐富的愛情美學,對情感的珍視和歌詠,在理學壓抑情感的邊緣空間,呈現(xiàn)了一片生意盎然、閃耀著人性光輝和生命靈動的民間審美天地。桐城歌文獻中的女性聲音最為強烈而多彩,我們甚至可以相信,桐城派詩文提供給后人的只是一種儒學意識形態(tài)幻象,是不全面的,桐城歌所展現(xiàn)的情感美學對正統(tǒng)文化歷史觀念能起到消融和糾偏的作用。透過桐城歌我們感受到在理學化的桐城派詩文背后,還存在一片充滿勃勃生機和無限活力的情文化空間,桐城歌將開啟人們?nèi)碌拿耖g文化想象空間。
最后,從文化生態(tài)上來講,我們認為桐城歌是建構(gòu)桐城地域文化的新維度。桐城文化與徽州文化被稱為是明清時期安徽地域文化雙峰,桐城科舉人數(shù)之多不遜于江南城市(僅次于安徽歙縣),桐城士大夫文化深深塑造著桐城地域文化精神,其中以桐城理學、桐城派古文為典范,在桐城派作家的詩文中,呈現(xiàn)的是一片修身養(yǎng)性之后的肅穆之氣和雅潔品格,感情的靈動與張揚是不允許的,道德美學壓制了情感美學。即使在桐城派中涌現(xiàn)出的一些女性作家,也是使用男性的話語模式進行寫作,被包容在男性的話語之中而面目不清。在新文化運動后,桐城派遭到無情批判,桐城歌則逐漸被發(fā)掘和重視。二者在桐城地域上共生,但在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此消彼長的不同命運,由此可以觀察中國文化從古典到現(xiàn)代的文化變遷軌跡,這在其他地域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是難得一見的奇觀。我們認為,桐城歌的被發(fā)掘,對桐城派研究以及桐城地域文化研究都有重要意義,將成為我們認識桐城地域文化的新維度。正如文化生態(tài)研究者指出的,桐城文化生態(tài)是明清典型的文化生態(tài)研究對象,從文化生態(tài)角度思考桐城文化有重要學術(shù)意義。[5]桐城文化生態(tài)應是活態(tài)的,桐城派代表著以明清理學、古文學為代表的雅文化傳統(tǒng),桐城歌則代表著以情本主義為中心的具有民間活態(tài)特征的俗文化傳統(tǒng)。如何看待同一片地域、同一歷史時期存在著雅俗兩種不同文化系統(tǒng),需要開闊的視野和多樣的研究方法。今天,桐城歌的文獻得以整理,桐城歌得以繼續(xù)傳唱,我們要站在開放的文化視角,破除地方史敘事對桐城歌的遮蔽,破除對桐城文化的單面性認知,從而全面認識桐城文化多元文化生態(tài)價值,這將是桐城文化研究的新視點。
[參考文獻]
[1]葉瀕.桐城歌[G].合肥:黃山書社,2012.
[2]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G].北京:中華書局,1959.
[3]顧起元.客座贅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5]施旭升.桐城派文化生態(tài)建構(gòu)芻議[J].中國文學研究,2015(3).
【責任編輯張琴】
An Analysis of Female Discourse and Emotional Aesthetics in the Tongcheng Folk Song
TAO Yun-zong
(ResearchCenterofTongchengSchool,TongchengTeachersCollege,Tongcheng231400,China)
Abstract:Tongcheng folk song i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huge amount of folk song literature as living legacy becomes an important resource research of Tongcheng regional culture. In those folk songs are a lot of women’s songs focusing on their emotions, which shows their emotional world and aesthetic features. Research on Tongcheng women’s songs is helpful to develop the single regional cultu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ongcheng literature, thus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al ecology.
Key words:Tongcheng folk song; literature sorting; female consciousness; cultural ecology
[收稿日期]2015-12-28
[作者簡介]陶運宗(1983-),男,安徽樅陽人,桐城師范高等??茖W校桐城派學術(shù)研究中心講師,碩士。
[基金項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大項目《全媒體環(huán)境下桐城歌文獻整理與利用研究》(SK2015ZD30);安徽省人文社科項目《桐城派文化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研究》(SK2013B523);桐城師專校級課題《桐城派旅游文化研究》
[文章編號]1672-2035(2016)03-0064-06[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