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作業(y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用來提高學生實際應用水平的手段,優(yōu)化課堂作業(yè)更是提高數學教學整體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小學的數學教學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從課堂作業(yè)入手。如果數學教師為學生量身打造針對性較強的課堂作業(yè),可以讓學生更為扎實地學好當堂課程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保證課堂學習以及教學的質量。這一切主要是由于數學問題本身的特殊性所致,只有反復的練習、反復的鞏固,才能真正地得到理解與消化。文章將會從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課堂作業(yè),為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 鍵 詞】 課堂作業(y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練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作業(yè)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可缺少,它能夠讓學生更為熟練地掌握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不斷練習養(yǎng)成善于思考、獨立學習的習慣,這更是開發(fā)小學生潛在智力的手段。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課堂作業(yè)進行優(yōu)化與設計,老師最好要根據當堂所講的內容以及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保證課堂作業(yè)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出課堂作業(yè)的價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課堂作業(yè)在設計時要凸顯出靈活性與自由性
通過設計不同的課堂作業(yè)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練習效率,讓學生對自己學習到的知識有所掌握,激發(fā)學生們對數學練習的興趣。因此在設計課堂作業(yè)時,必須要凸顯出靈活性,在緊扣當前主題的情況下設計一些有趣的,可以讓學生自由思考的習題,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吸引住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同時,課堂作業(yè)的設計需要讓習題盡可能的耐人尋味,讓學生可以動腦思考,學生在動腦參與的過程中既能夠產生濃厚的解題興趣,還能獲取相應的知識,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如在講解“質數與合數”時,這堂課主要是要求學生扎實掌握二者的含義,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理解力有限,加上兩個概念過于抽象,所以必須要結合相應的習題進行講解。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可以出一個例題:在1~20數字中,其中偶數是( ),奇數是( ),質數是( ),合數( )。首先要學生了解奇數偶數的性質,在此基礎上掌握質數與合數的概念。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之后分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在討論分析結束以后給出自己總結的結論,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與總結。教師在點評時還可以給予優(yōu)勝小組一些小小的獎勵,這樣的課堂作業(yè)既能夠增加吸引力與趣味性,還能夠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在自我分析的基礎上懂得團隊合作,從而掌握課堂所學知識,讓每一位小學生通過靈活的課堂作業(yè)獲得真正的收獲。
二、歷練學生思維,擴充課堂作業(yè),讓學生懂得思考
所謂“歷練思維”,實際上指的就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這一點要求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yè)時,必須要摒棄“就題練題”的思維,要不斷擴充作業(yè)習題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真實體會到什么才是數學思想。所謂數學思想,實際上就是數學教學中的基本思想,它是知識、方法在更高一層領域的抽象、概括,而在數學課堂上,在展現知識、教授方法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徹底理解數學思想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懂數學。
如在講解“同分母加減法”的時候,課堂作業(yè)讓教師同學生一起完成,例題是:學生要發(fā)揮出自己的聰明天分,自行創(chuàng)造幾個分母,分母一定要小于10,最終的結果等于的同分母真分數的算式?學生在經過一番思考或者研究后會給出非常多的答案,其中+=,就是?;蛘呤?=,就是。
類似于這樣的答案實際上還有很多,在短短的時間內,學生們可以寫出非常多符合條件的答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提問,要求學生一個不漏的將算式寫出來,并且保證不能有重復。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又恰如其分地體現了數學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無論是數學概念還是數學規(guī)律,它們的出現實際上靠的就是數學思想,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時不時地向學生灌輸數學思想,讓他們懂得自己思考,增強邏輯性,讓學生在思考與感悟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奧秘,相信這也是課堂作業(yè)的真實價值所在。
三、改變傳統(tǒng)作業(yè)形式,利用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習
通常來講,課堂作業(yè)的內容以及作業(yè)的形式,如果長時間不變,學生一定會產生一定的疲勞性,繼而產生逆反心理,不愿再做課堂作業(yè)。因此,課堂作業(yè)需要在布置時有所改變,盡可能的布置一些新的內容或者以新的形式進行布置,注意題型的交叉,讓不同類別的知識能夠相互滲透,學生可以在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作業(yè)里不斷思考,感受到課堂作業(yè)帶給他們的樂趣。
如情境式課堂作業(yè)。傳統(tǒng)的課堂作業(yè)主要是用筆書寫的書面作業(yè),學生感覺毫無趣味,因此教師可以改變一下作業(yè)形式,如做游戲、知識競賽或者將問題融入到一個情境當中,這樣能夠讓課堂作業(yè)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學生還能樂于思考,積極參與。如教師給學生講授數據圖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圖中信息,可以和學生交待,讓他們將數據圖解析當作是一場“破案”,學生充當偵探,數據圖是“破案”的關鍵,找出并歸納出規(guī)律,案件就被破了。當然,整個過程根本沒有什么案件,沒有什么破案,只是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到解題的過程中,激發(fā)出自己的興趣,在“破案”氛圍的影響下自主思考,讓課堂作業(yè)能夠集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體現課堂作業(yè)的真實價值。
四、保證課堂作業(yè)的針對性以及層次性
課堂作業(yè)的布置,最關鍵的就是要符合教學的內容,一切都要以此為基礎,無論是重點還是知識難點都要在作業(yè)中有所體現,更要符合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情況。同時,教師還必須要遵循一定的順序進行安排,最好是由簡到難,體現出層次性,即使是水平較差的學生也有適合自己的題可做,從而讓學生在經過自己努力之后能夠獲取成功的感覺,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講解“加法交換率”與“加法結合率”的時候,如果出課堂作業(yè)可以直接體現出層次性,分四個層次進行出題。第一層次的題為基本題,簡單設計,75+300+35,46+29+40+31;第二層次的題為變式題,(23+176)+(45+69),(31+110)+(139+20);第三層次的題為綜合題,(24+69)+39,(192+32)+35+65;第四層次的題為發(fā)展題,69-23+31+55-45+50+11+13-24+60。這些題可以讓學生自己運用交換率與結合率進行計算,讓學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實力,逐漸提高對數學的認知能力,從而增強學習信心,主動而又積極地學習數學。
綜上所述,文章已經對如何優(yōu)化“課堂作業(yè)”,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作業(yè)實際上算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它需要針對知識點進行設計,教師還需要利用不同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興趣度,讓學生能夠主動做到學以致用,進而提高他們的實際效率。現在的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不能僅僅是學習到了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掌握、了解解題方式,懂得舉一反三,鍛煉其思維敏捷度,讓他們的解題能力、思考問題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從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未來的中考、高考的數學科目不再成為一種負擔。
【參考文獻】
[1] 吳貴勝. 如何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J]. 學周刊,2013(23).
[2] 薩玉梅.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38).
[3] 馬光蘭.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J]. 甘肅教育,2012.
[4] 倪霞. 優(yōu)化“課堂作業(y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J]. 數學教學與研究,2013.
[5] 王珍瑩. 在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J]. 新課程(小學版),2011.
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