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竟
【摘 ?要】語文是一門重交際的基礎學科,語文教學包羅萬象,作文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一個教學難點。許多學生,尤其是城鄉(xiāng)中學的學生聞作文色變。對此,城鄉(xiāng)中學作文教學的思考迫在眉睫。
【關(guān)鍵詞】城鄉(xiāng)中學 ?初中作文 ?現(xiàn)狀 ?思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3-0038-01
一、城鄉(xiāng)中學作文現(xiàn)狀
作文是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時光推移,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翻開如今的中考試卷,作文分值高達60%。然而,作文教學也是讓教師和學生最頭疼的一個難點:學生拿到作文題目,目瞪口呆,不知從何落筆;教師面對作文,怎樣系統(tǒng)地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也不知從何著手,收效更大。
城鄉(xiāng)中學的學生由于地理,家庭的原因,絕大部分的學生語文基礎薄弱,語文學習能力差,幾乎沒有閱讀的習慣,更無從談語文素養(yǎng)的積累。90%多的學生不喜作文,聽說作文就發(fā)愁,要么不知道寫什么,要么不知道怎么下筆,要么記流水賬湊字數(shù),一個字,難!
二、城鄉(xiāng)中學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倡導廣泛閱讀 ——培養(yǎng)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歷有限,對社會的了解有限,因此,學生在面對一些命題作文或材料作文時,常常把握不到思維的核心,這就需要學生學會積累間接經(jīng)驗。獲取間接經(jīng)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也是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任君選擇。量的積累到質(zhì)的飛躍,學生信手拈來,順理成章,情意表達得更生動、完美。
高速的信息社會讓閱讀的外延更廣,更寬。人是社會中的人,只有盡量地睜大我們的眼睛,豎起我們的耳朵,運轉(zhuǎn)我們的大腦,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觸,引發(fā)更多層次的情感認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將自己從信息中領悟的內(nèi)容融入自己的作文,學生的作文才會更真實,更有深度。
(二)恰當?shù)哪7拢ǚ聦懀獙ふ彝黄瓶?/p>
城鄉(xiāng)中學的學生缺少作文的素材,學生不善于從自己的生活中提取作文的材料;學生缺少閱讀,不能從別人的生活體驗中獲得啟示;學生囿于環(huán)境和家庭的原因,很少有機會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風貌。因此,打開城鄉(xiāng)中學學生的“心”和“眼”就非常必要。
模仿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針對性的模仿,可以進行多方面的選擇,如結(jié)構(gòu),成語的使用,修辭的運用,主題的選擇,學生相似生活經(jīng)歷的選材。作文中,老師逐層要求,有意識地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消除學生寫作時的心理障礙。
由于現(xiàn)在語文教材淡化了文體意識,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必須自己動手選擇一些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范文,加強學生對類似文體特點的把握,讓學生對此類文體的寫作更容易上手。學生作文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先看先想類似題材的范文,揣摩范文的結(jié)構(gòu)、寫作方法、主題思想、材料的選擇與安排等有關(guān)知識,然后誘導學生搜尋與自己作文相關(guān)的材料,明確寫作主題及結(jié)構(gòu),待這些內(nèi)容在學生心中都有“譜”之后,再要求學生動手“依葫蘆畫瓢”試著仿寫。
(三)作文之前先動口——尋找信心
怎么寫,又是一個問題。學生寫作之前,讓學生口頭表述,打開他們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城鄉(xiāng)中學的大部分學生缺少一雙觀察的眼睛。在正式寫作之前,教師讓學生做好各種收集或觀察;在作文課上,學生整理資料,理清思路,教師鼓勵學生口頭表述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學生再將口述內(nèi)容記錄下來,修改之后,便是作文。
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貫穿這一思想。即興演講,課前三分鐘說話,我來評時事等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些方法對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四)提出適當?shù)囊蟆酱龠M步
沒有壓力就沒有進步,沒有要求也沒有進步。學生作文時,教師不妨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指導學生作文,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暗示。具體作文時,教師要求學生在作文中適當?shù)剡\用成語,使用一些恰當?shù)男揶o手法,引用一些古詩詞,采用多種行文形式等等,增添作文的風韻。
每次作文時,教師只需要求一至兩點,不必面面俱到,減少學生對作文的心理負擔,增加學生的新奇感。日積月累,教師有意識的要求,漸漸會轉(zhuǎn)化成學生自己的寫作習慣,使學生的作文更賦文采。
(五)堅持寫周記或日記——訓練能力
語文教育家黎錦熙先生提出“日札優(yōu)于作文”。日札就是修養(yǎng)日記和讀書札記。我們常說的周記(或者日記)可以理解為是它的一種變式,周記(或者日記)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嘗試各種敘述的平臺:在內(nèi)容上,無所不寫;在形式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隨意選用。這種沒有精神壓力和文法顧忌的寫作一旦養(yǎng)成習慣,在量的不斷積累下,一定會有質(zhì)的飛躍。
哈佛有句名言: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也這樣說:“只有寫,你才能真正會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倡和督導學生不間斷地寫周記(或者日記)。持之以恒,學生養(yǎng)成用文字來表情達意的習慣,有利于學生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和捕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能引起思索或爭議的事件。
總之,駕輕就熟,有素材,說真話,抒真情,作文就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或許還能成為學生抒情議論敘事的主陣地。城鄉(xiāng)中學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決定了城鄉(xiāng)中學學生作文的要求和方式。因材施教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細致而又復雜的工程?!爸灰Ψ蛏睿F杵磨成針”,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須不斷地“磨”,不斷地“練”。讓教師和學生在不斷地磨合之下,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作文之路。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葉圣陶作文論》.
[3]《中學語文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