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個人主義與人的社會屬性〔*〕
——預立指示制度的法理闡釋

2016-02-28 19:13
學術界 2016年4期
關鍵詞:行為能力個人主義代理人

○ 李 欣

(1.山東大學 法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0;2.安徽工業(yè)大學 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安徽 馬鞍山 243032)

?

個人主義與人的社會屬性〔*〕
——預立指示制度的法理闡釋

○李欣1,2

(1.山東大學法學院, 山東濟南250100;2.安徽工業(yè)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安徽馬鞍山243032)

個人主義理念的發(fā)展以及對人權保護的呼吁,促進了預立指示的產生與發(fā)展,而絕對個人主義忽視了個人的社會屬性,將預立指示制度置于倫理困境。應當以非立法的方式推進預立指示的施行,遵循自主決定原則、最佳利益原則和最少限制原則設立預立指示制度,并加強預立指示實施過程中,家庭成員監(jiān)督與公權監(jiān)督的相互配合。

預立指示;自主決定;最佳利益;最少限制

預立指示制度是當老年人意識清醒時,有能力為自己所希望獲得的醫(yī)療處置與健康照顧事項做一個預先的指示和說明的制度。該項說明一般為書面形式?!?〕有行為能力的老年人事先訂立一份書面文件,告知家人及代理人等,當自己處于死亡末期或不可挽回的生命末期時,有關維生治療處置的意愿,通常此意愿為不予治療或撤除無效的維生治療,或老年人通過授權文件委托一個代理人在其不能作出醫(yī)療及健康照顧決定時代替他作出決定。當老年人本人不能獨立作出決定時,替代決定的代理人仍應當尊重老年人個人的人格尊嚴和自主決定權。

一、個人主義與預立指示制度的形成發(fā)展

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萌芽而來的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對物化勞動的絕對占有,它也體現在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中。在“無財產即無人格”的生產方式下,人格一開始被遮蔽于財產權之內,以物的所有權的形式體現。經濟基礎變遷和利益關系的不斷變化使得利益關系發(fā)生扭轉,任何基于物的利益都遠不如個人本身重要。個人主義并非強調個人對自身物質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對個人身體的絕對占有。個人意志自由是個人獨立法律主體地位的首要標準,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學原理》中,將人界定為主體,而主體則以意志自由為其本質特征??档碌闹黧w理論認為,“人,是主體,他有能力承擔加于他的行為。因此,道德的人格不是別的,他是受道德法則約束的一個有理性的人的自由”;“人是一個具有實踐理性能力的存在者,一個意識到他的選擇是自由的存在者”〔2〕。這同羅馬法學家所言的“人之為權利主體,是因為他所有的規(guī)定性是合乎他自己的,因為他有意志”〔3〕不謀而合。也即意思自由是民事主體的最主要特征。當然,通過意志自由制度構建起來的民事主體制度并非一定要求完全的意志自由。民事主體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不同類型的民事主體成為合法的價值主體,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喪失全部或部分決定能力的老年人來說,他們也具有民事主體地位。

個人主義價值觀念主張一切價值以個人為中心,個人本身具有最高價值。作為一種對政治、經濟、社會、宗教行為的總的態(tài)度,個人主義包括高度評價他人對個人私生活的尊重,反對任何權威對個人的各種支配。它要求一切從個人需要出發(fā),反對統(tǒng)一的社會道德標準;它要求注意研究個人的合理需求和現實愿望,正確對待個人的個性和個體差異,維護個人尤其是行為能力欠缺個人的自主決定權。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個突出特征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傾斜性保護機制消除歧視。隨著極端個人主義理念的發(fā)展,以物質資本為主導性生產資料逐漸轉變?yōu)橐匀肆Y本為主導性生產資料,整個法律體系建構與運作的核心從以物權保護為中心轉移為以人權的保護為中心。20世紀80年代初,在人權浪潮的推動下,美國引發(fā)關于“痛苦的生存”還是“快樂的生活”的爭論,倡導者們寫了一些致廣大讀者的公開信,這些公開信仔細地描述了他們即將在文明社會中如何選擇臨終生命安養(yǎng)方式。這些公開信即成為預立指示的前身。公開信認為,“法律并未明確規(guī)定個人有決定其未來治療或照顧措施的權利,而當個人失去民事行為能力后,無論是因為意外事故或疾病年老,家人或朋友總是基于本人利益作出替代決定。在醫(yī)學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這種替代決定義務使得家人和朋友責任重大。曾經面臨生死存亡境況的人們如今可能在醫(yī)學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存活下來。”〔4〕很多人恐懼他們雖然存活下來,但大大降低或毀滅了生活質量,他們將依附于拯救他們生命的儀器。人們對不可挽救生命末期失去自主決定權的恐懼甚至超越了恐懼死亡本身,既然個人主義以保護個人為己任,那即應當允許他們做出拒絕某類醫(yī)療救助的權利。且,既然個人主義所宣揚的“自主決定”原則適用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也應當適用于有民事行為能力但隨后喪失此種能力的病人。對于全部或部分失去行為能力的個人來說,他們最差的狀態(tài)即為無意識昏迷狀態(tài),不能接受指令,不能理解和表達語言,但他們仍然有自主呼吸與血壓,他們仍然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他們只是法律人格不完整,但他們應當具有與生命物質平等的道德和法律地位。由于行為能力的全部或部分喪失,他們無法以自己的行為去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為了實質平等的實現,法律也需要通過不平等手段讓具有優(yōu)勢的人承擔較多的義務或分享較少的權利,讓具有劣勢的人承擔較少的義務或分享較多的權利,以期使他們能夠有一個較為“同質”的起點或結果,從而使那些行為能力缺陷的人在最大程度上排除障礙,享受自由。在個人主義觀念指引下,美國法即允許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簽署兩份文件,一份允許他們明確特定的醫(yī)療愿望,一份允許他們設定特定的替代決定人。當文件簽署人喪失決定能力時,此兩份文件生效。此時的預立指示僅僅在不可挽回的生命末期時生效,該生效協(xié)議可以撤銷醫(yī)療措施,從而促進病人“自然死亡”,當然,也存在同意生命延續(xù)治療的情形。

二、預立指示的制度困境——絕對個人主義與人的社會屬性的矛盾

由絕對個人主義發(fā)展而來的預立指示制度強調個人預立指示的絕對排他性的重要地位,但實質上,基于協(xié)調人際關系、肯定自我、自我實現與發(fā)展的需要,個人同他人、社會之間的聯系不可或缺,“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則更多地呈水乳交融狀,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對立程度大大降低,個體之間的對立關系更多地為合作互利的關系所取代。”〔5〕本質說來,人的個人屬性、社會屬性與精神屬性是密不可分的三方面,社會是人類個體生命的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外部性存在方式之一,是個人生命及其所有活動、關系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場,社會使得個人的生理、心理活動表現出獨特性。此外,家庭的社會目的亦是由家庭成員的以生產勞動和情感交流等人類所具有的特性為基礎抽象出來而形成的社會性所決定的,個人的社會屬性也是家庭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作為精神的直接實體性的家庭”〔6〕,它是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單位,家庭成員是具有感情的個人彼此滿足情感的需要,個人的精神需求同家庭成員的利益緊密相連。因此,絕對的占有性的個人主義主觀地強調了個人的自主權,割裂了個人同社會及家庭的聯系,忽視了個人的社會屬性,從而使絕對化的遵守個人意志的預立指示法案在實踐中陷入倫理困境〔7〕。

首先,由于無決定能力病人身體和心理的高度依賴性,他們同家族、社會、宗教信仰的緊密聯系性,以及個人生死對他們的主治醫(yī)師、家庭、周邊社會團體產生的深遠影響性,一些專家反對法案提出的以醫(yī)療父愛主義為基礎,最大化病人健康照顧的自主決定權。他們認為,物質和精神需求是交織在一起的,我們需要考慮到個人生、死以及治療中的他人利益,需要考慮到個人有關身體健康和生命延續(xù)自治權的限制。事實上,考慮到人際關系因素更有利于作出良好的身體健康照顧決定,純粹地強調個人自治會隔離其同家庭的親密關系,甚至病人行使自治權的通常模式(預立醫(yī)療指示),都可能會使家庭瓦解。為避免家庭成員出現無助狀態(tài),一些人倡導分享型預立指示模式,而不是現行多數法案倡導的絕對個人自治型的預立指示模式?!?〕

其次,預立指示將預先的喜好強加到個人身上,而不詢問他的意愿是否發(fā)生變動。與預立指示相關的一系列法案允許個人提前于特定時刻選擇自己的命運,但這些預立指示只是由“有能力”的當事人創(chuàng)設的,且不能被隨后“無能力”的當事人撤銷。也即,預立指示永遠確保的是體格健全人的觀點。體格健全人和非健全人的觀點實質存在顯著不同。個人具有社會屬性,個人的言行、觀點、看法會隨著時間流逝而發(fā)生改變,尤其是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特別是在經歷非健全時期時,他同家庭的關系,可能會改變他設立預立指示的初衷。我們不能期待一個體格健全的人完完全全理解當他存在缺陷時的觀點。即便他同后來的他是同一人,但他仍然不能了解之后他將要經歷怎樣的精神上、情感上和心靈上的轉變。也即,預立指示并不能反映病人之后的愿望。而老人患病后的所思所想非常重要,許多被認為無醫(yī)療決定能力的老年人實質上尚存基本溝通能力。個人在行為能力缺陷時的觀點與他在身體健全時的觀點同樣重要,一份預先的指示只代表了特定生命時期的想法。

第三,既有的預立指示法案中指定的代理人可能同被代理老年人利益相悖。〔9〕法案中的分層代理計劃偏重家庭成員。但家庭成員可能并非最理想的代理人。家庭成員可能同末期身體或醫(yī)療照顧有密切的財務關系,也可能使得家庭成員不情愿花費經濟資源維系被代理人的治療,某些家庭成員可能會為了經濟利益而視代理義務而不顧;家庭成員代理人也可能出現不能孤立地看待病人的個人喜好的情形,某個特定的決定地作出,可能會使家庭關系更加脆弱。此外,被代理人對生活的評估可能來源于他對家庭生活的辯證的看法,家庭替代決定者在查清病人真實愿望的同時可能會影響到當事人維持治療或拒絕治療的意愿。

最后,法案給予主治醫(yī)師太多權利。介于醫(yī)學的專業(yè)性特點,法案給予醫(yī)師和主治醫(yī)師廣泛的權利,甚至包括特定情形下的否認病人預立指示的權利。醫(yī)生推翻預立指示可能基于很多因素,例如,如果醫(yī)生不熟悉與被代理人的溝通方式,他將不能認知被代理人的理解能力。很多專業(yè)醫(yī)師不僅不理解、不接近與不認同病人的表達方式,還會對預立指示中的醫(yī)療及身體健康照顧的相關決定做個人片面理解,此項利弊評估完全是單方面的獨斷評估。當醫(yī)生認為此項治療或服務不符合普遍接受的醫(yī)療標準時,他們可以拒絕提供醫(yī)療或健康照顧服務,也即拒絕執(zhí)行此項預立指示。此項規(guī)定設立的初衷是為錯誤的終止治療和照顧行為提供客觀的防護措施,是為了防范對個人最佳利益的冒犯,但它并未實際性地發(fā)揮作用或產生相反影響。同時,此項條款只是允許醫(yī)生拒絕執(zhí)行他們認為不適當的治療措施,但并未要求醫(yī)生提供他們認為合適的措施,這實際體現了法案本身更希望結束治療而非積極延續(xù)治療,這種看似保護個人最佳利益的措施,實質可能同個人利益相悖。

三、預立指示制度的設立思考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民法學界為了擺脫計劃經濟年代的社會本位思想,而迅速接受了個人主義和對私權的極度保護,在宣揚個人的主體身份時,因過分側重強調對既有私權的靜態(tài)享有和安全守護,而忽視了私人權利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和形成機理。預立指示制度是對“尊重自主決定權”的貫徹,但它絕不是對占有性個人主義的表述?!?0〕在呼吁“尊重自主決定權”的過程中,應當看到個人決定做出的各項因素,擺脫將個人主義與“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混為一談。預立指示的施行,必須看到個人的社會屬性,必須將“尊重自主決定權”的立法宗旨同個人與家庭和社會的緊密聯系相結合,以兼容性的個人主義精神指導立法。

(一)以非立法的方式推進預立指示制度的施行

由于文化傳統(tǒng)及基本國情的限制,預立指示制度在我國立法上的明確推進為時尚早。采用預先轉授權力的機制,需要設立預立指示的老年人本人有先見之明,并已取得家庭成員適當的意見。同時,預立指示究竟應在何時生效也需明確界定。如果把無行為能力當作是啟動預立指示的事件,確定無行為能力的正確開始時間則是個難題,亦會不斷制造問題。不管如何小心進行預先策劃,也難免會有未能預見的事件發(fā)生,而這些事件是無法事先做出安排的。鑒于預立指示這個概念對于人們來說仍是一個新概念,大部分人的認知程度有限,故此時立法不是成熟的時機。且,草率立法又有可能會阻礙而非鼓勵人們使用預立指示。固定化各國通用的預立指示表格可能會缺乏彈性適用機制,一些輕微的技術性錯誤可能就會使得預立指示制度受到質疑。因此,我們在目前階段不支持設立全面的立法機制。對于一個如此敏感的社會課題,公權機關應當謹慎地逐步推進。法律應當開始考慮預立指示的有效性,雖然沒有提供指引說明預立指示應采取什么形式,以確保其明確程度足以讓醫(yī)護人員放心地認為他們可以穩(wěn)妥地據此行事,但發(fā)表和散發(fā)默認的具有彈性的預立指示的模板可以是較為妥當的方法。模板可以向老年人、老年人家屬及醫(yī)生提供實時協(xié)助,讓老年人本人可以清楚明確地表述其意愿,由此避免了立法程序所固有的耽擱。

同時,由于中國人對個人的觀念異于西方,中國家庭較西方家庭亦扮演更重要的決策角色,預立指示從設立到施行都離不開其與家庭和親屬的密切關聯,因此,應當以兼容性的個人主義觀念指導預立指示立法。這需要我們在合法化預立指示中代理人的替代決定時,確認家人參與決定的重要性。雖然家庭成員的意見不可凌駕有能力作出決定的老年人的意見,但家庭成員的意見應當成為我們考慮個人最佳利益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對家庭關系的考慮,更要求中國的預立指示制度的設立進程,應當及時通過默示的彈性的表格形式觀察其實施狀況和效果,且緩慢而有序的推進。

(二)建立分享型預立指示立法模式

家庭生活給個人帶來舒適和慰藉,家庭成員給個人精神上帶來的影響都是個人自主決定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分享型預立指示立法模式中,我們不能以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決定權為借口,武斷地一味地忽視病人可能發(fā)生變化的自主決定權,也不能割裂老年人本人同家庭成員的密切聯系。分享型預立指示立法模式要求建立相應的條款幫助病人仔細和深入地思考如何維護當事人生命健康安全。醫(yī)師、老年人本人與家屬及其親朋密友的探討十分重要。為了防止老年人因為預見到自己的無能力狀態(tài)而試圖不增加親人負擔而做出的武斷的預立指示,(如一些面臨終期癌癥的老年人可能會擔心化療是否會增加家庭的經濟和情緒負擔,一個患老年癡呆癥的哮喘婦女可能會受她的子嗣的鼓動去簽署一份拒絕輸氧的預立指示以確保她不會增加子女的負擔),應當提供防范措施確保有關健康照顧預立指示地做出是基于病人的自由意志而非壓力,且經過了和家庭成員的充分溝通。〔11〕

同時,構建分享型預立指示的代理模式就應當以變化發(fā)展的態(tài)度對待個人選擇及個人自身的多變性。我們必須意識到老年人在行為能力缺陷時可能會對生命有不同的理解。當老年人已經失去部分意義重大的行為能力而開始適應新的、殘缺的生命狀態(tài)時,“他們可能會出現生命價值觀點的逆轉情形。許多被診斷為喪失決定能力的老年人實際上在相當長時間后才會喪失有關復雜醫(yī)療行為的決定能力?!薄?2〕且,在生命質量不高的情形下,多數時候老年人無法回歸當初作出預立指示的具體心境。對預立指示的因循守舊并不能保護病人或反映他們的真實愿望。此外,醫(yī)學治療以及時間將改變個人的觀點。藥物持續(xù)治療及家人的信念支持可能會使得病人適應性增強,而此種治療方式可能預先看來是不可忍受的痛苦和無法解脫的疼痛。此外,還應強調即使老年人雖已簽立預先指示,仍一定要向老年人提供適當的舒緩治療(包括痛楚、痛苦及不適的解除,以及食物和水的合理供給)。

(三)預立指示制度的立法原則

在預立指示制度的設立過程中,每一位老年人應當享受相同于基本人權的權利。預立指示制度的設立應當遵循自主決定原則、最佳利益原則和最少限制原則。老年人個人應獲鼓勵參與作出影響自己生命的決定,特別是關于醫(yī)學治療方面的決定;在替代作出關于老年人的決定時,須考慮該人的意見及其家人或照顧者所受的影響;如果當代理人合理地相信有需要限制自由以免該無行為能力者受到傷害,且所施加的限制相對于有關傷害的發(fā)生機會及嚴重性而言又是迫切需要的,則可以限制自由。

自主決定原則是指老年人本人有自行作出決定的權利并獲得支持。每一名老年人均有權自行作出決定,而且必須假定為有這樣做的行為能力,除非存在相反證據證明事實并非如此。必須假定老年人個人是有作出關于自身評估和治療的決定的行為能力。

最佳利益原則抗衡設立與執(zhí)行絕對化的遵守個人意志的預立指示制度。代理人在執(zhí)行預立指示時,應當遵循最佳利益原則,根據個人的家庭背景、心理歷程等因素判斷個人的最佳利益。當出現指示不明或老年人個人事先意愿與事后行為不符合之情形時,代理人最佳利益原則的權衡更為重要。最佳利益原則的界定是指代理人所作出的任何決定均應是符合老年人最佳利益而作出。在決定什么才是符合老年人本人的最佳利益時,應顧及該人可斷定的過去、現在的意愿及感受,以及該人若有能力的情形下,會考慮的各種因素。不能單憑假設而確定該人欠缺行為能力,此種假設可能是參考個人的年齡、外貌或其行為的任何狀況或環(huán)節(jié)這些可導致他人對該人的行為能力作出的無根據的假設。在判斷老年人本人的最佳利益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與本人的身心和行為因素相關的環(huán)境條件,包括家庭環(huán)境,個人意愿的實現程度,個人的參與度,個人的人生經歷、信仰與價值觀,為個人利益服務的專業(yè)咨詢機構的意見(包括心理咨詢機構等)。必須考慮個人的年齡及性別的需要,在宗教、文化、語言、溝通等方面的需要,或其他特別需要。且,根據法律規(guī)定而提供的醫(yī)學治療,必須在合乎促進并維持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福祉的情況下才可向其本人施行。

在自主決定原則與最佳利益原則的權衡中,由于顧忌到現實中人非圣明的事實,需要公權以公正嚴明的程序性介入,維持自由和平等間的最佳平衡。但公權介入必須掌握必要的“度”?!?3〕公權介入必須遵守最少限制原則,須扶助老年人本人發(fā)揮在身體、社交、心理和情感各方面的最大潛能,享受優(yōu)質生活及盡量地實現自力更生。

(四)家庭成員監(jiān)督與公權監(jiān)督的相互配合

“人變得越自主就會越依賴社會”〔14〕。一份預立指示的設立與實施是否能夠正確真實有效地反映當事人的個人意志,需要家庭成員監(jiān)督與公權監(jiān)督的相互配合。

首先,預立指示的注冊為事前監(jiān)督。預立指示文件原則應當被推定為有效,當家庭成員或利害關系人有理由懷疑老年人已變?yōu)榛蛘優(yōu)闊o行為能力人,則有必要向監(jiān)護法院法官申請注冊預立指示,申請注冊時,應當提供必要證據對預立指示的有效性予以佐證。注冊期間預立指示暫停效力,手續(xù)完畢預立指示恢復效力。當然,緊急情況下,在沒有合理證據推定該份文件無效的情形下,預立指示均被推定為有效并積極適用。其次,預立指示監(jiān)督人的選任為事中監(jiān)督。如當事人本人并未設立預立指示監(jiān)督人,為保證預立指示實施的恰當性,老年人的配偶、父母、老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預立指示代理人之外的個人)可以被公職機關選任為監(jiān)督人。當家庭成員中的一人作為代理人時,其他家庭成員作為監(jiān)督人有利于監(jiān)督代理人職權的行使。家庭成員與被照顧老年人有特殊的親密關系,也同代理人有較多接觸機會,這些人情關系的緊密性能促使預立指示監(jiān)督人及時地發(fā)現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更好地保護老年人的權益。第三,監(jiān)督人應當對預立指示的實施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并且在代理人與老年人本人利益相抵觸的情形時,分析老年人的個人意愿的合理性,代表老年人利益。監(jiān)督人履行監(jiān)督職責需要長期監(jiān)督、實時監(jiān)督。對不適當的預立指示的實施行為,督促其糾正并及時向基層組織匯報。當涉及到重大的決定權時,監(jiān)督人應當考慮代理人實施的控制權是否超過了必要的限度。在涉及同老年人醫(yī)療有關聯的重大事項時,必須由監(jiān)督人會同代理人進行共同決定。監(jiān)督人應當對代理人的不當照顧行為提出建議和指正,情節(jié)嚴重時,有權以被照顧人的法定代理人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注釋:

〔1〕預立指示制度的產生并不是以老年人為特定主體,但它卻是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對老年人自主決定權的尊重而發(fā)展和完善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以老年人為設立主體的預立指示制度。

〔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沈叔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6頁。

〔3〕楊立新、張莉:《論植物人的法律人格及補正——植物人法律問題研究之一》,《法律適用》2006年第8期;轉引自〔美〕科斯塔斯·杜茲納:《人權的終結》,郭春發(fā)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1頁。

〔4〕〔12〕Pamela Morgan,The Evolution Of The Living Will,The Journal of Paraleg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Volume 12,Number 3,2015.

〔5〕莫志宏:《從占有性個人主義到兼容性個人主義——民事權利的經濟學分析》,《現代法學》2003年第8期。

〔6〕〔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第175頁。

〔7〕這里所述的“預立指示法案”主要是指代美國紐約州的預立指示法案。紐約州的預立指示法案是全美乃至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法案,紐約州預立指示法案的司法實踐對我們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8〕Marah Stith,J.D.,The Semblance of Autonomy:Treat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under the Uniform Health-care Decisions Act,Issues in Law&Medicine,Volume 22,Number 1,2006.

〔9〕預立指示可分為指示型和代理型兩種類型。其中,代理型預立指示除了對個人的醫(yī)療與身體健康事項作出指示外,還包括設立一個明確的代理人來替代個人實施預立指示及作出決定。

〔10〕熊丙萬:《私法的基礎,從個人主義走向合作主義》,《中國法學》2014年第3期。

〔11〕李欣:《以家庭自治為中心的老年人照顧法律制度之立法設想》,《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

〔13〕陳葦、李欣:《私法自治、國家義務與社會責任——成年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趨勢與中國啟示》,《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12年第5期。

〔14〕〔英〕休謨:《人性論》,關之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361頁。

〔責任編輯:禾平〕

李欣(1985—),法學博士,山東大學法學院在站博士后,安徽工業(yè)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副教授。

〔*〕本文系第55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老年人醫(yī)療與健康護理代理權制度研究”(2014M551876),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安徽省老年人照顧制度的法社會學研究”(AHSKQ2014D05),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2013年高校省級優(yōu)秀青年人才基金重點項目“以家庭自治為中心的老年人照顧法律制度研究”(2013SQRW019ZD)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行為能力個人主義代理人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簡介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簡介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推薦的2018年第四期訴訟代理人名單
魯迅的個人主義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論》為例
一起自主高墜死亡的現場分析
“行商”
2016年第一期訴訟代理人名單
通信部隊作業(yè)人員電磁輻射暴露對神經行為能力的影響
自然人訴訟行為能力欠缺的審查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流變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