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美
[摘 要] 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實際操作和運用是初中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重心。任務驅動法就是建立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任務驅動類型實施教學,通過目標明確的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 任務驅動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建立在構建理論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理論知識設置成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幫助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常用的類型
(一)情感驅動類
情感驅動類教學法是指教師創(chuàng)設某種情景,使學生在情景的渲染中對某些問題產生心理和認識的共識,順其自然地將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采用不同的形式構建聯(lián)系,從而表達出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思想。通過對情感驅動類教學法的使用,可以在課堂上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感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充分地發(fā)揮出情感驅動類教學法的作用,進而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成果驅動類
成果驅動類是指通過展示以往優(yōu)秀的作品,使得學生對即將要學習并完成的任務有一個整體全面的認識,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對成果驅動類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對任務的設定,為學生的學習工作制定一個可行性的目標,幫助學生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發(fā)揮出成果驅動類教學方法的作用。
(三)生活驅動類
生活驅動類是指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的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采用圍繞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信息課程任務的設置與安排,激發(fā)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驅動教學法,可以將教學法和實際問題融合在一起,發(fā)揮出生活驅動類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有效地將學生的解題過程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任務驅動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分享學習成果完成學習任務
在進行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出任務驅動法對于學生的驅動作用,進而利用任務驅動法促進學生進行學術成果交流。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或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上臺陳述自己完成任務過程中實際操作時的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例如,在學習《編輯工作表》這一內容時,很多學生都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完成了工作表的創(chuàng)建和編輯,而且每一個學生都設計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表。此時教師可以選擇最佳設計者上臺表達自己的設計思路和方法。在編輯工作表時怎樣才能做到高效又能吸引人?當學生講述自己的方法時,別的同學也能從中獲取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便于自己在實際操作中更加準確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進而有效地發(fā)揮出任務驅動法的作用,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教師對于任務完成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和支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實踐教學情景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完成
信息技術課是與實踐密切相聯(lián)系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應用性。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合理地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并通過任務驅動法將信息技術知識和實踐內容結合在一起,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截至目前為止,在信息技術課程書本上有關理論的知識點很少,多數是實踐性的知識,這就需要在運用任務驅動法的過程中,在實踐教學中鞏固已學的知識點,從而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初中信息技術《FLASH動畫制作》的教學中,教師首先給學生布置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制作以“美麗的四川”為主題的動畫。學生會根據自己對四川美景的了解去搜集相應的圖片,并對圖片進行簡單地處理。期間學生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向教師提問。此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項任務要求學生從圖片的采集、圖片的編輯、動作的設計等方面進行實際操作,鞏固學生以前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此同時,在任務驅動法的應用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地發(fā)揮任務驅動法的作用,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實踐證明,初中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強的,教師只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點給予一個相應的任務,學生就會勇于探索、實踐,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同學的想法進行整合,從而得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三)運用實際生活中的范例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驅動法的明確教學目的,讓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力,明確的任務完成方向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任務驅動法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引導,進而有效地發(fā)揮出任務驅動法的作用,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范例是任務驅動教學法中使用的有效內容之一,范例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避免在任務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步入誤區(qū),對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具有導向性的作用,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風向標”。例如,在信息技術課程《制作餅形統(tǒng)計圖》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范例的講解展示餅形圖的設計和編輯流程,以及每一項操作的結果。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使得學生能夠參照范例完成學習任務,在自己的餅形圖的設計中如何設計大小、顏色分區(qū)、數字的添加、字體的顏色變化等。然后教師按照標準的操作進行示范,使得學生在執(zhí)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掌握餅形圖構建的技巧??梢钥闯觯ㄟ^對于任務驅動法的使用,可以循序漸進地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每一個步驟,將各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展示給學生,進而有效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
任務驅動法就是建立在實踐操作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任務驅動類型實施教學,通過目標明確的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孟明燕.任務驅動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160-161.
[2]郝國秀.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02):166.
責任編輯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