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紅飛
摘要:小學美術在小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美術教學不但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具有非常的意義。在美術課堂上建設高效課堂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高效課堂的建立有效的減少了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提高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課堂建設;探索
一、建設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意義
美術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除此之外,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重視并開展好小學美術高效課堂便顯得尤為重要,具有相當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建設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方法
1、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心設計。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程相對簡單的教材豐富地呈現(xiàn)出來,將復雜化的教材進行簡單化的教學,掌握好教學的難易程度。在每節(jié)課程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先做好教學用具的準備工作,掌握好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收集和這節(jié)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不僅是教師的問題,還包含學生的問題,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前應該對于書本有基本的了解,學生課前的預習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問題要有良好的質量,這直接決定了課堂的有效性。高質量問題的提出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認識教學的結構,并且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導向性,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
2、教學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前,學生完成的美術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臨摹作品,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減弱,導致學生在美術作業(yè)完成時,會出現(xiàn)抄襲別人作品的現(xiàn)象,并且會逐漸地養(yǎng)成習慣,這樣教師再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學生畫不出美術作品的現(xiàn)象。造成此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學生長期的臨摹過程中,缺乏想象力的訓練,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變得墨守成規(guī),離開了書本之后,就沒有辦法完成作業(yè)任務。所以,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每一節(jié)課不能夠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是應該圍繞著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去思考,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美術課程的教學應該以興趣為主線,注重學生多元化思維的培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課本上知識的學習,要開闊學生的眼界,要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所在,經(jīng)驗越豐富,所學習的知識越多,也就為想象力提供更多的素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了解到,現(xiàn)在他們所學習的知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培養(yǎng)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高效課堂的建設。在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倪\用多媒體設備可以提高美術教學效果,教師在美術課教學的時候不能單靠課本上的圖片進行單方面教學,要在教學中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多媒體作為小學美術課輔助教學工具。在教學過程上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美術情景教學,這樣可以改善美術課教學氣氛,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夠更加踴躍的參加到美術課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小學美術這樣的學科,在課本上無法充分的表現(xiàn)出美術具有的意境美,有效把教材中的知識展現(xiàn)出來是必要的,通過多媒體可以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課堂中就會更加認真學習美術課程,提高學習樂趣,例如:在一節(jié)有關動物的美術課上,教師讓同學們在課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這樣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們觀察多媒體里面的動物形象,之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一來學生的視野自然開闊起來,思路也會產(chǎn)生,在多媒體和教師共同引導的作用下,學生們的畫畫靈感也自然會得到激發(fā),并且他們作畫的時候會非常愿意的去創(chuàng)作,使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fā),有利于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不斷成長。
4、在美術學習中讓學生積極動手,學習和游戲結合到一起。在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具有好玩的天性,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這個特點,將學習和游戲有效的結合到一起教學,把游戲有效的轉換成學習方法是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具備的能力。在游戲中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把學生們集合到操場上,讓學生做各種不同的動作,這些動作的影子也會不同,然后可以問“同學們,我們要用什么辦法可以讓這些美麗的影子保存下來那?”這時候學生就會想起用畫的方法,然后教師在把同學們進行分組,讓小同學們彼此畫對方的影子。之后在進行對比評價,在學生評價后教師也要給予相對應的指導,這樣學生們在游戲中得到了樂趣,同時也學習到了美術知識。小學的美術課主要就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在教的過程中多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才能達到高效的課堂效率。這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采用不同的形式,來提升學習的興趣和動手能力。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更多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還應該注重學生多元化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每幅美術作品都有自身的想法,這樣當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會在自己的作品當中表現(xiàn)出自身的個性,從而也就展示了他們的審美品位,使美術教學的課堂充滿活力,保障小學美術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 徐海曙.用心打造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美術教育研究,2012(22).
[2] 楊曉霞.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幾點嘗試.美術教育研究,2013(2).
[3] 李振榮.當前小學美術高效課堂建設的有益探索.學周刊,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