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
[摘 要] 小學音樂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情感的一門重要學科,又是一門有獨特趣味性的學科。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既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又是音樂學習的主要內容。小學音樂教師要設法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音樂識譜的積極性,以興趣培養(yǎng)和多樣化教學方式為出發(fā)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 小學音樂;樂譜教學;有效性
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小學生審美的素質和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使其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有道德、身心健康的人。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教會學生識讀樂譜。識譜能輔助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內涵,表現音樂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小學音樂教師要充分領悟“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改理念,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開拓思維,運用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樂譜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情緒;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打造精彩生動的小學音樂課堂,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釋放自己的個性。教師還要提高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做到“教之有道,學有所成”。
一、創(chuàng)設和諧情境,打造快樂課堂
1.問題導入,煥發(fā)活力
新課的導入是音樂課堂開展的前奏,如同一本書的“序言”,對課堂內容的講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醞釀學生的情緒,是音樂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沒有足夠的認知,樂譜知識又比較抽象,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讓他們很好地認識和理解音階。好奇心是小學生的特點之一,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開動腦筋,研究課本內容,綜合考慮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身邊可以找到的素材,以問題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生認識音的高低時,教師可以問:“我模仿兩種聲音,同學們猜一猜我模仿的是哪兩種動物的叫聲好嗎?”教師可以先模仿一下貓的叫聲“喵喵喵”,再模仿一下狗的叫聲“汪汪汪”。然后問學生:“我模仿的是什么動物?”學生很容易就能答出:“貓和狗?!苯酉聛碓賳枺骸澳銈冋J為我模仿的這兩種動物哪一種叫的音高,哪一種叫的音低呢?”學生的回答不盡相同。然后再問:“同學們想不想認識音的高低?”答:“想!”隨著問題的一步步深入,層層遞進,逐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課堂內容的講解做好感情鋪墊。
2.音樂游戲,增加興致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知識水平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和諧有趣的教學情境,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讓課堂教學的氣氛活躍起來?;顫姾脛邮切W生的天性,游戲是小學生既喜歡又經常參與的活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音樂游戲的形式,通過游戲讓小學生體驗和感受音樂,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游戲是以音樂為核心,以發(fā)展小學生音樂能力為目的而進行的游戲活動,小學生在伴隨著音樂的游戲活動中進行,感受音樂的意境,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它能使學生在玩耍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音樂游戲也為沉悶的課堂投下一顆石子,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小學生認識音符時,教師在上課前先準備好七種不同顏色的小旗子,根據學生人數,七個人一橫排站隊,第一橫排每人拿一面旗子,不同顏色的旗子分別代表1(do)、2(re)、3(mi)、4(fa)、5(sol)、6(la)、7(si)這七個音符。游戲規(guī)則是教師在鋼琴上彈奏這七個音符,彈到哪個音符,手拿代表這一音符旗子的學生就把手中的旗子舉起來并唱出這一音符,直到七個音符都舉起來,全班學生拍手一起唱一遍。哪位學生站錯了位置,或者聽錯了音,就請其跟著教師彈奏的琴聲唱一遍音階。第一排結束后,第二排重復一遍,依此類推,讓全班學生都有參與表現的機會。這樣,通過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了七個基本音名以及其排列順序,并且記憶深刻。
二、營造快樂氛圍,感悟音樂魅力
1.聯系生活,提高認知
在小學低年級教學活動中,以小學生的生活認知為基礎,創(chuàng)設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課堂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使學生迅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積極思考和探索。新課標指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以探究式學習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苯處熞獱I造既平等民主又活躍的課堂氛圍,使課堂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利用情景再現的方式,運用恰當的肢體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達到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愉悅身心的目的。例如《你的名字是什么》這首歌曲節(jié)奏簡單,容易掌握,唱起來朗朗上口。而新生剛剛進入學校都急于知道對方的名字,因此以音樂的方式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更容易幫助學生學習這首歌曲。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上名字并配上音符等,教師拍手唱節(jié)奏,學生跟唱,然后把歌詞內容唱出來,教師在教室里邊帶唱邊來回走動,隨機指一位學生,教師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跟著節(jié)奏回答。在重復練習中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感。
2.角色扮演,張揚個性
要學習好音樂,就需要勇敢地站起來,大膽地唱出來。而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往往有一些學生很自卑,怕出錯,不敢表現,只愿意站在角落里聽別人唱歌,看別人表演。教師要更多地把目光放在這樣的孩子身上,用微笑和贊美的眼神,肯定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鼓勵他們選擇角色進行表演。教師可選用有角色特點的歌曲,讓學生根據內容進行表演,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動力。
教師要設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通過分析小學生的獨特心理,了解小學生的心態(tài),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學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把歌曲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樂譜,培養(yǎng)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張揚自己的個性。例如在教《閃爍的小星星》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室的空地上畫上九個格子,每個格子中間貼上分別寫有6(la)、1(do)、2(re)、3(mi)、4(fa)、5(sol),還有休止符(0)的卡片?;顒娱_始前,教師在鋼琴上彈不同的音,讓小朋友自由地在格子上跳一跳、唱一唱,感受一下。然后把學生分成幾組進行,先讓一個學生分別唱出幾個音名,然后一組學生就根據音名跳到相應的格子中去,并且在跳的過程中可以做柯達伊手勢模唱。教師還可以在琴上彈出單音,讓學生聽,學生迅速地跳到相應的格子中。通過這些親身參與的表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和聽音能力。
總之,小學低年級音樂識譜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充分挖掘素材,創(chuàng)編多樣的教學情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繆裴言.中小學識譜教學[J].中國音樂教育,1989,(06).
[2]景文東.淺談小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0,(09).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