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文
【摘 要】 在閱讀課教學中詞匯教學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對外漢語中級閱讀課詞匯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chǔ)上,探討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與詞匯記憶方法,以期豐富對外漢語閱讀課詞匯教學手段,提高教師的漢語閱讀課教學水平,增強外國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guān)鍵詞】 對外漢語;中級;閱讀課程;詞匯教學;現(xiàn)狀;教學方法;記憶方法
云南紅河學院擁有大量來自東南亞的留學生,由于地理優(yōu)勢和學習時間較長,他們的漢語水平絕大部分都是初、中級以上,上好中級水平的閱讀課將會對加強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對其他漢語技能課程起輔助作用,從而幫助他們從整體上提高漢語水平。詞匯作為閱讀課的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到底教什么,該怎么教,學生怎么學,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中級閱讀課的詞匯教學現(xiàn)狀
1、生詞太多、太難阻礙學生閱讀
閱讀是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阻礙順利閱讀的因素很多,但影響漢語閱讀的最大障礙是詞匯量的不足,生詞太多往往會增加閱讀的難度。[1]高彥德等(1993)也指出:“專業(yè)詞匯少”被列為閱讀的第一大困難。生詞太難主要表現(xiàn)在有時候漢語詞匯與學生母語詞之間的指稱范圍不同。有的漢語詞義指稱范圍比學生母語大,有的詞義指稱范圍比母語小。另外,漢語詞與母語詞匯的詞性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等,也會增加學生的閱讀的難度??s略詞和新詞新語如“跳槽、撞衫、奔奔族、半糖夫妻”等很多字典上都沒解釋,讓學生非常困惑,甚至誤解,因此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非常重要。
2、不當?shù)脑~匯教學方法影響閱讀水平的提高
教師的詞匯教學方法在閱讀課教學中舉足輕重,筆者對紅河學院所有漢語教師進行了調(diào)查,將其教學方法大致總結(jié)為以下三種:
(1)直接翻譯法。由于一些老師會說留學生的母語,尤其在越南語中很多詞匯和漢語詞匯有互相對應的關(guān)系,老師們習慣用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翻譯來進行講解的,這種方法很實用也很方便,講解得比較輕松,卻存在很大問題,學生母語詞匯和漢語詞匯意義的范圍不一樣,不可能只存在簡單的對應關(guān)系,甚至有的詞匯無法找到相對應的詞匯,這樣一來,會對學生產(chǎn)生誤導,學生不明白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該怎么用。
(2)搭配和組合法。教師會教學生一些搭配組合,如動賓搭配,這樣的確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詞語,但是要達到正確得體的使用的目的,還是存在問題。盡管教師在授課時非常盡力,仍不能解決學生技能操練的問題,他們還是會犯“幫忙朋友”、“交換思想”這樣的錯誤。
(3)教師例句+學生造句。對于一些“重點詞語”的處理,教師們通常是例句+練習,教師先造個句子,然后叫學生起來造,大多學生造的句子基本對,但常常是孤立的,與語境和閱讀內(nèi)容毫無關(guān)系,甚至背道而馳,這樣一來,對于造句是為了提高閱讀技能訓練這一目的根本無從談起。
二、中級閱讀課詞匯教學方法探索
閱讀課上的詞匯教學是服務于篇章的理解,所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詞匯處理有機結(jié)合才會推動詞匯知識與閱讀的相互促進,但漢語詞匯豐富多彩,浩如煙海,要使學習者盡快地理解、掌握、記憶它們,使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詞匯處理相得益彰,就涉及到在漢語閱讀課詞匯部分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記憶的方法。
1、教什么
對于學生在閱讀文章中遇到的生詞,教師應該有選擇性地講解,應始終以學習者的需求為中心,即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技能和閱讀理解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選擇生詞:
(1)選擇使用頻率高的詞匯。在閱讀課中,有些詞是需要學生既能理解又能在口頭和書面交際中準確運用的詞,這類詞是常用詞,也叫主動詞匯;有些詞匯只需學生能理解即可,這類詞是非常用詞,也叫被動詞。在選擇詞匯時就應該選那些積極詞匯成為講解的重點,因為它們對學習者獲取新概念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被動詞讓學生自學。
(2)選擇構(gòu)詞能力強的詞匯。漢語里有這樣一些詞,它們比較穩(wěn)固,使用頻率比較高,詞匯里的大量的詞語都是由它們構(gòu)成的,如“學”可以構(gòu)成“學習、學生、學校、學期、學費、學號”等等。選擇教授這些詞匯,有助于幫助學生輕松掌握生詞,培養(yǎng)學生猜詞和記憶新詞的能力。
(3)選新詞、新語。閱讀材料中出現(xiàn)漢語新詞的幾率是很大的,因為篇章本身要求貼近生活,并且有一定的新鮮感和時代感。新詞、新語的核心意義有社會性和文化色彩。如“給力、裸婚、月光族、驢友、水貼、秒殺、低碳、閃人、房奴”等等,這些新詞語對不太了解中國當下文化的學生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教師講解這些新詞語可以讓學生從中感悟它們深層次的文化蘊涵,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的理解閱讀內(nèi)容。
(4)選與文章話題有密切的文化來聯(lián)系。以話題為“中國藥膳”的文章為例,我們偏向選取“藥膳、藥物、食物、營養(yǎng)、健康”等為重點講解的詞匯,因為它們與文章話題有密切的文化聯(lián)系,易于牽連文章中其他與話題相關(guān)的詞語。
2、怎么教
閱讀課詞匯教學方法與其他課型中的詞匯教學方法有所區(qū)別,應該圍繞提高閱讀技能來組織教學。
(1)總結(jié)法。中級閱讀課中的詞語教學應該注重在初級階段的基礎(chǔ)上介紹詞語構(gòu)造規(guī)律,介紹詞義的組合和聚合,對字詞進行總結(jié)性學習。比如總結(jié)造字法,尤其是形聲字的造字規(guī)律,總結(jié)介紹聯(lián)合、偏正、動賓、補充、主謂五種構(gòu)詞方式,幫助學生從總體上把握字詞的結(jié)構(gòu)。另外加強對單音節(jié)詞根的教學,因為它們是構(gòu)詞的主要材料。還要注重對詞綴的教學,因為其構(gòu)詞能力較強,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有了一定的構(gòu)詞知識后,學生可以根據(jù)構(gòu)詞規(guī)則舉一反三,能夠自己猜詞,不斷擴大詞匯量。
(2)語境教學法。如果不能運用結(jié)構(gòu)特點推知詞義,比較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是求助于語境的提示作用。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篇”,把詞匯放在具體的語境之中去理解和使用,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借助上下文語境對詞義進行推斷和理解的能力,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3、怎么記
為了擴大詞匯量,防止遺忘,教師和學習者應采取各種方法增強詞匯學習和記憶的效果。
(1)理解復述記憶法。閱讀課上大量的詞匯輸入,是要通過反復的閱讀實踐和操練,才能使學習者由辨形、識義到自然地輸出使用,并不斷地積累下來,才可能進一步的為聽、說、讀、寫掃清障礙。[2]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lǐng)學生理解復述生詞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閱讀課詞匯的能力。學生通過理解閱讀材料后,可以進行自我復述材料來提高詞匯的記憶。復述的內(nèi)容不一定要完美無缺,但只要所學詞匯盡量用在其中就可以了。教師可以寫出簡單的線索讓學生對其進行復述,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報刊語言教程》中第三十五課閱讀(一)“妻送丈夫投案”,我們可以給出簡單線索圖:
通過這個簡單的線索圖,整片篇閱讀內(nèi)容就呈現(xiàn)在眼前,看著這個線索進行復述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新學的詞匯也同時達到了運用詞匯的效果。
(2)聯(lián)想記憶法。在學習詞匯時,應該鼓勵學生做出自己的詞匯聯(lián)想,語義聯(lián)系在生成話語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應該采用以語義場為基礎(chǔ)的詞匯呈現(xiàn)方法。[3]如果閱讀材料很難復述,故事性不強,教師可以訓練學生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加以記憶。如“難怪”、“討厭”、“煙癮”、“干脆”,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把這些詞聯(lián)系起來記憶:“他的煙癮很大,難怪他妻子會討厭他抽煙,后來干脆不理他?!币部梢酝ㄟ^串珠聯(lián)想記憶,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寫上“詞匯——匯集——集體——體會——會議”等等,一直盡量寫下去。這種串珠聯(lián)想記憶法,就像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而學習者記憶詞匯也顯得比較有趣,即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網(wǎng)絡(luò)歸類記憶法。面對眾多而雜亂的漢語詞匯,學習者很是無奈,如果學習者對其進行網(wǎng)絡(luò)歸類整理,則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率和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不同的話題對詞匯進行歸類記憶,如圍繞“包餃子”這一話題可以把與包餃子這一活動有關(guān)的詞匯按詞性歸類:名詞(面、水、碗、筷子、肉餡、鹽、醋);動詞(拌、揉、搟、包、吃、嘗);形容詞(難看,辛苦,好,漂亮,粗,細,臟)??梢园阉鶎W詞匯按一些屬性歸類,如,花:菊花、荷花、桂花、桃花、櫻花、梅花;家禽:雞、鴨、鵝、牛、羊。也可以把發(fā)音相似的詞放在一起。如,怕、帕、爬、扒、啪、耙。利用網(wǎng)絡(luò)漢語詞匯具有網(wǎng)絡(luò)型的特點進行學習,有利于幫助學生識記和積累漢語詞匯,當學生頭腦中形成的詞匯網(wǎng)絡(luò)越大、越完整的時候,他們運用漢語詞匯的能力也就越強。
三、結(jié)語
本文提出的方法不僅有助于教師指導學習者學習,學習者也可以在課后通過這些方法掌握更多的詞匯,在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之中,學習者能夠?qū)⑦@些知識有效地運用到閱讀實踐中,為提高漢語閱讀理解能力打下扎實的詞匯基礎(chǔ),從而增強了漢語實際運用能力,真正達到漢語教學的目的。
【注 釋】
[1] 劉頌浩.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26.
[2][3] 張毅.談閱讀課中的詞匯教學[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96-97.
【參考文獻】
[1] 孟繁杰,陳璠.對外漢語閱讀教學法[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8.
[2] 廖智宏.對外漢語閱讀課教學方法研究[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208-210.
[3] 周歡梅.論對外漢語閱讀課的教學方法[J].西安社會科學,2010(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