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貴
摘要:什么是社會正能量?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在中學政治課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正能量意識,注重政治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來促進正能量的傳遞;通過微笑、快樂教學傳遞正能量;還要重視尋找并激發(fā)“后進生”的正能量;要特別注意激發(fā)弱勢家庭孩子身上的正能量,從而積聚正能量。讓我們每一個生命體都閃耀出“正能量”的光芒,讓我們平凡的生命在充滿“正能量”的校園里得到升華。
關鍵詞:政治課教學;思想品德滲透;正能量傳播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6)12-0070-03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德育是教育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答記者問中說:“要從戰(zhàn)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苯逃恐贫ǖ摹吨行W德育工作規(guī)程》指出:“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奔訌姾透倪M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希望工程,是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關系到社會和諧和家庭幸福的宏大工程。中學政治教師擔負著傳遞社會正能量的重要任務,具有重大的作用。
什么是社會正能量?英國人理查德·懷斯曼,世界頂級心理大師,寫過一本書《正能量》,說“正能量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他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fā)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社會需要正能量,校園也需要正能量,校園正能量可以趕走籠罩在我們心靈的陰霾——猜疑、埋怨和嫉恨等,讓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生心態(tài)更加積極,更加陽光;心胸更加寬廣,更加坦蕩。積聚正能量,讓我們每一個生命體都閃耀出“正能量”的光芒,發(fā)揮正能量,讓我們平凡的生命在充滿“正能量”的校園里得到升華。
中學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正能量意識,進行正能量的傳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正能量意識
根據教育部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簡稱《課程標準》),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設置了四個必修模塊,《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和后來新增加的《文化生活》的模塊及幾個選修模塊?,F行課程的設置,對于高中學生正確地分析和觀察社會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文化現象,對于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理想主義信念,激發(fā)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起到了積極的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中學政治課程本身就蘊含巨大的社會正能量,為社會正能量的傳遞提供良好的平臺。
我在進行高中政治課教學時注重滲透道德品質的教育。在必修1《經濟與生活》教學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在市場經濟中樹立誠信意識;在進行必修2《政治生活》教學時,培養(yǎng)學生如何行使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履行好一個公民的政治義務。在進行必修3《文化與生活》教學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的生活情趣;在進行必修4《生活與哲學》教學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對各個模塊,可以將其當做社會正能量的教材進行傳遞。
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堂注重的是學生的情感體驗,應該成為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的主陣地。思想品德課堂上,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積極的向上的一面,把崇尚真、善、美的東西展現給人生觀還未形成的初中生們。面對生活中消極、負面的社會現象,不是停留在指責、猜疑的表面,而是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客觀地加以批判。在課堂教學中,觸發(fā)孩子的愛心,激發(fā)他們身上的正能量。
二、密切聯(lián)系實際,促進正能量的傳遞
政治這門學科理論性較強,中學政治的教學目標指出:“政治教學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為基礎,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把理論知識的教學融入到社會生活的主題中,構建政治學科的理論同現實生活、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所以,中學政治的主題和實質內容都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僅使理論比較形象、具體,而且使理論更具有說服力,實現政治學科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也就是說,培養(yǎng)人的生活品質,增強人的生活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引導學生如何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與社會正能量傳遞的目標是一致的。
例如,在進行高中必修1《經濟與生活》教學時,將經濟理論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掌握參與現代經濟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與質量,懂得承擔社會責任,誠信和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在進行高中必修2《政治生活》教學時,將政治理論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學到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常識,從而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在進行高中必修3《文化與生活》教學時,將文化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與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塑造“美”的價值。在進行高中必修4《生活與哲學》教學時,將哲學理論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用辯證的和唯物的觀點看待身邊的人和物,從而實現向“善”的價值目標。
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政治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得更加密切。例如,七年級下冊第二課第一框《我能行》時,可尋找到很多有關自信、自負、自卑的素材,選取了一些學生曾經經歷過的真人真事,進行加工成一個系列情景小故事,讓學生去展演,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克服自卑,改掉自負;在講授自立、自強的內容時,可根據教學內容選取“一個月打13份工的兼職達人——寧波女大學生朱燕娟”、因中國達人秀兒出名的劉偉的故事等,激發(fā)學生自立、自強;講“誠信”這一框時,可結合感動中國的人物揚州誠信中學生徐礪的故事。他們雖然只是一個個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的正能量卻引發(fā)了“化學反應”,閃現了人性的光輝,照亮了道德的方向。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事跡,引導學生把從課堂上得到的正能量傳遞給社會,做一個正能量的受益者和傳遞者。
在中學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選取一些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熱點話題,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領悟和探索,從而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
三、通過快樂教學傳遞正能量
我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曾因學生不學習、上課睡覺違反課堂紀律而大動肝火,因學生漠視政治這門學科不交作業(yè)而暴跳如雷,因學生的退步而失去耐心,因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難過,師生關系曾經一度僵局。這不是好事情,我們應該懂得憤怒是不對的,我們的憤怒、郁郁寡歡、愁苦不快的負面情緒會自然地襲擊孩子們的內心,減弱他們感受愛的能力,削弱他們的幸福感;也影響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及對問題的處理態(tài)度,這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課堂上學生與老師頂嘴、發(fā)生沖突不就是情況變糟的表現嗎?這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做過實驗:與皺眉的人相比,微笑的人應該感覺更快樂,更能傳遞內心的正能量,當實驗者們作出微笑的表情后,他們感覺自己快樂起來,體內的正能量越聚越多;當他們皺起眉頭時,感覺自己也無端生氣起來,內心瞬間被負面情緒充滿了。
作為一名教師,在政治課的教學中,要改變自己,微笑教學,要傳遞愛和快樂,抑制憤怒,我們的善良、寬容、正直、睿智、樂觀、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就如陽光一般普照著每一個孩子,孩子們會感受到溫暖,也會逐漸地成為溫暖的人,教師積極的情緒會激發(fā)和感染著每一個學生。
在教學中,要學會正確釋放怒氣的方法,平靜、輕松下來,進而激發(fā)出積極正向的能量,在課堂上要傳遞出去,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政治教學目標。讓正能量成為我們前進的能量之源,幫助我們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一路風光,讓我們的學生在正能量的影響下一生燦爛多彩。
四、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正能量
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班級中的特殊人群“后進生”,所謂的“后進生”只是一部分成績稍差的學生,在我看來,就不存在真正的“后進生”,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人格健全、積極進取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實際上,這些學生學習成績是稍差了些,但他(她)們身上隱藏著巨大的正能量,他們在心理品質、溝通交流、行為習慣、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甚至是創(chuàng)新精神方面有著良好的表現,他們中的很多同學在班級建設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說過:“當一個人得到賞識時,他的心里就有一種成就感,就會對未來充滿信心?!蔽覀儜撋朴诳吹剿麄兩砩系拈W光點,多夸獎他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引導他們愛上學習,讓他們在班級建設中發(fā)揮自己的正能量,成為班級真正的主人,擁有幸福感,對未來充滿信心。
五、注重激發(fā)弱勢家庭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這里的弱勢家庭是指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孩子隨一方生活的家庭)和農民工家庭。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沒有社保、沒有固定住所、家庭收入水平很低,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生活,長期對孩子疏于教育和管理,孩子自卑的心理嚴重,缺乏責任心、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缺乏上進心。一些學生在父母離異后,容易產生強烈的被遺棄感、怨恨感等消極情緒,表現得孤僻,冷漠,缺乏愛心與同情心,缺乏上進心,沒有安全感,狹隘等,這部分學生更需要我們政治教師及其他教師的關注。
例如,一些學校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有不少的學生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中長大的。作為中學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提問他們,多給他們發(fā)言、展示的機會,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贊賞,少批評指責,少抱怨挖苦他們;在課后多與他們溝通疏導、個別輔導,用我們的一顆熾熱的愛心,幫助他們學好扎實的政治理論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誠信觀、公民觀、責任觀、勞動觀、消費觀和幸福觀,培養(yǎng)他們孝敬父母、友愛同學、自信自強、誠實善良、健康向上、積極樂觀、公平正義、豁達善良、甘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使他們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用之才。
“一個人可以不偉大,但是不可以沒有正能量”,每個學生身上都有正能量和負能量,一個人的正能量可以讓我們變得自信、樂觀、向上。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發(fā)揮出自己身上的正能量,還要傳遞和激發(fā)出學生身上的正能量,要引導學生懂得愛與感謝,多做好事善事,助人為樂,有責任感,遵守道德、講誠信,增加這個社會的正能量,遏制負能量。如果這個社會人人都發(fā)揮出正能量,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 馮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