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喧囂與憤怒》的思維風格
——基于語料庫的詞叢和概念隱喻分析

2016-07-23 03:24:06諶曉明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概念隱喻

諶曉明

(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 外語學院, 上海 201620)

?

論《喧囂與憤怒》的思維風格
——基于語料庫的詞叢和概念隱喻分析

諶曉明

(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外語學院, 上海201620)

摘要:通過對《喧囂與憤怒》中的四字詞叢和概念隱喻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四個主要敘述者在習慣表達和想象理性上展示出彼此各異的思維風格。班吉的反復哭訴和挫敗情緒帶有自閉傾向,其話語中的方向隱喻和實體隱喻反映了他直觀的本我型心智模式。昆丁部分中高頻度的時間、目光和稱謂詞反映了他自我裂變型的人物心理,他過度沉溺于時間隱喻和家族榮辱,他的自我毀滅表明了其超我型的思維風格。杰生對于物質(zhì)和他人具有強烈的控制欲,將親情視為純粹的金元關(guān)系的概念隱喻表明了他思維中的強烈的自我偏執(zhí)傾向。迪爾西部分中自我的缺位與方位詞的大量使用表明了她作為服務者和調(diào)停者的雙重身份,她天使般的存在給腐朽、垂死的康普生家族帶來了希望。

關(guān)鍵詞:《喧囂與憤怒》; 思維風格; 詞叢; 概念隱喻

一、思維風格:概念及其相關(guān)研究方法

思維風格指的是“對個體心理自我的一種獨特的語言表征”(Fowler,1997),自羅杰·福勒首提這一概念以來,關(guān)于文學作品的相關(guān)領(lǐng)域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1977年出版的《語言學與小說》一書中,福勒指出,語言學研究對于耽于實驗與創(chuàng)新的現(xiàn)當代小說來說十分必要,而思維風格研究是將文本與句子、表層結(jié)構(gòu)與深層結(jié)構(gòu)、近義與歧義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徑。思維風格不同于傳統(tǒng)文學研究中的世界觀和視角,它側(cè)重于用語言學的量化手段來在解析小說人物的獨特心理特征,這一點對于意識流作品中的人物個性分析上表現(xiàn)最為突出(Wales,1989)。

杰弗里·里奇和麥克爾·肖特合著的《小說文體論》(Leech、 Short, 1981)是文體學的經(jīng)典著作,書中將“思維風格”獨立設(shè)章進行論述。通過比較文體研究中一元論、二元論和多元論的優(yōu)缺點,里奇主張利用頻度計量的方式來統(tǒng)計文學作品中的詞匯、句法等變異現(xiàn)象,從而揭示作品的思維風格。書中對《我彌留之際》、《熊》等多部作品做了相關(guān)探討,并重點解析了《喧嘩與騷動》中班吉部分的思維風格,指出作品在結(jié)構(gòu)上、詞匯上、句法上等方面展示出“原始的”、詩性的思維風格。

20世紀90年代以來,語料庫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為思維風格的量化研究插上了現(xiàn)實的翅膀。麥克爾·圖蘭的專著《小說文體學:文學的語言學研究方法》(Toolan, 1990)從動詞進行體、代詞與賦名、從句結(jié)構(gòu)三個方面對??思{的《去吧,摩西》進行了系統(tǒng)的剖析,認為福克納通過對詞匯、句法和方言的巧妙運用創(chuàng)造了特有的敘述風格。吉爾伯特·尤曼斯的論文“詞匯管理表分析法:解讀福克納的兩篇故事”(Youmans, 1994)對“干旱的九月”和“致愛麗絲的一朵玫瑰”中的VMP(Vocabulary Management Profile,即單位意符內(nèi)新詞出現(xiàn)的頻率)與故事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VMP可以幫助“展示出敘述的表層結(jié)構(gòu)”。因內(nèi)克·伯克廷的論文“??思{人物刻畫的跨學科思維風格研究”(Bockting, 1994)對福克納的思維風格進行語言學和心理學結(jié)合分析,是思維風格研究的代表范例。

進入新世紀,基于語料庫的文學文本研究成為語料庫語言學會議上例行主題之一,相關(guān)研究尤其是語料庫文體學研究領(lǐng)域成果豐碩。賽米諾和肖特的《語料庫文體學》(Semino、Short,2004)、圖蘭的《短篇小說的敘述演進:語料庫文體學研究模式》(Toolan, 2009)和費舍爾斯塔克·貝迪納的《語料庫和話語:文學分析中的語料庫語言學》(Fischer-Starke, 2010)為系統(tǒng)性的語料庫輔助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范例,標志著語料庫文學研究進入成熟運用階段。艾琳娜·賽米諾的“思維風格25年”(Semino,2007)和丹·麥金泰爾的“基于語料庫的思維風格研究范式”(McIntyre、Archer,2010)兩篇論文通過對將思維風格研究進一步向前推進。

語料庫文學研究的兩項核心功能是驗證和創(chuàng)新(李晉、郎建國,2010)。在驗證現(xiàn)有的文學評論的合理性的基礎(chǔ)上,本文將依照定量與定性、微觀與宏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在通讀文本的前提下,利用語料庫語言學的理論和范式來探索《喧囂與憤怒》思維風格的新方法。如前所述,福勒率先提出了思維風格的概念,里奇搭建了思維風格和文學量化研究的第一枚金磚。在此基礎(chǔ)上,伯克廷、麥金泰爾等將思維風格研究推向?qū)嵶C和縱深。伯克廷的研究例證豐富,分析透徹,在解讀文學人物的思維風格的過程中,將心理學和文體學的相關(guān)理論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不過,囿于時代的局限,其論文更傾向于傳統(tǒng)的定性研究,在語料庫量化研究方面稍顯不足。麥金泰爾的論文在總結(jié)了里奇、賽米諾等人的理論基礎(chǔ)上,歸納出了思維風格研究范式的三項指標:接續(xù)模式(transitivity patterns)、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s)和邏輯推理的獨特運用(idiosyncratic use of logical reasoning)。這為為思維風格的量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框架。鑒于此,本文將結(jié)合伯克廷和麥金泰爾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對《喧囂與憤怒》中詞叢檢索分析和概念隱喻分析,探究作品中四位敘述者的思維風格,為揭示文學創(chuàng)作的思維認知規(guī)律提供相關(guān)的量化依據(jù)。

二、基于語料庫的詞叢解讀:習慣表達中的思維風格

認知語言學認為,句法規(guī)則的形成是基于人們對于客觀世界感知體驗的結(jié)果,是話語者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的重要外在體現(xiàn)(王寅,2005)?;诖?,借助語料庫手段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習慣表達進行檢索,然后從句法上、語義上來推理人物的思維風格便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喧囂與憤怒》共分四章,前三章分別是三個兄弟班吉、昆丁和杰生圍繞凱蒂失貞前后的生活場景描述,第四章是黑傭迪爾西的陳述。其中,班吉和昆丁部分以長段的內(nèi)心獨白為后人所稱頌,杰生部分則以戲劇獨白為特色,迪爾西部分則以黑人英語為主,通過語料庫的詞叢分析,可以在各個人物的習慣表達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獨特的思維風格。按照斯塔克的建議,本文將詞叢數(shù)量限定為4個,每個人物分取前20個詞叢作對比分析(Starcke,2008)。為此,首先將《喧囂與憤怒》按照四個人物的自然章節(jié)切分開來,接著利用AntConc軟件的Clusters/N-grams功能進行檢索,相關(guān)詞叢數(shù)據(jù)按照頻度降序排列,經(jīng)過匯總之后形成表1。

(一)幼子班吉的詞叢分析:自閉癥傾向的思維風格

從班吉的20個慣用表達中,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具有自閉癥的傾向。勞倫·阿洛伊認為,自閉癥患者存在四個方面的認知功能缺陷:“執(zhí)行功能、分類和記憶、社會性理解和心理理論”(Alloy,2005)。首先,就執(zhí)行功能而言,自閉癥患者在解決問題、控制沖動和抑制不適行為上存在很大的困難。班吉部分中“I began to cry”的頻度高居榜首,這說明他在眾多愿望沒法實現(xiàn)(如I m going to; do you want to; m going to tell; said I m going; and I tried to等五組表達愿望的詞叢)的情況下,時常陷入無助和受限制的挫敗情感之中(I couldn t stop; I m not going; and I couldn t)??刂瓶藓暗臎_動是成年人在執(zhí)行功能上的基本能力,然而33歲的班吉無法像常人去抑制這種不適行為,所以哭訴便成了他唯一的選擇。其二,在分類和記憶能力上,自閉癥患者往往過度依賴現(xiàn)有準則,很難形成新概念類型。在表(1)的20組詞叢中,只有兩組明確表達出人物之間的親密關(guān)愛(her arms around me; put her arms around)。通過上下文對比發(fā)現(xiàn),這里的女性正是給予他關(guān)愛最多的姐姐凱蒂(Caddy)。在小說的開篇,當聽到高爾夫球手呼喊球童(Caddie)的時候,班吉便開始哭喊起來。很顯然,他無法將姐姐凱蒂和球童區(qū)別開來,這一點正是自閉癥患者在認知功能上的缺陷使然。其三,在社會性理解上,自閉癥患者的在理解他人的情緒和面部表情上有困難,無法抓住他人的情感或關(guān)注的線索。表(1)中沒有表示視覺的短語,而四組表示“他人說”和三組表示“聽”的短語進一步強化了班吉的自閉癥傾向。由于它對指向、觀察這類姿勢的理解能力嚴重受損,無法抓住他人的情感或關(guān)注的線索;他過分依賴聽覺,經(jīng)常處于被動的、受人控制的環(huán)境之中,“屋頂”和“籬笆”是他的視聽范圍內(nèi)最常見的界限。其四,自閉癥患者無法形成正常的心理理論框架,無法區(qū)分純粹心理狀態(tài)(如信念或愿望)與現(xiàn)實之間的異同。班吉的人生悲劇正是來源于此:他無法理解凱蒂遠嫁的現(xiàn)實,僅憑單方面的強烈渴望,便時常對著從門前經(jīng)過的女學生大嚷大叫。更為可悲的是,家人們沒有去化解鄰里們的誤解,反而助紂為虐將班吉閹割來平息事態(tài)。

表1 《喧囂與憤怒》中主要敘述者的四字詞叢頻度表

(二)長子昆丁的詞叢分析:紊亂性精神分裂型的思維風格

昆丁的20組詞叢里表示時間的短語(and after a while; after a while I; all of a sudden; one minute she was)共有四組,且頻度都比較高,說明他是一個十分留意時間的人,對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時間概念有著敏銳的觀察。同時,他還十分在意他人的目光,he looked at me和she looked at me的反復出現(xiàn)表明他希望在他人眼神中能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看法。由于這兩個“他/她”在昆丁的生活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經(jīng)對比查找,他們指的是Dalton Ames 和sister。很顯然,??思{對這兩個稱謂詞的處理方法超出了常規(guī),作為男性名字的Dalton Ames的疊加重復表明了昆丁對他不同尋常的關(guān)注,而sister則更清晰地指向了他唯一的妹妹凱蒂,ever一詞也顯示出他對妹妹言行的某種程度的不認可。從句法上看,與班吉和杰生部分相比,昆丁部分使用的從屬結(jié)構(gòu)要少得多,這主要體現(xiàn)在轉(zhuǎn)述式賓語從句的使用上,班吉共有4組四字詞叢出現(xiàn),而杰生則有12組之多。不過昆丁作為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就語言能力來講絕非在兩個弟弟之下,他在文中的這些簡潔的表達方式表明此刻他的內(nèi)心充滿焦慮,從而在思維風格上表現(xiàn)出非同尋常的原發(fā)性和隨意性。依照對前20個高頻詞叢的分析,時光的流逝、Dalton的行為和妹妹的舉止都可能是他希望一吐為快的原因。另一方面,昆丁的語言能力與言語行為之間的偏差現(xiàn)象表明了他在人格上的內(nèi)在缺陷,作為學生的他,理智和知性占據(jù)上風,思路清晰、語言明了;而一旦想到妹妹的不貞行為時,失落和痛苦便又上心頭,選擇用“son of a bitch”等詈語來宣泄內(nèi)心的苦悶。因此,昆丁部分的20個高頻詞叢充分展示了一個沉溺于時空轉(zhuǎn)換和個人家庭變故張力中的人物心理,他言語支離破碎,情感障礙明顯,行為舉止混亂,十分符合紊亂性精神分裂癥(disorderly schizophrenia)的特征(Alloy,2005)。

(三)次子杰生的詞叢分析:偏執(zhí)狂的思維風格

杰生的20個四字詞叢是《喧囂與憤怒》中話語風格最為穩(wěn)固的,從中可以推斷出他具有明顯的偏執(zhí)型的思維傾向。從認知心理學上來看,偏執(zhí)者往往具有較強的控制欲。這一點對杰生來說首先就體現(xiàn)在他的自我中心主義?!拔摇痹诒?1)的杰生部分中總共出現(xiàn)了19次,遠遠超出了班吉(9次)、昆丁(6次)和迪爾西(1次),說明他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周圍的人物事理。其中,“I says”共出現(xiàn)了9次,這種語法上的變異現(xiàn)象不僅表明杰生受教育程度不高,偏執(zhí)心態(tài)也進一步削弱了他的認知功能,因此只有通過反復強調(diào)自己的話語角色來高調(diào)宣示自我存在。同時,“I says”又是由第一人稱的“我”與第三人稱的“說”結(jié)合而成,這種人物主體和動作行為之間的不協(xié)調(diào)和糾結(jié)狀態(tài)在不經(jīng)意間反映了他的自卑心理。而另一方面,在與“you”相關(guān)的短語中,杰生都使用了祈使語氣或陳述語氣,這與另外三個人物的疑問語氣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杰生習慣于對他人發(fā)號施令,他的思維風格在時間性、道德性和社會性上具有類似偏執(zhí)狂的傾向(Alloy,2005)。通過對杰生部分的與“I say”相關(guān)時態(tài)的進一步檢索可以發(fā)現(xiàn),在杰生的眼中,過去和將來的價值都是置于現(xiàn)實的功利之上的,本應該使用過去式的“l(fā)ike I say”和“what I say”卻始終時態(tài)定格在當下。當凱蒂沒有能夠幫他獲得銀行工作的時候,他對凱蒂的評價“once a bitch, always a bitch”挑戰(zhàn)了正常的時間邏輯,明確地展示了他性格中的偏執(zhí)傾向。道德層面上,杰生對于善惡的評判失之偏頗,而且總是習慣于將罪責推向他者,并時時處處展現(xiàn)出自憐、自戀和自我標榜的姿態(tài)。他認為自己為家庭犧牲最大,做出的貢獻最多,將自己看作家中唯一的支柱,“我可沒時間卻上哈佛,或是把自己喝個爛醉如泥。我要工作啊”(Faulkner, 1987)。可實際情況是,他將凱蒂所給的家用全部拿去與情婦鬼混,到頭來對外甥女百般虐待。通過將杰生部分的關(guān)鍵詞與BNC語料庫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dollars”和“money”分別排名第16位和44位,而“dollars”一詞更是前20個關(guān)鍵詞中除去人名和稱謂之外唯一的名詞。這說明金錢在杰生的世界觀中占據(jù)重要位置,他的是非觀念通常是以金錢利益作為出發(fā)點的。表(1)里詞叢“give it to me”中的it正是指的美元,當時外甥女反復央求杰生將凱蒂寄來的生活費交還給他,而此時的他卻刁蠻兇狠,充分暴露了他在社會關(guān)系乃至于親情關(guān)系中的冷漠和絕情。

(四)黑傭迪爾西的詞叢分析:公允的旁觀者的思維風格

與康普生家的三個兄弟相比,迪爾西部分的20組詞叢中最明顯的特征是第一人稱“我”的缺位,這一點說明迪爾西在家族中的從屬地位,但同時也使她成為較為公允的旁觀者。詞叢中的3組“(mrs) compson said”暗示了她與康普生夫人的交流較多。頻繁出現(xiàn)的介詞“to”、“at”、“around”與表示方位的名詞“stairs”、“foot”、“corner”、“door”、“back”說明她在家中活動范圍大,十分忙碌,這也為她提供了較多的觀察機會,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她作為客觀敘事者的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與BNC語料庫的關(guān)鍵詞比對,又可以發(fā)現(xiàn)“whut”、“hit”、“de”、“en”、“gwine”、“git”、“dar”、“yessum”等非標準英語表達式的具有很高的關(guān)鍵度,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教育程度不高的黑人女性,這勢必會對她的世界觀產(chǎn)生一定影響。作為辛勞貧苦的南方黑人代表,迪爾西在康普生家中上下奔忙,在聽從夫人頻繁使喚的同時,還要照看癡人班吉和酒鬼康普生先生,其他三個孩子也不令人省心。因此,迪爾西的思維風格一定程度上還是略帶憂郁,從圖(1)中的“嗚咽”、“低頭”和“破鎖”等反應心情狀態(tài)的形容詞中可見一斑。即便如此,迪爾西的敘事角色總體來說是具有客觀公正性的,因為在以上20組詞叢中絕大部分不帶感情色彩的方位描述和動作陳述。

三、基于語料庫的概念隱喻解析:想像理性中的思維風格

隱喻是語言交流中一種重要的意義傳達方式,他通過一套特定的概念系統(tǒng)來描述周邊環(huán)境和日常生活。在現(xiàn)代語言哲學中,隱喻不單單是一種語言裝飾和概念修辭手段,更多的是一種“含有顯著意義的認知表達”(胡壯麟,2004)。隱喻的符號間的動態(tài)聚合關(guān)系會激發(fā)使用者的張力情緒,因此,隱喻可以超越語言規(guī)則限定的意義范疇,其超強的能動性既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者去探求和構(gòu)想未知領(lǐng)域,也為我們探索人類思維和心理認知打開了一扇窗戶。

在各類隱喻中,概念隱喻被認為是思維風格研究的最佳途徑。當若干的具體隱喻表達式共同指向一個類型層次上的隱喻概念的時候,概念隱喻便形成了。在實際操作中,概念隱喻更加接近一種概念輻射系統(tǒng),他不僅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隱喻,它涵蓋明喻、類比、延喻等表達類似話語功能的語義結(jié)構(gòu)(Stockwell,2002)。概念隱喻的輻射作用和原型效應使其成為一種理想的認知模式,是理解文學作品中人物心智模式的關(guān)鍵所在。為此,本文將利用語料庫輔助手段抽取《喧囂與憤怒》中的文字層面上的隱喻表達式,再通過理性分析來提煉出類型層面上的概念隱喻,綜合運用句法分析、語義推理和心理認知的方法來研究人物的思維風格。

(一)班吉的方位和實體隱喻:本我型的思維風格

原始初民在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接觸過程中首先感知的是空間方位,于是方位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便應運而生。建立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關(guān)系的基本隱喻思維一旦形成,就可以產(chǎn)生其他概念隱喻,它們在相互聯(lián)系和影響中建構(gòu)人類的思維系統(tǒng)。為了解析《喧囂與憤怒》第一章班吉部分里的概念隱喻,我們首先從本章里的人物和方位詞的互動關(guān)系作以梳理。通過WordSmith對于班吉部分與BNC語料庫的比較,我們選取了Caddy與Up、Down作為關(guān)鍵詞在AntCon軟件的concordance plot中進一步檢索,以下是7個與方位有關(guān)的基本隱喻句:

1. Caddy smelled like trees.

2. He went and pushed Caddy up into the tree to the first limb.

3. We looked up into the tree where she was.

4. We watched the muddy bottom of her drawers.

5. The branches began to shake again.

6. “You, Satan.” Dilsey said. “Come down from there.”

7. Caddy put her arms around me, and her shining veil, and I couldn’t smell trees anymore and I began to cry.

這里描述的是威爾什把凱蒂推上樹枝的場景,兩個up都是對凱蒂形象的提升隱喻,而bottom和down卻是對她個人品行的質(zhì)疑,smelled、shake和couldn’t smell則是對上—下、出現(xiàn)—消失的方位隱喻中的過渡關(guān)系的闡釋。凱蒂的整個爬樹行為被比喻成了個人形象墮落,樹枝的搖動暗示了變化的過程,褲底暴露預示著墮落的高潮,最終她的貞潔形象徹底消失在樹影之中。綜合7句的方位隱喻,姐姐凱蒂在班吉的思維之中是以墮落天使的形象出現(xiàn)的,他借用迪爾西之口總結(jié)出第一個概念隱喻“凱蒂是惡魔”(“Caddy is Satan”)。另一方面,作為敘述者的班吉思維較為混亂,他喜歡用嗅覺來描述人物,姐姐凱蒂的頑皮個性令她身上終日縈繞著樹的氣味,而當她戴上面紗、噴上香水之后身上這種氣味便消失了,此時班吉便開始哭喊,希望再次找回從前的感覺。這件事成為小說情節(jié)的重要轉(zhuǎn)折點,班吉用簡單的“凱蒂丟失了樹的氣味”思維邏輯表達出家族的重要事件:凱蒂失貞。作為一種實體和物質(zhì)隱喻,“樹的氣味就是貞潔”(“The smell of trees is virginity”)揭示了班吉哭喊的原因。“我再也聞不到樹的氣味了,便開始大聲號哭”不僅說明了這種概念隱喻的意義關(guān)聯(lián),也更加貼切地反映出班吉思維風格的直觀性和物質(zhì)性,常人的思維和話語邏輯被表面上的嗅覺、聽覺和視覺的“喧嘩”所替代,具有本我型的思維風格(諶曉明,2008)。

(二)昆丁的時間隱喻:超我型的思維風格

昆丁部分的概念隱喻在對自身境況的反映上顯得更加深入,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于時間概念的表現(xiàn)上。通過對于clock、watch和time等關(guān)鍵詞在Concordance Plot中的進一步檢索,可以將昆丁對于時間的隱喻性思考匯聚在以下句子中:

1. When Father gave it to me he said I give you the mausoleum of all hope and desire. (時間是希望和欲望的陵墓)

2. You will use it to gain thereductoabsurdumof all human experience. (時間是人類錯誤經(jīng)驗的總合)

3. I give it to you not that you may remember time, but that you might forget it now and then for a moment and not spend all your breath trying to conquer it. (與時間相伴是決斗)

4. Father said that constant speculation regarding the position of mechanical hands on an arbitrary dial which is a symptom of mind-function. Excrement Father said like sweating. (思考時間是排泄)

5. Father said a man is the sum of his misfortunes. One day you’d think misfortune would get tired, but then time is your misfortune Father said.(時間就是你的不幸)

這5個基本隱喻句通過將時間和陵墓、歸謬法、決斗、出汗等事物作不尋常的并列,加深了讀者對時間概念的認識,時間在這些具體經(jīng)驗的指稱下被范疇化和量化。前三句是父親送給昆丁懷表時的一番叮嚀,大意是說在鐘表這座希望和欲望的陵墓面前,我們要多去總結(jié)人類荒謬的錯誤,不要對時間耿耿于懷,更不要妄想去戰(zhàn)勝它。第四句是父親對昆丁的告誡,過于迷戀于鐘表上的武斷的機械指針的是一種心理癥候,就像你把出汗看作排泄那樣可笑。第五句指出一個人是其不幸的總和,然而不幸也有困頓之時,所以時間才是你真正的不幸。通過這5個基本隱喻句的歸納思考,昆丁很自然就能“時間是征服者”(Time is the conqueror)這樣的概念性總結(jié)。這是昆丁在無情的時間面前,通過父親的言傳和自己的親身體驗下得出的刻骨銘心的結(jié)論。根據(jù)萊科夫提出的映射理論,概念隱喻的意義映射通常由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標域(target domain)單向行進(Lakoff,2003)。盡管作為哈佛高材生,當作為源域的“征服者”意義結(jié)構(gòu)反復地、系統(tǒng)地投射到目標域“時間”之上時,概念隱喻便開始形成。面對著人生中的種種挫敗,昆丁終于被這一強大的思維定式所擊倒??鄲灥乃噲D通過敲碎懷表來阻止時間的流逝,然而時間絲毫不通情理地始終向前。時間隱喻說明了昆丁是作品中最痛苦和最復雜的人物,他的“至善原則”被腐朽衰敗的現(xiàn)實徹底擊碎,追求完美的超我思維是其自殺的根源(諶曉明,2008)。個性的不成熟和嚴重的精神障礙使他輕易地在時間面前屈服,他柔弱易感的思維風格讓他不愿意選擇迎難而上,用堅強的人生給予時間以全新的意義。

(三)杰生的動物隱喻:自我型思維風格

認知語言學認為,作為人類發(fā)明的最具有能動性的文化因子,語言通過對世間萬物的范疇化、原型化等手段來展示人類的認知思維邏輯(胡壯麟,2004)。隱喻起源于對世界感知信息的共鳴,因此它不僅超越了語言裝飾功能,而且在對人的思維反映上具有鏡子般的投射作用。在《喧囂與憤怒》的第三章里,杰生通過對于家庭成員的隱喻描述,反映出他偏執(zhí)型和自我中心式的思維模式。以下是杰生所表述的與五個家庭成員相關(guān)的基礎(chǔ)隱喻句:

1. Once a bitch always a bitch, what I say. (凱蒂母女都是母狗)

2. Are you hiding out in the woods with one of those dam slick-headed jellybeans?(小昆丁的同伴是軟糖豆)

3. There’s a man right here in Jefferson made a lot of money selling rotten goods to niggers, lived in a room over the store about the size of a pigpen, and did his own cooking.(黑人是豬)

4. She found out pretty quick that I was a different breed of cat from Father.(我是不同的貓)

5. That’s a hog for punishment for you. (班吉是豬)

句(1)中杰生將凱蒂和小昆丁母女共同比喻為“母狗”,在意義和情感上都充滿強烈的偏見,句(2)把小昆丁的同伴比喻成“油腔滑調(diào)的軟糖豆”,在言語上進一步映證了他的片面邏輯。常人對某些情境和事態(tài)的懷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偏執(zhí)型人格對所有的人物和事情都產(chǎn)生懷疑,這種缺乏理由的多疑態(tài)度削弱了他們的認知功能。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具有強烈的控制欲,常常會卷入充滿敵對性的爭辯之中。他們?yōu)榱诉_成目的往往會使自己變得孤立,并經(jīng)常與他人陷入了激烈的爭吵。句(1)和(2)中從表象上看是對凱蒂母女個人生活的指責,而實際是他利用名聲掃地的凱蒂來騙取錢財,他利用凱蒂見女心切的機會敲詐勒索,攔截凱蒂的匯款單,哄騙小昆丁簽字以便截獲所有撫養(yǎng)費,隨后又假勸母親將已經(jīng)匯兌的單據(jù)燒掉,從而造成自己“道德高尚”的假相。而事實上,金錢的概念在他的思維框架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他對財富的貪欲已令他忘卻了以家庭為核心的親情和恩情,自私自利的偏執(zhí)狂思維風格躍然紙上。句(3)是杰生對與迪爾西一樣的黑人生存狀況的描述,他們購買破爛商品,住在豬圈大小的屋子里,整句從意義上體現(xiàn)出“黑人是豬”的動物隱喻(孫毅,2013)。句(4)和句(5)延續(xù)了將動物作為源域的隱喻映射模式。其中句(5)講述的是班吉整日里在門前喧鬧的場景,“天黑之時,他就像一頭歸欄的奶牛,在門口磨磨蹭蹭,上下擺頭,對著自己不停地哼哼唧唧。這對你來說就是一頭因為受罰而不停嚎叫的豬”。另一方面,與句(1)、(2)、(3)、(5)對他人的指責不同的是,句(4)則充滿了自我欣賞和自我陶醉,這里指的是母親對杰生的贊許,認為他是與康普生先生截然不同的“一只貓”。

(四)迪爾西的概念隱喻:調(diào)和者和平衡型的思維風格

作為家中的傭人,迪爾西與康普生的所有成員都有正面的接觸,正是由于她和孫子勒斯特的勤勞才維持了主人一家的日常生活。在??思{看來,迪爾西“勇敢、慷慨、溫柔、誠實”,是他最喜歡的人物形象之一(Faulkner,1956)。迪爾西整天在康普生家跑上跑下,活動范圍很大,與她相關(guān)的名詞關(guān)鍵詞中(除專有名詞外)主要與地點相關(guān),如house,stairs,window,church等。通過AntConc檢索篩選,遴選出以下六句重要的基礎(chǔ)隱喻句:

1. Lemme tell you somethin, nigger boy, you got jes es much Compson devilment in you es any of em.(康普生家族是惡魔)

2. As the scudding day passed overhead the dingy windows glowed and faded in ghostly retrograde. (房子是鬼屋)

3. Dilsey raised her face as if her eyes could and did penetrate the walls and ceiling and saw the old woman in her quilted dressing gown at the head of the stairs, calling her name with machinelike regularity.(康普生夫人是機器)

4. Mrs Compson knew that she had lowered her face a little and that she stood now like cows do in the rain, holding the empty water bottle by its neck. (迪爾西是母牛)

5. In the midst of the voices and the hands Ben sat, rapt in his sweet blue gaze. Dilsey sat bolt upright beside, crying rigidly and quietly in the annealment and the blood of the remembered Lamb. (班吉是羔羊)

6. “Never you mind,” Dilsey said. “I seed de beginnin, en now I sees de endin.”(迪爾西是預言家)

這六句說明迪爾西具有極強的平衡能力和調(diào)和能力,她的勤勞、智慧和信仰給冰冷、腐朽、垂死的康普生家族帶來了希望。這些基礎(chǔ)隱喻句最終匯聚成一個概念隱喻句:迪爾西是康普生家族的天使(Dilsey is angel to the Compsons)。第一、二、三、六句用隱喻的手法揭示了康普生家族的墮落,其中第一句是迪爾西批評孫子勒斯特貪玩時的話語,流露出她對康普生家族的直言不諱的批評;第二句描述了夜色中燈火閃爍好似鬼神出沒,側(cè)面揭露了康普生家族的黯淡前景。第三句是迪爾西和康普生夫人之間的交流場景??灯丈蛉思茹紤卸嗖。涞嘁?,她天天喋喋不休,對迪爾西呼上喊下;她只關(guān)心自身冷暖,對癡兒班吉不聞不問,對凱蒂母女充滿偏見,將她比作冰冷的機器再合適不過。第六句是迪爾西在復活節(jié)彌撒之后的對兒子弗洛尼所說的話,預言了康普生家的衰亡。與這四句截然不同的是,第四、五兩句中迪爾西的忍耐、勇氣和信仰成為挽救康普生家族的重要力量。第四句描述的是迪爾西準備服侍班吉起床時被康普生夫人阻止的場景,迪爾西的慷慨和夫人的刻薄躍然紙上。第五句描述了迪爾西帶著班吉等去參加復活節(jié)禮拜活動的場景,她對班吉遭受的精神上和肉體上的苦痛都深感同情。在她的眼中,班吉就像受難的耶穌一樣,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善舉緩解親人疏離和肢體殘疾帶來的苦難。從??思{的行文上來看,“迪爾西是天使”這一概念隱喻反映在迪爾西克制、內(nèi)斂、正直、溫情的思維風格。迪爾西的克制和內(nèi)斂既體現(xiàn)在她對自家子孫(尤其是孫子勒斯特)的管教上,又表現(xiàn)在她對繁重家務的耐受力上,這兩點都與康普生夫人的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同為宗教信徒的她們,孰真孰假在言語行為上顯露無遺。迪爾西的正直抑制了杰生的偏執(zhí)和暴力,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小昆丁的生活空間。她用溫情彌補了康普生夫人的冰冷,為班吉提供了一方安慰的天地,她的存在是康普生家族的福音,為衰敗南方留存了一絲希望。從她的身上,讀者既感受了作者對于康普生家道中落的痛惜之情,也更深切地領(lǐng)悟到??思{對于善良人性的終極信念。

四、結(jié)語

將語料庫分析手段運用于文學文本分析,常見的研究范疇有三種,即語料庫文體學研究、語料庫敘事學研究和語料庫認知心理學研究。相對于前兩者而言,文學語料庫認知心理學研究是當下研究的熱點。本文從詞叢和概念隱喻兩個角度入手,利用語料庫方法對《喧囂與憤怒》的慣用詞法和語義演繹加以分析,結(jié)合文學研究的理性和知性品鑒,以求探索人物思維風格研究的新途徑。在這一研究中,語料庫是檢索手段,認知語言學和語義學是理論根基,心理批評理論是指導框架。由于慣用句法是人們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的外在體現(xiàn),所以通過對作品中四字詞叢的語料庫檢索,可以分析推理人物的思維風格。再者,作為人類語言中特定的概念描述方式,隱喻在當代語言哲學中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作為一種想象理性,隱喻是聯(lián)接理性與想象、主觀和客觀之間的橋梁紐帶。與詞叢研究不同的是,隱喻指向的不再是語言的表面結(jié)構(gòu),而是人類的深層認知機理。論文通過語料庫技術(shù)和定性分析,綜合運用了句法分析、語義推理和心理認知的方法來來研究人物的思維風格。這既提高了相關(guān)素材檢索的效率,又是對傳統(tǒng)研究素材的驗證和創(chuàng)新?;谡Z料庫的思維風格的研究是一種對人物心智模式的量化分析嘗試,其目的是為傳統(tǒng)的文學讀解找到更為客觀的品評手段,從而實現(xiàn)定量與定性、微觀與宏觀研究的有機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諶曉明. 2008.《喧囂與騷動》:三兄弟與本我、自我、超我[J].長沙大學學報 (4): 81-82.

馮曉虎. 2004.隱喻——思維的基礎(chǔ)、篇章的框架[M]. 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 2004.認知隱喻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晉,郎建國. 2010.語料庫語言學視野中的外國文學研究[J]. 外國語(3): 82-89.

孫毅. 2013.認知隱喻學多維跨域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寅. 2005.認知語法概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ALLOY L, et al. 2005.Abnormal Psychology[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BOCKTING I. 1994. Mind Style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Characterisation in Faulkner[J].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3): 157-174.

FAULKNER W. 1987. The Sound and the Fury[M]. New York: Vintage.

FISCHER-STARCKE B. 2010.Corpus Linguistics in Literary Analysis: Jane Austen and Her Contemporaries[M]. London: Continuum.

FISCKER-STARCKE B. 2008. I Don’t Know: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Collocation and Semantic Prosody in Phrases of Different Lengths∥GERBIG A, MASON O. Language, People, Numbers: Corpus Linguistics and Society. Amsterdam: Rodopi: 199-216.

FOWLER R. 1997. Linguistics and the Novel[M]. London: Methuen.

LAKOFF G, JOHNSON M.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CH G, SHORT M.1981.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 London: Longman.

MCINTYRE D, DAWN A. 2010. A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Mind Style[J].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2): 167-182.

SEMINO E, SHORT M. 2004. Corpus Stylistics: Speech, Writing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 in a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M]. London: Routledge.

SEMINO E. 2007. Mind Style 25 Years On[J]. Style(2):153-203.

STOCKWELL P. 2002.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TOOLAN M. 1990. The Stylistics of Fiction: A Literary-Linguistic Approach[M]. London: Routledge.

TOOLAN M. 2009. Narrative Progression in the Short Story: A Corpus Stylistic Approach[M]. New York: Benjamins.

WALES K. 1989. 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M]. London: Longman.

YOUMANS G. 1994. The Vocabulary-Management-Profile: Two Stories by William Faulkner[J].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 113-130.

[責任編輯:蕭怡欽]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Mind Style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CHEN Xiaom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ghai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Shanghai201620,China)

Abstract:Corpus-based research on the mind style offers a new gateway to literary stud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4-word clusters and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the mind styles of four characters are revealed in their habitual expressions and imaginative rationality. While Benjy’s repetitive crying and frustration indicate his autistic tendency, orientational and ontological metaphors point to his confused and defenseless mentality. Quentin’s frequent use of time, eyesight and appellative phrases is a sign of schizophrenia and his overindulgence in time shifts and family disruptions lead to his demise. Jason’s inordinate control tendency over people and things, and his conceptualized view of money as relationships shows the mind style of a paranoiac. Absence of self and use of nouns of locality feature strongly in Dilsey’s narration, which not only shows her identity both as servant and propitiator, but also offers hope for the decaying Compson family.

Key words:The Sound and the Fury; mind style; clusters; conceptual metaphors

收稿日期:2015-11-2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基于語料庫的??思{作品研究” (14YJA752001);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思{的斯諾普斯三部曲研究” (14YS110)。

作者簡介:諶曉明(1971-),男,博士,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美現(xiàn)當代文學和文學語料庫。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962(2016)02-0043-09

猜你喜歡
概念隱喻
中國外交語篇中的概念隱喻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 06:20:25
中美政治演講中隱喻對比分析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35:00
漢語證券類報道中概念隱喻的認知分析
青春歲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19:22
淺析概念隱喻的運行機制
概念隱喻在構(gòu)建語篇連貫中的作用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4:35
從文化角度看中英化妝品廣告中概念隱喻的差異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15:15:37
多模態(tài)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gòu)建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38:31
動畫電影《冰雪奇緣》中多模態(tài)隱喻的認知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6期)2016-07-12 14:13:31
中國日報英語經(jīng)濟新聞標題中的隱喻研究
徐志摩與葉芝詩作中“愛”概念隱喻的對比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 13:18:56
乌审旗| 寿光市| 蒙自县| 大同市| 阜新| 西林县| 图们市| 杂多县| 浮梁县| 潮州市| 阜新| 基隆市| 拜泉县| 周宁县| 南康市| 赤峰市| 安平县| 房产| 淄博市| 漳州市| 青州市| 葫芦岛市| 中牟县| 曲阳县| 南雄市| 莱西市| 盘锦市| 北辰区| 五华县| 临城县| 榕江县| 嘉祥县| 内江市| 中阳县| 商河县| 扶沟县| 眉山市| 贵阳市| 察哈| 盐山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