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顯
(安徽省和縣一中,馬鞍山 238200)
?
探索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北師大版高中英語Module 1 Unit 2 Lesson 1
晏顯
(安徽省和縣一中,馬鞍山238200)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2單元Heroes的第1課National Hero.語篇內容主要是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中國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的發(fā)射、升空、飛行及著落過程.通過課文學習,學生將掌握有關宇宙飛船及其發(fā)射過程的詞匯,內化課文的閱讀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并使用was/were doing...when...句式模擬采訪楊利偉.
設計依據(jù)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中的學生觀,學生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學生具有主動性和“未完成性”,在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如何保護并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潛能,從而促進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想借助inverted classroom的基本模式:課前預習,基本掌握核心詞匯和文本內容;課上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讀文本,把握文章結構,并且重點突出本課的語言重點…was/were doing...when...課后設置新的任務,展現(xiàn)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從而體現(xiàn)文本language focus的特點.課上采用3-R的模式,即recall-read-report三個環(huán)節(jié).
課堂組織形式
課堂采取小組合作group-learning和大組競爭group-competition的形式組織.
全體學生分為兩大組Group A和Group B,在完成課堂的任務過程中,兩大組所有成員用搶答的方式互相競爭,按照累分制,每個成員搶答機會不超過2次,目的是讓多數(shù)成員都能參與.
大組中分為四到五人一小組,在小組中,各個成員互相合作,彼此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并且,大組中的每個小組也是交流互動的載體.
教學步驟及意圖:
教學活動Activities設計意圖Intentions互動模式&時間IP&TimeLead-inStep1TasksSswhethertheyhavepreviewedthevocabularyandthetext.Tshowstheobjectivesofthisperiodandexplainstheclassorganizationform.教學目標展示.目標是學習的方向,課前讓學生了解目標,就像是給他們點亮了航向燈.要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解釋清楚group-learning和group-competition,讓學生了解課堂組織形式.ClassWork2'RecallStep2TshowssomepicturesandasksSstosaytheEnglishwordsout.TplaysavideoaboutthelaunchofShenzhouⅤandasksonestudenttoelicitthefollowingexpressions:liftoff,separatefromtherocket,circletheearth,comebackintotheatmosphere,letoutitsparachute,landsafely.Ssreadtherelatedvocabularyandphrasedaloud.根據(jù)圖片復習課前預習的有關宇宙飛船的詞匯,加深學生的詞匯記憶,降低后面課上文本挖掘的難度.通過視頻觀看,再現(xiàn)飛船發(fā)射和飛行的過程,學生結合動態(tài)視頻及課前預習,輸出核心動詞詞組.ClassWork8'
續(xù)表
*教學視頻見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