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根
【內容摘要】史料教學是近年來歷史教學運用比較廣泛的方式之一,它教學的作用和意義隨著教師教學的不斷實踐而不斷的得到證明,并隨著教學的不斷發(fā)展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那么,如何做好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史料教學的實踐,合理的運用史料進行有效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引入和講解是本文所要講述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史料教學 高中歷史 有效運用
根據百度百科的理解,史料指的是將其作為一種依據來進行歷史的探討和研究,從而讓歷史的學習更加的深入,方便教學者和學習者的教學和學習。根據常有的分類,史料可以分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和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兩種。前者是一種直接性的探究依據,并對當時的歷史產生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后者則針對的是后人對前人歷史的一種看法和意見,并將其作為后人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高中歷史的教學不光要記憶教學,還要根據一定的史料來進行思路的教學,一節(jié)課中,提到的知識點學生是否都清楚,是否能找到相似的事件的共同點和區(qū)別,每個事件的根本原因,基本原因,導火索,意義,教訓,你是否都理解。當然,學習歷史不是簡單的記憶還要學會縱向,橫向的比較分析。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異同,就是很簡單的縱向比較例子,橫向的,比如再發(fā)生某些歷史事件的時候,文化藝術處于何種狀態(tài),都有什么出現(xiàn)?這些都需要教師總結分析并根據一定的史料去進行辯證??傊?,歷史教學不僅要記憶教學,還要多思考,多總結,多結合史料。
一、根據相關的史料營造情景課堂
情景課堂是當下各個階段、各個課程教學中被普遍運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一定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情景,可以將學生帶入到一個情景模式之中,讓他們有種身臨其境之感。不同的課程就有不同的情景營造方法和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高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營造可以通過史料的延伸來進行展開。史料一般都離不開一定的史實和案例,比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出自范曄的《后漢書·袁紹傳》,《后漢書》作為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的“前四史”之一,有著它一定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在研究漢代的歷史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和歷史意義。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后漢書》記載案例,可以被教師用來進行曹操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介紹,也可以聯(lián)系其他的史料來聯(lián)系東漢末年的時代背景和歷史背景。例如,在學習漢代的政治層面時,可以聯(lián)系班固的《漢書》、范曄的《后漢書》,以及陳壽的《三國志》等史書,來進行漢代的興起、發(fā)展及其沒落,教師在講解漢代的脈絡時,可以根據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來構造一個發(fā)展史上的情景構造,讓學生在情景中對相關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
二、通過一定的課堂互動合作,來進行史料案例分析
課堂互動合作是比較活躍的一種課堂教學方式,通過一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一定的小組合作討論和學習,來講課本中已發(fā)生的歷史內容進行現(xiàn)實性的講究,從而增強課堂歷史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熱情。史料中的案例往往帶有一定的考究性,在不同的人的視覺觀察下,會有不同的視點和感受。史料教學往往可以通過一個考察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展開,例如,在進行秦長城的評價時,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史料記載來進行一次相關的課堂交流和討論。根據《史記》記載,秦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唐初《擴地志》記載秦長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萬余里,東人遼水”。秦“臨洮”是今甘肅岷縣,也即唐之“岷州”,故秦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西十二里,而非今甘肅臨洮縣。“至遼東”、“東入遼水”即至遼河東岸的三岔河北岸,與經三岔河南岸大遼河通往古襄平今遼陽的戰(zhàn)國燕北界長城隔河相接。也即秦長城不過渾河和太子河,而只到遼河東岸的三岔河北岸。這些史料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秦長城的規(guī)模和范圍,在結合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讓學生自行討論對秦長城的看法,然后教師再給出利弊性的總結性評價。
三、通過史料教學,引以為鑒,解決現(xiàn)實歷史問題
所謂“讀史可以明理”,說的就是在亙古的歷史長河中,通過一些血的經驗和教訓,來讓當代人得出一些感悟和反省。高中歷史的教學目的,除了讓學生在高考中能夠力挽狂瀾,還能讓學生懂得博古思今,以史為鑒。因而,在史料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引用史料案例,來啟發(fā)學生對當下相關問題的思考和啟迪。例如,在學習新文化運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新文化運動中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否定,對西方文化的全面肯定的做法來看待今天的文化差異性問題。比如陳獨秀提出的“只有德賽二先生才能救中國”的思想,他說“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又說“孔學優(yōu)點,仆未嘗不服膺?!边@些史料都可以運用到教師的教學之中。
總結
歷史是需要眾多的史料來進行串聯(lián)和考證的,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史料來進行課題內容的講解和介紹。一名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把握一定的史料教學,從而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集思廣益,博古思今,以史為鑒,讓學生在了解歷史的前提下來進行自我的對相關歷史的判斷和評價。
【參考文獻】
[1] 張友善. 淺談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方法[J]. 黑河教育,2012(11).
[2] 張衛(wèi)衛(wèi). 淺談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5(30).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尋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