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廣民
摘 要: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是幫助處在小學階段,認識意識還比較模糊、不穩(wěn)定的小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主要從社會常識、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法律、政治知識等方面進行教育。在教育現(xiàn)狀下,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學校的一個熱門話題。因為思想品德反映了學生的素質(zhì),而且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在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實踐活動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賴于實踐活動中的引導的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 小學思想品德 良好品德 實踐活動 引導
有位名人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之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這句話充分地說明,人的品德是在實踐活動中和具體的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在小學課堂中引入綜合實踐活動,并把它作為小學的必修課程是在我國課改史中前所未有的。綜合實踐活動之所以這么受教育者的重視,是因為受到國內(nèi)和國際發(fā)展形勢的影響。在國際競爭的大環(huán)境下,全面培養(yǎng)和發(fā)展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作為公民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這都應該從小抓起,是學校的職責所在。所以,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開展實踐活動呢?
一、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引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脫離了實際生活和實踐活動講解思想品德的內(nèi)容,只是簡單地講解書本上的知識,把知識強硬地灌輸給學生,以教材為中心把品德從學生的生活中剝離了出來,這樣的教學并不能對學生的行為和情感產(chǎn)生實際的影響。學生的真實生活是學生學習品德的最好教材,只有結合學生的生活才能進行有意義的教學。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已經(jīng)具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生活經(jīng)歷,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斷尋找生活與教材內(nèi)容的最佳結合點,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并加深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例如,學習《學做小幫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媽媽生病的圖片,然后讓學生進行表演,如果媽媽生病了,那么該怎么照顧媽媽。表演結束后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說說當媽媽生病的時候你是怎么辦的,你當小幫手的話會幫家人做哪些家務?通過不斷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懂得體諒家人,關心家人,學會幫助家人做簡單的家務。
2.有效利用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教師常常會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懂得的道理很多,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非常流暢,但是在生活方面卻常常出現(xiàn)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造成的。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的生活和課堂接軌,使學生學會營造專屬自己的積極、快樂、有創(chuàng)意、有愛心的生活環(huán)境。例如,學習《我上學啦》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邊參觀邊講解學校的各種制度,比如,在走廊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在走廊不可以追逐打鬧,下樓的時候教師要告訴學生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走。這樣不僅可以使新生快速熟悉校園,而且可以在參觀的同時使學生更深刻地記住學校的制度。
二、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來開展實踐活動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nèi)容并且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各種情境,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情境,從而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1.做游戲。在小學階段,游戲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讓學生在玩中學,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得到體驗和感悟。
2.講故事。兒童的品德形成源自于對于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但是兒童的生活經(jīng)歷沒有成人的豐富,體驗談不上深刻。精彩絕倫的故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恰到好處地彌補兒童的這些不足。故事的形象性一般都比較強,把一些相對抽象的道理編進故事中,利用故事和學生對話,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并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智慧。
三、教師要不斷挖掘課外的資源開辟實踐的渠道
1.在家庭生活中開展實踐活動。只有學生自己追求道德獲得親身體驗的時候,道德才是學生最寶貴的財富。家庭生活是學生生活的主要構成,學生每天都要和家人溝通交流,學生可以從家人那里獲得大量信息。家人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學生的很多習慣與品質(zhì)都是在家里養(yǎng)成的。因此,家長應該讓學生在家里也能得到生活的體驗,可以讓學生為家長做簡單的家務,比如,掃地、洗碗等。讓學生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體驗家長的辛勞,從而明白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同時,家長在家中要為學生樹立文明、禮貌的好榜樣。
2.在社會實踐中開展實踐活動。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如果學生脫離了社會,那么他將一無是處,所學的知識也會毫無用武之地。社會實踐活動是把說教融于體驗中的教育活動,學生可以在情境之中真實感受自我的付出與努力。同時,學生的參與學習熱情會得到提高,可以讓學生自發(fā)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購學習用品,幫助學生學習超市購物的常識,有利于學生知行統(tǒng)一。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賴于實踐活動中的引導。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活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體驗、感悟生活,有利于強化學生學習的熱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增強公民意識,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曉梅,陳琛.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開展學生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
[2]顧慧玉.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促進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開展[J].教師,2016.
[3]楊瑞霞.淺談實踐活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教研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