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蕓
摘 要: 近幾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驗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不同于以往的學習模式,體驗式學習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最受矚目的關注對象,強調(diào)學習的實踐性,旨在引導學習者通過實踐獲得豐富的感情經(jīng)驗,掌握所學知識技能,進而提升學生地理水平。可以說,體驗式學習是最符合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同時也是最符合初中地理的學科特點及教學目標的一種模式,它的具體應用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探討了體驗式學習模式的概念及具體應用措施,希望能給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體驗式學習方法的教師以借鑒。
關鍵詞: 體驗式學習 初中地理 教學應用
體驗式學習模式注重的是學習者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的來源是實踐,學習者在實踐中體驗,通過交流、反思、反饋等一系列活動達到預期學習效果。這一模式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打造多元化的地理課堂,為學生帶來全新體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下面,我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總結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體驗式學習模式的概念價值
隨著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人們對于這一新型學習模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這一模式的價值,首先我們要對這一模式有一定了解。所謂的體驗式學習其實是指學習者通過實踐認識周圍事物,獲得豐富感情經(jīng)驗的一種學習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型為課堂中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欲望、積極投入學習過程的“催化劑”。可以說,體驗式學習能夠為初中地理課堂注入新鮮活力,為教師和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加深學習者的記憶和理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型學習模式。它的應用將成為發(fā)展的趨勢。在這一模式中,無論是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還是知識技能的獲得,都來源于體驗活動,可以說,體驗活動是體驗式學習模式的基礎。具體來說,與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相比,體驗式學習模式主要具有四個特點,分別是:學以致用、主動學習、寓教于樂、虛實結合。這四個特點是體驗式學習模式能夠被廣泛應用于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主要原因。在現(xiàn)代化教育背景下,受各方因素的綜合影響,教育重點已經(jīng)從“新”轉變?yōu)椤皩W”,體驗式學習模式正是基于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因此,教師應加強對此模式的研究,探尋更加高效的應用措施,強化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通過這一模式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個人潛能,使這一模式成為學生的學習工具和課堂的有效助力。
二、體驗式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
1.加強小組合作
在初中地理課堂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探索與發(fā)現(xiàn)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屬于運用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的一種。通過加強小組合作,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與溝通學習感受與知識,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識資源。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感受到體驗式學習帶來的樂趣。小組合作是新時期下摸索出的一種新的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課堂學習組織方法。教師通過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學習《認識省級區(qū)域》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與討論中國的省份到底有多少,你又了解多少。最后得出一個結論,上臺進行總結與分享。這樣便能夠強化體驗式學習在課堂應用中的效果。體驗式學習模式在課堂中應用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是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小組合作。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鍛煉了學習能力,總結了學習方法,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對于體驗式學習模式在課堂中得到較好的應用與取得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重地理實驗
地理雖然屬于人文性較強的學科,但是不能忽視地理實驗在地理學科中的重要性。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教授和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的習慣。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課堂中要想得到較好的運用,注重地理實驗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地理實驗是地理這一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操作地理實驗的過程中體驗地理知識具體運用和直觀清晰呈現(xiàn)的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實驗的操作,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將知識內(nèi)化于操作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還要強調(diào)和培養(yǎng)學生注重實驗過程與安全的意識。在實驗中注意安全問題,還要調(diào)動感官感受與思考。
3.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地理課堂中運用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居民與聚落》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展示不同風俗與民情的視頻進行情境導入,并且可以適當進行小組合作與討論,表演相關的節(jié)目,體驗不同地方的民俗。教師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和感受不一樣的地理課堂。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同時,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執(zhí)教能力與課堂組織能力。體驗式學習模式的理念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得到體現(xiàn),這為其在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對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深刻理解知識的內(nèi)涵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地理課堂增添獨特的光彩與魅力。
體驗式學習模式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能夠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加強對這一新型模式的探究,通過這一模式的運用為初中地理注入新鮮活力,使初中地理課堂煥發(fā)生機。
參考文獻:
[1]任春蘭.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5(24).
[2]馬金林.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7).
[3]何黔.體驗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9).
[4]王紅梅.體驗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