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俊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發(fā)展和網絡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我們的信息社會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網絡時代。網絡的應用已深入到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等各個方面。如何正確利用網絡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又成了學校、家庭亟待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互聯(lián)網;德育教育;道德發(fā)展
在學校里,從小學三年級起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并且不少家庭也為孩子購置了電腦,讓學生參加各類網絡學習班,運用網絡學習知識、接受信息。但是從網絡剛一興起,老師、家長就發(fā)覺它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小學生來而言,精彩多變的網絡已成為他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閑娛樂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平臺,這是當代教育分享科技進步成果的表現。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由于小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能力較差,他們在享受網絡帶給的豐富精神大餐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受到其負面的影響,迷戀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甚至色情網絡的事卻時有發(fā)生。如何正確利用網絡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又成了學校、家庭亟待解決的“課題”。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互聯(lián)網對小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首先影響小學生的道德發(fā)展。信息網絡具有虛擬、無所顧忌、隱蔽等等特點,加上小學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網絡的思想比起家長、老師的影響還要大。從網絡和現實兩個狀態(tài)來比較,我們發(fā)現不良的上網習慣會使一些自制力弱、性格內向、肚量小的學生出現人格障礙,而且在信息網絡上你的行為可以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可以不負責任,撒謊、欺騙、傷害他人,不會產生羞恥心和罪惡感。于是,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對任何人或事都不愛護也不忠實,行為沖動,犯錯后既不后悔,又不能從中吸取教訓。再如上網玩游戲等,迷戀以后必將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
(二)互聯(lián)網對小學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響。我們知道,小學階段正是身心發(fā)育的良好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如果長時間地做一些不利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事情的話,很容易導致身心發(fā)育不良。我們知道顯示器等電子設備多少具有一定的電磁輻射,長時間接觸電腦會產生頭暈、視力下降等一些癥狀,影響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育。同時,經常上網,容易使小學生形成一些不良習慣,如容易逃避與現實的人交往,喪失一些基本的社會道德和準則的判斷能力,形成內向、孤獨、不合集體的心理問題,嚴重的話會影響小學生心理發(fā)展,不利健康。
(三)對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影響。精彩的網絡信息內容,動漫式的游戲畫面很容易吸引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使其沉迷其中。有一定程度迷戀網絡的話,會使有些小學生整個思想都放在上網上,甚至學習其他課程時也在想著怎樣找機會去使用網絡,結果其他老師講的東西沒聽進去,時間久了,必然導致學生自身的不良發(fā)展。
二、作為學校的德育工作者,針對以上幾種情況,德育教育方式的轉變也勢在必行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化解或者更大程度地減少信息網絡對小學生帶來的巨大誘惑和不利影響,從而使學生正確的利用網絡,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首先從家庭入手,那就是要端正家長對上網的認識,加強家校配合進行家庭教育。學生上網,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外。家庭、社會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教育在學生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對于網絡,家長要趨利避害,正確對待。大部分家長由于自身對網絡不甚了解,過多干預子女上網,這樣做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正確的做法是本著關心、理解、溝通的原則,對孩子實施科學的引導,讓孩子主動、自覺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只有在孩子自身,包括心理和行為兩方面建立起抵制聊天和游戲的“防火墻”,才能將孩子從網絡的“陷阱”里救出來,從而使他們從互聯(lián)網中吸收健康、有益的知識,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其次是從學校著手,加強學校網絡德育建設,引導學生健康上網。學校要抓住網絡對學生具有強烈吸引力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好、搞好校園網上的資源,加強德育板塊建設,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采取有力的措施,積極控制、凈化信息資源。多給學生提供有教育意義積極向上的網站,在學校網站上建立學生的作品展等,并鼓勵學生參與到校園網站建設當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讓學生在網絡中獲得實踐的成功體驗。再如利用班會課、團隊活動課開展“文明上網”系列教育活動,如舉辦“遠離網吧”簽名宣誓活動等。通過這一系列教育活動,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健康人格,使學生在數字化、虛擬化網絡中,在沒人監(jiān)督環(huán)境中能夠慎獨,增加自我約束能力,提高審視、識別有害信息能力。
(三)最后從教師著手,加強教師對學生健康上網的教育和引導。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與網絡相關的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筑起心靈的“長城”,抵制網上各種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蝕;加強中學生網絡行為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有意識的引導他們選擇健康、適宜的網上內容,對網上垃圾進行有效的批判。加強以理想信念為主題的思想品質教育,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結合時代特點及學生的需求、喜好,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并把教育內容融入其中,使他們在娛樂中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從而降低學生娛樂生活中對網吧的依賴性,同時也加強了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總之,互聯(lián)網是永遠敞開的德育課堂,這也是新形勢下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新領域。我們要未雨綢繆,增強憂患意識、陣地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把握時機,知難而進,加強管理,充分利用網絡這塊思想文化陣地,使學生知網絡、用網絡、愛網絡,使網絡成為真正沒有圍墻的大課堂。